清代旅蒙商述略,秋原著,新星出版社 2015
还以为这是本民国时期的书呢,也一直认为是讲元的故事,并是由清末的人写的(误读为清代关于某某的论述),结果完全不是,是一本清朝晋商的故事。全拧,哈。但常见人提起,所以误以为是本有传承的书,或许估计都是看同一个公众号的缘故了。断句应该是清代(的) 旅蒙商(之)述略,“旅蒙商”成为一个三字词;“述略”,百度上没有找到词条,手边又没有词源,也就是简述的意思,透着些掻首弄姿的感觉,都是很古怪的说法。一个书名没有给简读留下空间,怕只是简读为“旅蒙商”了。“旅蒙商”?为什么是这样一个词儿,我们现在很少见“旅”这种用法,旅行通常不会是固定的一个往返,而在这里是指一个固定线路的多次往返的行走、运输、护送的行为。
主要内容是谈清朝至民国时期中原与蒙古(以及西北)商物质交流商队的形成、运作以及兴衰的故事,包括这个行业所涉及的那个时代的相关背景,因为主要的商队是由山西人构成,所以也涉及晋商的兴衰史。
这条路线路途艰难,环境恶劣:第一是没有食物,第二是没有水源,在旅行(运输)的过程中是没有办法就地补充,因而运输成本极高运输时间极长,所以是个散户难以完成的线路。但为了战争,晋商开始以家族为单位辅以类现代公司的管理办法形成了固定的运输团队运输路线并据此形成了近代晋商的庞大商业帝国。
为什么晋在有清一代成为了富庶阶级,而在其他的历史的过程较为少见?这是因为时代的需要。在此之前,包括南蒙和北蒙(粗略上与现在的内蒙和外蒙相同)以及新疆西藏都是被中原排除在商业交流圈以外的,从何谈起商旅呀,而清不仅发家时就与南北蒙绑定在一起,而且势力还涉及到了广大的西北地区,从而为了满足统治及扩张的需要,达到控制与交流的目的,持续的商业活动便应运而生,从而便有了商旅的刚性需求(哈,可以谈谈现在国际航班的话题)。
书写的很一般,作者在书中也明确了这一点,他不是一个历史学家,虽然掌握了一些资料,但基本训练可能不够,但另一方面,文字能力要好于一般的历史学家,所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通俗读物,历史性不太充分的普及读物,这一方面书我读的少,特别是这一段历史读的很少,所以对我来说算是不错的一本通俗读本了,但不能算是精品。
全书可以分成三个部分,部分有趣的内容和感想如下,并不完整:
第一部分主要是写康熙乾隆年间平定准葛尔(族),现在这个族基本上没有了,只余一个地名叫准葛尔盆地。这一部分牵扯很多朝野的问题,比如为什么会有随军的商队,为什么商队的报价会这般的低(低到官价的三分之一),商队所起的作用、商队的结构、商队的主要代表等内容。
晋商的起步是在明中后期,还是靠盐政起家(万变不离其中呀)。而后是官商勾结,包括第一次开放边境。边境开放还是朝中大臣们的作用,所以永远不要相信那些底层自发的言论,在皇权体制中所有的变动都是来自上层的。
中原政府的历史上的这个场景不断的重复上演,就是与蛮夷之间的通商问题。中原政府一直是不想与周边通商的,包括疆土的扩张,也是不太愿意做的事情。(当年缅甸想归顺都被中原政府拒绝了),长城的修建就是为了隔绝与北方民族的通商,国家间的入侵靠长城是隔绝不了的,而北方民族也是以寻求通商为目的的,只是后来发现,咦,邻居个大体虚,好像是能够弄个花花世界玩玩,才以入侵和占领为目的的。而隔绝与被侵占之间便有一段官家掌控的通商过程,而这一过程便会造就一个暴富的家族或者行业,以及最终被灭亡的结果。明末清初就是北方的满族想与中原的政府进行商品交易,中原政府就选取了晋作为交换的地方,从而形成了晋商。当时代来到清末时,广州的十三行也是这个性质,当然此时买卖双方的位置已经互换,当时寻求自由贸易的满族政权已经成了拒绝贸易的一方,晋商也变成了十三行,广州也成了货物的集散地,也是埋葬满清政府的根据地。
书中还涉及了教派话题,一直有个说法是清朝羁縻蒙古的手段就是引喇嘛教,因为盖庙拜佛是需要下马的,蒙古是马背上的民族,下了马便自然驯化的多了,但本书的内容中蒙古与黄教商议的结果比清政权早了七十多年呢。
流入中原的长白山野生人参都由女真族采掘,满语把老人参叫“鄂鹿玛法”(意思是百草神老爷),这个叫法由参商传入江南,购买人参的富人大户就管这种人参叫“马佛”,长出四体形骸的叫“人种”,参龄百年以上的叫“爷爷”,要是有幸能碰到寿命几百年的老山参,干脆直接叫“祖宗”。苏杭富贵人家盼购老山参,都不敢用“买”字,要改用“请”或“尊”,称“尊老马佛爷爷”。
晋商起家是靠明末与满族的走私活动,因而满清入关后一直待晋商不薄,但依然是包衣奴才,而成长壮大是靠数次西征准葛尔部开始的随军买卖营。这是一种将军事力量的支撑性工作外包给私营团队的体制,包括辎重运输、奖励发放、伤兵处理等,在此过程中体现出了私营方式所展现的极大能量和超凡的能力。结合现阶段国企和民企的一些运作方式,有些是直接便可以外包,有些是面上不能外包,而暗地里数次外包,很多核心技术都成了包工头性质了,这种现象到是一个极好的题目。
运输过程中马牛驼的比较结果是驼比较好用,牛比马强,但牛的速度慢。还有独轮车。但只是初期提到了独轮车,后来便以骆驼为主了。有马道,这主要是需要水源和草料,而最为重要的是驼道,这个对环境的要求对低,对商队所需要的人也最少,但速度相对比较慢,当时从南蒙到北蒙一个往返需要一年。
第二部分主要是写平定之后的民间贸易,包括商户之间的争斗以及镖局的兴衰。当军需不太大的时候,特别是当物质运输基本稳定之后,便成了资本和商业运作模式了,包括物质的囤积和市场操纵等。
我们今天可以确定最早的镖局,是乾隆初年由山西武师“神拳张黑五”于北京前门外大街创办的兴隆镖局,供奉的是 “达摩祖师。”天底下必须先有匪,才会有客商雇请镖师护送。匪的存在,是给镖局提供生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镖师和劫匪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就是互相利用,镖匪一家。说起来很讽刺:麻烦全来自同行,劫镖的都是押镖的,押镖的也最热衷劫镖,不论是作为一个哲学问题还是一个经济问题都可以为武侠小说开拓一片新的疆域。
旅蒙商的股权结构有些意思(主要是谈大盛魁,应该还有家族产业的情况),与现在的股权不一样,是累加上去的,比如原始有三股,那加个人就加一股,这样就成了四股,而后又有许多干股,不参与决策与经营,而只参与分红。但采用的是职业经理人制,而不是董事长制。但不管怎么讲,摆脱了家庭企业的模式,是一种准现代的公司制度,甚至我感觉比现代股份制更具合理性。
第三部分主要是道光和同治年间朝廷对蒙古及黄教的政策,特别是蒙古黄教哲佛的故事(这一体系在身边的蒙古族中很少听人提起),以及民国时期南蒙和北蒙的控制情况等等,这一时期还涉及北方邻国的对华政策等。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交通技术的改善加之北蒙的脱离,旅蒙商也便消亡了,因而故事也就结束了。
但最后还写到小人物的悲壮:晋商的先祖们在历史上曾有因为留守而成名的,因而北蒙脱离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底层的人物选择了留守,结果多数被杀,少数侥幸活下来了,即没有等到总局来人也没有活着回到中原,书中写到很多年后见到新中国外交人员时,这些人还穿着马褂留着辫子跪下来说参见领事大人,读到此时,“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书没有前言,拿到手像是个秃小子,有一个不短的后记,但没有史料的参考目录,宣称自己掌握了很多他人少见的史料,但感觉上还不是很严谨,而且叙事的主线并不凸出,看得出来所有东西都不想丢,因而造成颗粒度不一致。整个书的风格看那书名就知道了,卖弄风骚的小脚妇人,喜欢耍点小聪明可惜下盘不稳。排版印刷上还是秉承了《读库》一贯的小字小版的毛病,阅读体验十分不好,偶尔插的两幅地图更看不了,好在大致地理位置也都知道,不看也罢。
结论:书可以读,消遣类读物。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成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76855-145698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