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 致 学 堂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xuechuanbo .................................................................................... 科学史-科学期刊史-科学传播史-期刊传播学

博文

《清华学报》与张荫麟、刘仙洲之机械工程史研究

已有 3531 次阅读 2011-2-26 17:40 |个人分类:期刊传播史论2|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张荫麟, 清华学报, 机械工程史, 刘仙洲

  《清华学报》为一份文理综合性学术月刊,191512月由清华学校创刊于北京,采用中、英文两种版本单、双期间隔出版的形式。邮务局认为新闻纸类。黎元洪、梁启超为之题写刊名。1920年至1923年停刊,19246月复刊后改为半年刊。1934年改为季刊。抗战期间随校迁昆明出版,1946年迁回北平出版。1948年后渐以自然科学为主。从1915年至1948年,先后共出版20卷,约90余期。吴宓、朱自清、叶企孙、梁思成曾参与中英文编辑工作,其中陈达、浦薛凤、朱自清等相继为总编辑或编辑部主任。罗加伦、熊庆来、吴有训、翁文灏曾为编委。梁启超、萨本栋、胡适、王国维、梅贻琦、周培源、赵元任、马寅初、顾毓琇、冯友兰、金岳霖、陈寅恪、闻一多、王力、俞平伯、张光斗、刘仙洲均曾参与学报的编、审、撰等工作。它是我国早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理综合性学术期刊之一,最早使用中、英文两种版本间隔出版,也是最早在刊名上缀以“学报”二字的高校学报,并在学术性、探索性和舍弃日本间接渠道传入西学而代之以从欧美直接传入西方最新科学技术等方面开创了高校学报的新纪元。本文专就其1915年至1948年间发表的有关中国科学史的论文作历史性考察。

     1924年,时为清华大二学生的张荫麟(19051942),在学报“撰著提要”栏介绍了文圣举译,发表于《科学》1924年第9卷第4期日本山本山下博士的《指南车与指南针无关系考》一文。他介绍指出:“黄帝、周公造指南车之事不可信。其足证者则有后汉张衡、三国马钧、后秦令狐生、北齐祖冲之、唐金公立、宋燕肃、吴德仁诸人”;“其内部乃装置齿车之机械,并非应用磁石之指极性”,“用为天子先驱车,并非学理的观测器”,“宋以前中国人尚不知磁之有指极性”,“妄言指南车与指南针有关系之说实始于明陈殷之《十八史略》(1372年)”,“其后中西学者。并踵其谬”。

          1925年,张荫麟在学报发表译文《宋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造法考》[7]和新作《宋卢道隆、吴德仁记里鼓车之造法》[8]。前者系译自《通报》(Tong Pao1924年,第32卷第23合期,原文名The Chinese South-pointing(中国之指南车)Moule的主要工作:一是历述西方对燕肃、吴德仁指南车的研究,包括Giles(翟理斯)1906年发表于Adversaria Sinica的研究结果、剑桥大学B.Hopkinson教授1909年发表于Adversaria Sinica的研究结果,Moule指出由于Giles漏译《宋史》149卷有关指南车的一段文字和误译一名词,使所说“大异其断辞”,为此特重译全文,否定其“不能施于工作的论断”;二是再次否定西方(包括Giles1906的观点)认为指南车乃古之指南针的说法,断定为“一种机械的构造”,“与磁针无丝毫之关系”。文中列有指南车中齿轮的直径、齿数、齿间距离(原载和改正数据)、燕肃、吴德仁指南车齿轮系图示和说明等。张荫麟在直译的同时,还对出处、相关文献记载、齿轮系的进一步计算数据、卢道隆、吴德仁等类似工作作了译者注,显示译者对此之兴趣和钻研所得。张荫麟紧接第2期发表的后文即为自己研究所得了。该文主要据《晋书》所载,参考其他文献及中西已有研究成果,对卢道隆、吴德仁的两种记里鼓车的历史、造法作了研究,还比较了二者在结构上的异同,认为“吴车据《宋史》所称,既为两层制,则至少必当尚有二轮,与卢法之辛、壬相当,而《宋史》独付阙如。此实极重要之遗漏”,另外,还对Moule关于“上下层木人如何击镯击鼓”的疑问作了推测性论述。对于张荫麟的这些论著,包括其《张衡别传》等论文,刘仙洲曾认为是首开我国古代科技史研究风气的力作,具有里程碑意义。张荫麟虽英年早逝,亦未专于科学史,但其早期成果却开拓了关于中国机械工程史研究的先河,这成为清华大学的一个传统,并为刘仙洲所发扬光大,并引领了这个学科的发展。

      1948年,刘仙洲(18901975)继在清华所办的《清华周刊》、《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会刊》、《清华机工月刊》等刊发表《中国旧工程书籍述略》(1933年)、《中国机械工程史料》(1935)、《三百年前中国第一位机械工程学家王端节传略》(1937年)等文后,又在《清华学报》姊妹刊《工程学报》发表《续得中国机械工程史料十二则》一文,为其早期中国机械工程史研究的重要成果之一。他的《中国机械工程史料》一书,193510月由清华大学出版事务所出版,包括绪论、普通用具、车、船、农业机械、灌溉机械、纺织机械、兵工、燃料、计时器、雕版印刷、杂项、西洋输入之机械学等13章,收入126则相关史料。抗战期间,他在昆明曾续得10余则,不幸在复员回迁时遗失。本文所述之12则,是1948年上半年重新搜集后对该书的重要补充。其文献涉及《古今注》、唐演(742755)著《封氏闻见记》、《朝野佥载》、《新仪象法要》、《广阳杂记》等,其内容包括指南车、记里车、自雨亭、本人自动、本人自语、木獭捕鱼、十二辰车、水力浑天仪、自鸣钟、机弩、气阻力等。其中“自雨亭”,封演见于唐御史大夫王鉷之太平坊宅,唐明皇宫内亦建,“亭檐上飞流四注,当夏处之,凛若高秋”,此为复员回迁丢失内容之一,但新得者有所不同,故予补录。此文未见录入有关刘仙洲的论著目录。

      1948年,张维(19132001)发表的《小丰满水电厂之水轮机》一文,保存了重要的原始技术资料。1937,日人在松花江上流建造了一座号称东亚第一的小丰满水电厂,供给哈尔滨、长春、吉林省各县及抚顺工业区电力。其管理权几易其手,抗战胜利后为我接管,然工程界对其安全、设计、内部各工程之详情所知甚少。1946年,张维恰好曾在丰满水电厂主要机械设备水轮机的供货厂――瑞士苏黎世城之Escher Wyss机械工厂工作过,遂获水轮机和该厂设计资料,形成此文。该文包括历史及概况、水轮机一般性能、旋转轮和引水轮、螺旋管节制闸及吸管、运输和安装等5个部分,尤其珍贵的是所附借用Escher Wyss20幅照片。这些照片包括方在工地装配中之钢引水管、方在建造中之厂房、旋转轮与大轴、试验螺旋管引水翅及旋转轮的最佳式样之试验模型、全长2.6之引水翅、在Escher Wyss厂中装配完毕之引水轮及管制引水闸开关之调节器、才铸成之引水轮环之一部、装配中之引水轮底环、引水轮底环在小丰满装配之情形、在Escher Wyss厂中试装中之螺旋管、在小丰满由本地工人装配完毕之螺旋管、测验模型螺旋管受内压力时各部之应变所用之仪器(Huggenberger式应变仪)、分为6块之支撑翅环之一部、节制闸圆盘之中间部分、支撑翅环之装配、螺旋管与支撑翅环之装配、在装配中和装配完毕之圆盘旋转式节制闸(直径5.3)、吸管之垂直部分,以及小丰满之灌溉区、小丰满厂房切面、纵切、水轮机主要部分的切面、流水曲线与能力曲线等墨线图示。张维记述其运输亦颇为罕见,因主部件重量皆在50吨以上,高度也无法过山洞,运输费用较省的西欧海岸又正值世界大战,故只能选由瑞士装火车直接经东欧、苏俄、西伯利亚、东北至丰满,由前满铁株式会社特制之低盘货车担任运输任务。由于正值战时,供货厂又属分期制造,故按张维所知,所造机器尚未全部运来,有两旋转轴、一个大轴、一部节制闸,尚在瑞士和德国,建议政府交涉运回。这显然为今天研究中国近现代水力机械工程史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史料。

参见:姚远:《清华学报》与中国数学史学科的奠基,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7(4):680-684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69915-416739.html

上一篇:《北京大学数理杂志》与大学数理学术社团
下一篇:王国维《势不灭论》与能量守恒定律传入中国
收藏 IP: 124.115.173.*|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5 12: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