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中国古动物馆有恐龙珍品特展

已有 5346 次阅读 2007-9-30 12:47 |个人分类:地理风物|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与传统的恐龙展出方式所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恐龙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浮雕式装架方式,这是庞然大物中华盗龙的正形标本

   “黄金周”期间,恐龙迷们可有了好去处,中国古动物馆将奉献给广大观众一台好戏——“恐龙珍品特展”。中华盗龙、将军庙单脊龙、甲龙、中华似鸟龙、伊克昭龙......,光是听这些名字你就心动了吧。它们都是1986年到1990年的“中加恐龙考察计划”活动在我国西北地区发现的恐龙珍品,象庞然大物中华盗龙等四具恐龙的正形标本可是首次和国内观众见面。

    与传统的恐龙展出方式所不同的是,这次展出的恐龙采用了国外先进的浮雕式装架方式,即将恐龙化石镶嵌在模仿出土地层的岩石介质中,参观者的观赏角度为180度,不仅恐龙的骨骼被完整地展现出来,保藏它的岩石、泥土也被形象地得到复制,再加上灯光效果,使观众好像到了发掘现场一样。

    据当年参与发掘这些恐龙化石的专家说,中加恐龙考察计划是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所、加拿大自然博物馆和皇家泰勒古生物博物馆联合举办的一次非常成功的研究活动,考察队除了研究恐龙的专家外,还有如孢粉学、无脊椎动物学、龟类、蜥蜴类、鳄类、鸟类、哺乳动物、恐龙足迹、沉积学等各方面的专家。在我国,考察队员们发现了许多新的恐龙物种,如阿乐斯台阿拉善龙、中加马门溪龙、将军庙单脊龙、杨氏中华似鸟龙、鄂尔多斯乌尔禾龙等,并且在一个化石地点看到了多只幼年甲龙死亡在一起的情形。

    “这就是那几只幼年甲龙中的一员,你看,这是它的头和颈上的骨板”,笔者循专家手指的方向望去,甲龙把脑袋蜷缩着,脖子上还扣着一环一环的铠甲,据说,甲龙的名字就是因为它全身披挂着坚硬的“铠甲”而得名,有了这身“铠甲”的保护,凶猛的食肉恐龙不管怎么抓、怎么咬,也咬不住、抓不破它那小坦克般的身体。专家说,这一小群甲龙可能是遇到了大沙暴那样的强恶劣天气被瞬间埋藏,你看,它们蜷缩在一起,还保持着死亡那一刻的样子。

    中华盗龙和将军庙单脊龙的正形标本被安排在最显眼的位置,它们都属于大中型肉食恐龙,每具标本都占据了展厅的一整面墙壁,它们生活在侏罗纪的中晚期,在它们的目眶前方,记者都看到了一个很大的眶前孔,专家说,同时代的食肉恐龙是很少有这么大的眶前孔的,这说明在它们身上已经显露出后来肉食恐龙的一些特征了,这是一种进化的趋势。

    除大型的恐龙骨架化石外,这个特展还展出了成窝的禽龙蛋、游泳的水生蜥蜴、龟和一些小型恐龙的完整化石,特别是一只残缺的,被肉食恐龙分而食之的剑龙骨骼化石上还清晰地印有肉食恐龙的齿痕,深刻地反映出优胜劣汰的自然竞争法则。(段煦 文/摄影- www.bowudili.cn-)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8-8076.html

上一篇:梨子的滋味·(食疗7)
下一篇:侧柏,此君养心安神·博物杂拌儿(23)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3 01: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