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地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博物

博文

博物意识:给篇好新闻挑点刺儿

已有 4781 次阅读 2010-6-6 23:21 |个人分类:博物感言|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做了十年的科学新闻,养成个吹毛求疵、专爱给新闻挑刺儿的毛病,即使下了海,也很难改变。有些小错儿,本该是睁只眼闭只眼过去的,但总觉得做新闻好比做学问,新闻既然是写给公众看的,那首先一条硬指标就是——说话要十分严谨。

    6月2日,人民网“人民视线”栏目的记者采写到一组非常好的新闻——《走进生命最后时刻,探访生命关怀医院》(http://pic.people.com.cn/GB/159077/159078/11759608.html)。首先,这篇文字的立意非常好——我国已经步入老龄化进程,关注人人都会有的临终阶段,以独特的视角,引导大家走进“北京市惟一一家,在大型公立医院开设的,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而是为各类绝症晚期患者提供姑息治疗和善终照护的生命关怀病房”;并呼吁“能为更多绝症患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提供尽可能多的生命关爱,让他们有尊严的离去”;然后是摄影,使用含蓄、凝重的表现手法,在构图上以临终老人的肢体、背影及“空镜头”作画面主题,从而淡化朦胧了患者的面容,一方面考虑到了受众的心理承受,另一方面,也践行了“让他们有尊严的离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但是,在这则新闻的文字部分里,却有一处小小的毛病,给本该称之为“无暇”的新闻添了点瑕疵。

    本则新闻说,“北京成立的首家公立生命关怀病房位于海淀区温泉乡的北京老年医院内......北京老年医院群山环绕,古树成林,山上建有一塔,上刻‘精神不死’四个红色大字。这或许是这家医院的宗旨吧。”

 

(素材图片来自互联网)

    问题就出在这里,尽管文中用了“或许”二字,但把这处“精神不死”石刻与这家医院的“宗旨”联系起来,已经不是“牵强”的问题了。原来,北京老年医院院内小山上的这座塔与石刻均非“医院之物”,这故事将近100年历史了。

    那是在1912年1月3日,清政府滦州新军将领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通电全国,宣布起义,成立共和制度的北方革命军政府,王金铭任都督、施从云任总司令、冯玉祥任参谋总长,白雅雨任参谋长。次日,军政府发表檄文,声讨清廷,并立即准备发兵攻打京师。然而,却由于叛徒的出卖和清军的镇压,起义宣告失败,王金铭、施从云、白雅雨等从容就义。在刑场上,白雅雨烈士因拒绝下跪而被袁世凯的爪牙王怀庆砍断双腿和头颅。他就义前曾赋诗曰: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革命当流血,成功总在天。身同草木朽,魂随日月旋。耿耿此心志,仰望白云间。悠悠我心忧,苍天不见怜。希望后起者,同志气相连。此身虽死了,千古美名传!

    滦州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它所起到的作用却是巨大的,王昆仑曾评价说,“因滦州迫近京津,大大动摇了清朝军心,大长了甫方士气”。在这次起义后,清政府深知大势已去,不得不于2月12日颁布了宣统帝的退位诏书,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

    故事讲到这里,你可能不禁会问,这故事与这则新闻或这块石刻有什么关系呢?原来,1935年,在滦州起义主要将领——冯玉祥将军的大力倡导和积极支持下,在当时北平温泉的显龙山上修建了“辛亥滦州革命先烈纪念塔”,塔基的正南面——也就是朝向现在北京老年医院的这面镌刻的塔铭为——“精神不死”,北面为“浩气长存”,均为冯玉祥将军的亲笔手书。塔距地面约20余米,如果当时记者肯花几分钟登到塔台上一看落款,即可避免此“微瑕”的出现。

启示一:记者的任务是呈现客观事实,不要刻意追求某些意义去“想当然”;

启示二:采访采访,既要采,也要访,对于会说话的受访者如是,对于那些“不会说话的受访者”亦如是;

启示三:要学一些历史地理知识,有一点儿博物的意识,到自己不熟悉的新地方采访,更是如是。(段煦/文)




博物之旅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8-332879.html

上一篇:植物也是本乡好·博物杂拌儿
下一篇:博物杂拌儿:错位的乳房
收藏 IP: 111.194.228.*| 热度|

1 黄晓磊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08: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