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专业主义——读书笔记

已有 2301 次阅读 2015-12-23 15:18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图书规格:
[ 书  名 ]      专业主义
[ 作  者 ]      大前研一
[  ISBN  ]      9787508651668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时间]      2015-07 第1版
摘录:
我们并不是因为专业技术成为专家,而是因为“向上帝发誓,以此为职业”一把顾客作为出发点而成为专家,所以,人人皆可以成为专家!

我们常说“成家立业”,在这里“业”指的是某种成就或结果。比如,做事是为了立“业”,所以叫事业。事在前,业在后,做事如果无业(没有结果),就等于白做。同样,行业也是行在前,业在后,但如果某一行不出结果,即无“业”,这个行业就不再存在。

专家要控制自己的情感,并靠理性而行动。他们不仅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较强的理念,而且无一例外地以顾客为第一位,具有无穷的好奇心和永无止境的进取心,严格遵守纪律。以上条件全部具备的人才,我才把他们称为专家。

为了保障安全,必须有人能够在意外事故发生的瞬间做出果断的处理,这样的人正是专家。

如果要求普通员工也对高高在上者察言观色,可以断言,这样的组织是缺之职业精神的,而且有时还可能出现利益冲突的现象。这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很多人一直吵嚷着要得到授权,一旦得到了权力,便开始一味地埋头于工作。目的仅仅在于自我满足,这与专业主义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至少也应该利用得到的权力为顾客服务。【埋头工作固然重要,看清方向更重要。】

所谓授权,就是对下属进行投资。如果仅从回报的角度,即从对你和下属的回报角度考虑,那么你就与看股票行情时或兴奋或沮丧的业余投资者,没什么两样。受权者应在认清下属的能力和技能并考虑到此人今后发展的基础上,确定合适的权限范围;把握下属现有的能力水平。与权限所要求的能力水平之间的差距,做好亲自缩短这种差距的思想准备,然后再把权力交给下属。当然,切记不要连累顾客。【呵呵,看到这里忽然觉得,难怪管理人员的操心费多过大多数劳动者工资呢,领导们果然都压力山大的说。】

对顾客而言,上司和下属的关系是无所谓的,专家必须经常考虑顾客的利益。【这绝对是大实话,但是下属在企业中讨论中真的能够“无论对方是谁,都不必畏惧。”么?现代社会中,有多少企业具有“职业精神”呢?顾客至上,这没错。也许,这些企业会因为不具有“职业精神”而终有一天被社会淘汰,但是在没淘汰之前,希望得到企业中的工作,就不能太理想化。】

我们需要的是这样的专家,他们从基础知识开始进行系统学习,亲亲身实践,对新事物反复消化并不断积累经验;经过持持续的训练,他们能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提供给别人。他们绝不认为自己的本领是绝对的,而是准备花费一生的时间去磨砺自己,并且乐此不疲。

对能够称之为专家的人而言,是不存在退休这个概念的。这是因为无论本人是否有要求,都会不断有人或组织来请求他的帮助。他们也会期待社会上所说的“退休后的晚年”,但是社会却不允许他们悠闲度日。【要是我退休之后也有这种被人惦记的日子就好了。】

专家全身都浸透着职业化特性,他们讨厌马马虎虎地工作。因此他们对工作一如既往地勤勤恳恳,即使年事已高,也要亲临一线;即使报酬微薄,也会尽心竭力。

要想获得成功,先要企盼成功,对自己能够获得成功充满自信。与此相同,如果在自信的背后没有好奇心作为助推器提供动力,是无法达到一流境界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区分非凡与平凡的决定性因素。

好奇心不足的人,也就是怠慢自己智慧的人,他们几乎无一例外地都属于自我防卫型,对变化采取抵制的态度。

全球产业界有一个共识,这就是“企业变革的敌人是中层”。当然,“中层”指的是中间管理层,在此我想提出一个新的概念一-“好奇心水平居中的人”。

怠慢自己的智慧,就是放弃自我成长,并放弃为顾客提供最大价值。如果这样的人不断增多,组织便会丧失活力,最终陷入困境。

无论如何完善教育制度,如何增加报酬和改善福利,也不会产生大批的专家。只有纪律——或许称之为价值观更准确些,才能培养出专家。

对专家而言,是不允许妥协的。所谓“妥协”,指的是只考虑自己的情况,而无视顾客与商业伙伴的利益,凡事过于乐观。

与了解经营的人相比,不了解经营的人对经济的影响更大。

无论前提条件发生多大的变化,都能够认清深层变化的本质、比别人发挥出更大的能力,这样的人才是专家。

在“看不见的新大陆”进行的生存竞争是毫不留情的。既没有乞怜于人的时间,也看不见能够接受乞求的人。不知何时,某一个产业便会突然消失,这是任何战略论都无法解决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有了这种压力的感觉,才能写出这本书,因为作者绝对“具备了紧张感,他的感受力才很强”。】

无论经过前人怎样的高度提炼,那些战略论都不一定能够引导你得出正确答案一即使能够启发你思考如何成功。我们应该铭记一点,那就是依靠固有的模式与陈旧的知识解释史无前例的现象,这种做法将会给事业的发展带来危害。

如今的时代,改写经济常识的并不一定是实力强大的组织,个人也完全有可能做到。只要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

错过了时机,便不会成功。更何况在“看不见的新大陆”上,经济环境的变化与20世纪相比加快了数倍,谨慎被动对企业与国家而言都将导致致命的损失。

推动未来世界运转的,是个体之间的竞争,而不再是国家之间或企业之间的竞争。优秀的个体之间的竞争转瞬之间便能改变世界。

今后的时代所需要的先见能力,是能够看清超脱于眼前事物的能力。任何人都能预见到的事业是不会再有什么发展的。要想获得在新的竞争领域中取胜的能力与工具,不能依靠现有的战略论和过去的成功经验,重要的是把精力集中在不断认识前人未曾涉足的世界并磨炼自己的资质上。

人的大脑有一种习性,那就是“只能看到想看的东西”,因此我们需要特别注意从成功的体验中得到的知识和理论。

在新的经济空间里,对所从事的事业进行取舍是成败的关键。这需要人们在自己的头脑中一边想象一边完成,因为我们无法依靠别人创造的模式对事业的成败进行取舍。

回避争论,不习惯争论,对于具有国际水准的专家而言,是致命的弱点。

怠于思考的人是无法否定一切的。他们惧怕失败,因此不想承认自己是错误的。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意味着对思考永不厌倦。

一个高水平的偏执狂正因为具备了紧张感,他的感受力才很强,才能通过其卓越的洞察力施展自己的行动能力。只有那些总以为自己的经营环境危机四伏并时刻关注各种”坏消息”的企业,才有可能免于灭亡。

要想磨炼自己的直觉能力,以适用于未知的新竞争领域,并提高直觉的准确性,不仅需要抛弃古老的经验与价值判断,而且必须在新的经济空间中努力积累经验。

“我别的什么都没有了,只剩下这件事。”只有对这项工作如此热爱,才能够专心致志地推进事业的发展。只要时刻铭记这一点,我们的事业必定会获得发展。

无论是对组织还是对个人而言,意志都是内在的动力。通过自身的意志克服拒绝变化的心理,在自我否定的基础之上寻找新的观点,这才是征服“看不见的新大陆”的关键。

正向成倍发展的企业和负向成倍衰退的企业壁垒分明,不存在模棱两可的中间企业。总之,只有两种情况——成功与失败。

热衷于自己的构想,同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对自己的先见与构思充满自信,同时又不断怀疑自己的先见与构思。

为了使预见到的机会和事业不至于变为空想,我们必须有自我否定的勇气。在任何时代,最大的敌人都是自己。

自我变革没有止境,它通过由先见到构思、再由构思到先见的不断循环得以实现。

所有的一切都在发生巨变,在这样的社会中,要想经得起变化,就必须经常客观地审视自已,改变自已。自我变革没有止境,它通过由先见到构思、再由构思到先见的不断循环得以实现。

不可制订过多的方案,从众多的方案之中选出一个能够满足成功的必要和充分条件的方案,并抓住时机付诸行动,这是非常必要的。

要想在这样的时代获得成功,必须首先从虚心验证现实中的各种事实出发。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为了使自己的思想从作茧自缚的状态中解放出来,有时必须彻底放弃自己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些东西。

以达到和谐气氛为预期目标的讨论是不会产生任何创新的。如今我们需要的不是达成一致的意见,而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所有的个性相互碰撞,才能产生世界上任何人都未曾想象到的世界观和事业观。

沉默并不一定是“金”,缺乏事实基础与不符合逻辑的意见、以保持和谐关系为目的的发言以及随声附和的态度为众人所蔑视,提出反面意见或疑问则受人欢迎。

现在,英语已成为商界通用的语言,全球化与无国界化进一步发展,而且这种趋势已不会逆转。无论愿意与否,我们都必须接触其他国家的文化和习惯。

讨论能力与先见能力和构思能力不同,讨论问题所必不可少的能力与素质,我们有可能通过后天的学习而获得,而且无论我们从何时开始练习,都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真正的讨论是避免不了摩擦的。但任何人都想避免这种摩擦,因为观点与观点相互摩擦、交融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
1.讨论不等于谈判。讨论与谈判都是一种交流,但谈判是为了协调利害关系,而讨论是为了寻找最佳答案。
2.缺乏规则与纪律,利害冲突才凸显出来。
3.共同语言是大家展开讨论时必须遵守的协议。

对于自己想要达到的目的非常明确,寻找能够达到这一目的的切入点,这才是提问的关键。

在讨论的过程中,隐瞒自己的想法或歪曲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是不利于解决问题的。无论对方是谁,都不必畏惧。

无论在理论方面多么擅长,当自己的主张遭到别人反驳时,还是有人会失去理智。经过深思熟虑的机智提问具有缓解现场紧张气氛的作用。提出的问题符合逻辑,对方自然会做出符合逻辑的侧答。遇到对方含糊其辞或诉诸感情时,自己的思考方法也必须符合逻辑,否则,讨论是不会收到任何效果的。下时不断进行换位思考,那么无论自己被置于怎样的立场,都能够通过灵活多变的思考坦率地提出问题。不过,请不要忘记,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你都有责任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对自己的看法做出有条理的说明。
谈话的技巧高明,并不意味着说服能力强。是否具备说服能力,关键在于能否有效地展示出作为发言根据的事实。即使自己的结论与对方的主张大相径庭,但如果能够提供确凿的根据并通过对这些根据进行分析得出新的观点,也会使对方产生倾听自己主张的欲望。【对于我这种口拙的人,准备事实可能比考虑如何说话更容易些。这是个好办法。】

不可把诡辩与符合逻辑的讨论混为一谈,这两者貌似相同,实则迥异。我们必须养成这样的习惯:当人们的意见惊人的一致时,回到讨论的出发点,重新审视结论的依据与议论的主旨。这是因为在这种时候,最有可能受到“现代诡辩家”的影响。

明知不合时宜,但还是敢于对前提提出质疑,这一点非常重要。发现根据站不住脚或逻辑上有破绽,要毫不犹豫地提出质疑。有时可能会显得有些吹毛求疵,但为了得到重要的信息,为了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绝不可不懂装懂。

反驳的目的并不在于击倒对方,而是为了加深相互之间的理解。【这句话需要记下来,在争论中我往往头脑一热就忘记这一点。】

经营上的“答案”几乎都是建立在决策者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判断失误,损失就会加重,我们必须牢记这一点。

一切事物都是由各种复杂的因素纵横交错构成的,具有多重结构,充满着矛盾。每一个问题都具有独特性,因环境、历史和方针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即使采用因素还原论的方法进行分解,也无法找到唯一的最佳答案。无论多么复杂的问题都有答案,只是答案并非一个。当多个答案交织在一起时,重要的是判断哪一个答案最好。【世界并非非黑即白,从灰色地带中选择一个最好的结果就相当不错了。】

经营中也包含着相互矛盾的事物,或者说需要同时解决两方面的问题。这是仅凭逻辑而无法认清的。提高生产率并强化销售能力便能够增加收益——在当今的世界中,以往曾带来成功的这一模式已不再通用。如今需要的不是把问题进行分解并还原为诸多因素,而是俯瞰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

要想获得事业的成功,解决问题的方法必不可少,但经营者对事物还必须有微妙的感觉。只有不断地努力去领会,使这两者达到平衡,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经营者。

企业的成功在于灵活操纵不合理与合理这两方面的因素,并把不合理的因素转变为经济效益。这两种矛盾互不相容,但由此产生的变化却是丰富多彩的。

不开动脑筋别出心裁,只要求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在这样的组织中不会产生史无前例的构想,也不会涌现出具有向新事物挑战精神的人物。

人类具备两种能力:用左脑说话、理解并进行逻辑思考;用右脑进行感性、直观的思考,这主要是通过对形象的认知而并非语言来完成的。右脑具备直觉、洞察与创造的能力,左脑具备逻辑思考的能力,优秀的专家必须积极努力地把左脑与右脑的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专家解决问题的速度与质量,重点在于在平衡运用大脑左右半球的同时,注重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今需要的不再是程度与规模,而是方向,是克服眼前困难的思路与勇气,是在没有道路的地方找到道路的能力,是能看到别人看不见的东西的预见能力。我们需要的是此类身经百战的人才。

思考:
书是大前研一的,所以没有看目录直接拿起来就开始阅读了。看完之后的总体感觉,这是一本很结合当代经济形势,语言质朴的一本书,虽然还是没有超脱日本经验谈一类图书的框架,但是比一般的经验谈类书更有系统性的思路,而非拼拼凑凑一小节一个内容的成果。虽然其中的一些话带有理想的程度,但这的确是发展的大方向。

书中为“专家”一词提出了新的定义,给人印象深刻。不是拿着各种认证证书、顺利通过各种资格考试的专业技术人员,而是对于某个职业怀有虔诚态度的人。这种认知也许还算容易让人认同,但是应用到实践……对于没有破产压力的国有企业或者觉得不缺人干活的企业,就只有呵呵了。

就像大片中的英雄们,往往不是为了对抗、反对而英勇,仅仅是为了保卫和守护。个体可以改变世界,这样的梦太大,我也许做不到。不过退休之后还有人请求帮助,这样的“专家”还是可以努力一把的。
不能为了和谐的气氛而对问题视而不见,不能因为不合时宜就不懂装懂。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945372.html

上一篇:拥抱变革——阅读笔记
下一篇:遗失的智慧——阅读笔记
收藏 IP: 222.199.20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5 16: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