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轩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unday80 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心灵总有一个要在路上。

博文

梵蒂冈博物馆——观看笔记

已有 309 次阅读 2025-5-27 14:10 |个人分类:读万卷书|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视频规格

【视频名称】梵蒂冈博物馆

【首播时间】2014

【 链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wv411z7dv/?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0&vd_source=eb15b00d1cc1a3f152eb7181712107c6【观看时间】20250526

笔记

金句收集

  在一个地方目睹来自全世界的所有奇观。了解各个时代的伟大艺术家,看看他们多么渴望展现至圣完美。梵蒂冈是人类最伟大的宝藏之一。

  

  

  梵蒂冈博物馆建馆之初,就打算呈现人类双手塑造的一切。作为艺术家的人类,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此贴近造物主的形象。神从无到有创造世界,艺术家利用材料和双手,塑造出艺术品。

  期望以某种方式留住人类艺术的特质,这就是梵蒂冈博物馆的起源。

  

  

  1506年在罗马城外的一个葡萄园里,人们将《拉欧寇翁》待到罗马教宗宫殿。这尊雕像所在的地方被称为“雕像中庭”,这就是梵蒂冈博物馆的起点。

  

  

  对于达芬奇而言,生命的奥义难于捕捉,人们越了解受造物的每个元素的本质,就越接近天主的奥义。

  

  

  每位能够革新他所在时代艺术的艺术家,似乎都在讲一种独特的语言,都在为巨大的拼图添上新的一块。

  艺术就是世界的未来。——卡尔·克劳斯

  

  

  梵蒂冈博物馆有几个重要的时间点:

  1506年,发现《拉欧寇翁》,有了古希腊罗马雕像藏品集。

  1973年,保禄六世创立了现当代宗教艺术博物馆。希望为天主教的教会与艺术界代表的现代艺术之间的和解,打下一个基础。

  

  

  梵蒂冈博物馆就像一座大迷宫,就像我们内视自己的内心。藏品即使来自不同时空,也总与其他作品有深厚的联系。

  梵蒂冈博物馆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历史,也反映人类的命运。

  

  

  教宗儒略二世在1508年把两个年轻人叫到了罗马。25岁的拉斐尔为寝宫作画,成就了今日的拉斐尔厅堂。33岁的米开朗基罗为西斯廷小堂画拱顶。意大利艺术史乃至于世界艺术史,因这位教宗和两位艺术家而开始书写。

  

  

  拉斐尔的艺术,是以全新的方式展示古老真理的理想工具。展示了他将艺术变成祈祷的理念。

  

  

  西斯廷小堂拱顶长1080米,其上描述了300多个人物。1508-1512年,米开朗基罗在20米高的手脚架上,连续工作了4年。20多年后,60余岁的米开朗基罗故地重游,为保禄三世画了西斯廷小堂最底部600平米的壁画《最后的审判》。

  看到西斯廷小堂前,无法想象一个人到底能做到什么程度——约翰·沃尔夫冈·歌德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1487412.html

上一篇:notion帮助——学习笔记
收藏 IP: 123.124.147.*| 热度|

2 郑永军 王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29 14: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