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全面爆发时的德国,是中、日两国的共同朋友,一方面,它是日本的全球战略伙伴,另一方面,它与国民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密切合作。德国的此种角色,是拉贝被南京西方人士推举为安全区主席的重要背景。
拉贝卓越的领导、组织能力,使他在日军残暴的肆虐下,能够维持安全区最基本的运转。安全区虽然充斥暴力与犯罪,但所有人都承认,如果没有拉贝,情况将会更糟。
《拉贝日记》是近年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中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由于拉贝当时活动的范围主要在南京安全区内,又只是他个人和他周围人的所见所闻,这部日记不可能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全过程作出完整的系统的论断和估计。 尽管如此,《拉贝日记》仍然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它是对侵华日军制造这一惨绝人寰的大屠杀的血泪控诉,是对日本军国主义者犯下的严重罪行的有力证词。
今天,善待了我30年之久的东道国遭遇到了严重的困难,富人们逃走了,穷人们不得不留下来,他们不知道该到哪里去,他们没有钱逃走,他们不是正面临着被集体屠杀的危险吗?我们难道不应该设法帮助他们吗?至少救救一些人吧?假如这些都是我们自己的同胞呢?
以往,人们都会为阳光明媚的一天而高兴,现在我们却担心万里无云的晴朗天空。阳光明媚的天气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日本人的空袭,为此我们希望晴天要尽可能地少。
在这个遭受狂轰滥炸的地方也不必太担心,命运选中了谁,那就是谁,在这里或是在和平的德国都是如此。
此时此地,我们生活在一个“谣言”时代。四周充满了最惊险离奇的传闻。
在南京,要想准备得充分,就必须在日本人到来之前在安全区内备好米面、盐、燃料、药品、炊具和其他我也说不清楚的东西,等到了最后关头我们就什么也筹集不到了,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就和外界断了联系。
要考虑有医生、护理人员,要安排粪便的清运,要考虑安葬、警察,必要的话还要考虑后备警察,因为警察极有可能会和退下来的士兵一起撤退。
安全区的街道上已经挤满了人,他们对炮击的轰鸣声已经不介意了,他们比我更加相信“安全区”。
台历背面的那些格言警句变得越来越美好。某些特别有诗意的东西在我不知不觉、因而也就没有提出非议的情况下,被塞进了我的每日笔记本里,塞进去的纸条常常还露出点边。
如果生命每时每刻都处于危险之中,那么读起这些来便有特别肃穆的感觉。
这是一个无休无止的恐怖岁月,无论人们怎么想象都丝毫不会过分。
在雨中,我的难民们相互依偎着挤在院子里,无言地注视着美丽得可怕的熊熊火焰。如果火焰蔓延到我们这里,这些最可怜的人们就没有出路了,我是他们最后的希望。
我意识到我讲得有些违心,但从我们慈善事业的利益出发,我认为这是有利的,并且也符合耶稣的原则:“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不可否认,日本大使馆的官员们是对我们有过一些帮助的“唯一的人们”,正是这些“唯一的人们”,帮助向日本军事当局转递过我们的报告,或是说过几句好话。
在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之后,要我去表扬什么实际上已经是很困难的了。
我认为这个城市完全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恢复繁荣。太平路从前是主要的商业街道,是南京人的骄傲,这条街夜晚的霓虹灯可以与上海的南京路相媲美,如今它已变成一片废墟,一切都烧光了,再也没有一所完好无损的房屋,左右两边全是瓦砾场。
仿佛我们的安全区正装得越来越满,而不是应日本人的要求越来越空。现在安全区的难民总数估计已经达到25万人,增加的5万人来自城市的废墟地区。这些人根本不知道他们应该住到哪里去。
我若是走了,就是说去上海,我这整个院子怎么办?日本人或许会发给我通行证,我甚至感觉到他们也许乐于摆脱我,但是我院子里的650个难民怎么办呢?在我为南京做了许许多多工作并且取得成绩之后,这是一个多么痛苦的结局!
我无法理解日本人的做法。他们一方面要别人承认它是和欧洲强国平起平坐的大国并受到同样对待;另一方面其行为却时时表现出残暴、野蛮和兽性,以致别人可以把他们同成吉思汗的部落相比。
我们在这里变得堕落、没有骨气,丧失了正直的人格。
一些明代花瓶真品只卖1元钱一个。它们放在壁炉台上,仿佛在用责备的眼光看着我。 只要我高兴,我可以把整所房子用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塞满,这些东西都是偷来的,价格之低如同破烂。
中国人遭受了太多的凌辱,长时间以来已经习惯逆来顺受了。如果每起案件都能遭到致命的报复,那么相当一部分占领军早就被消灭了。
说实话,我在中国真待够了。但此时此刻我不能逃之夭夭!
所有的门都被砸开或是敞开着,接二连三的破坏让人感到野蛮而又不可理解。日本人想从这些废墟中捞到什么好处呢?
城中还能见到浓烟冲天,纵火不断。人们不禁要问,这种毫无意义的毁灭究竟为了什么呢?
我们得到消息,日本人将于2月4日强行解散所有难民收容所。据说难民将回到断壁残垣的城区中。日本人才无所谓难民们在废墟中如何安身立命!这太糟了,可我们也不知道该怎样阻止这场灾难的发生。日军掌握着生杀大权。
这种努力也不见得能取得什么效果,但是不管它的结果如何,我们也得去做,因为我们不能放弃任何尝试,要坚持自己的权利。
我们委员会的每个成员明天将坚守岗位,每个人都要在本国国旗下保护一大批难民。我们渐渐地对这些兵痞失去了耐心,日本当局称他们是“兵油子”,而我们则称之为“刽子手”。如果这些强盗得到当局的许可敢于进犯我们的收容所,就不可避免会发生冲突!
如果日本人强行闯入,我虽然阻挡不住,但我起码可以做一个目击者,观察事态发展以向世界通报。我一定想方设法保护好我自己的房子,我们倒要看看,他们敢不敢在我面前侮辱德国国旗!
从电台广播中我们获悉,布洛姆贝格、弗里奇和其他几个将军回国后不是辞职,就是被人解雇,据称是考虑到我们的外交政策。我们几个德国人非常沮丧。我们焦急不安地等待着其他详尽的报道。外面世界一片混乱,令人痛苦不堪,偏偏这时,我们还要为国内的和平而焦虑!
在中国飞机的最近一次空袭中,大家都站立在外面,经过察看我才明白,所有防空洞无一例外地被地下水浸泡。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动手排水,经历了日本士兵带来的苦难后,人们对空袭的危险已变得无动于衷了。
成群结队的难民默默地站在院子里,眼睛望着飞机,有些人对飞机根本不屑一顾,而是从容不迫地在草屋里做他们的事。
我们上午还在四处查看被日本军人杀害的中国人,下午却要去欣赏日本军队举行的音乐会,显然有些过分,但是,在这充满了欺骗的东方世界,一切都是可能的。
这一切听上去十分伤心和夸张,但谁要是也见到过这里的悲惨情景,他就会理解我们给予这些穷人的保护意味着什么。其实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事,从我们方面而言,它与某种英雄品质并无任何关系。
从这里我很难看清国内的局势。可是,是对还是错?它毕竟是我的国家!
每个人都相信我是一位英雄,这使人十分难堪。因为我看不出自己身上或在内心有什么堪称英雄的东西。
我曾经答应过中国政府将我在南京看到的和经历的向元首报告。这样我就完成了我的使命。
阅读动机
近几年,每年清明都会读一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书,今年亦然。
事先就知道,此书既然涉及南京大屠杀,内容必然有关于日军暴行的详细描述,但没想到会整理的如此详细。对于拉贝先生,不仅拯救中国人,而且整理、保留了如此详尽的资料,做为中国人,我必须要保持敬意和表达感谢。
阅毕掩卷,似看到了一个普通人,从担忧、迷茫、恐惧、愤怒、无奈,到淡然、坚守、不退的心路历程。看到了一群人,经历繁华城市在战争面前摧毁成人间地狱,有过恐惧,想过逃走,竭尽所能坚守,倾尽全力挽救的群像。
日记的主人公、各国志愿者、中国难民均已逝去,但他们在危局中展露的人性光辉永存。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贾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5749-148058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