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汉江
教育为什么需要“育人为本”?
2010-12-17 11:51
阅读:7006
标签:育人为本
 

           教育为什么需要“育人为本”?(罗汉江)

        自己的博客中有一篇博文点击量上升很快,尽管发得较晚,但点击量很快超过其它博文,这促使我考虑,为什么这篇博客格外受到关注?
        这篇博文的题目是:
      “您能猜出: 今后10年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二十字方针哪四个字是新加的?”。博客内容如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二十字方针,并把这二十字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但在定稿前却是十六字方针,而有四个字是后来加上去的。敬爱的教育工作者,您能猜出这四个字是哪四个字吗?”
         这四个字是“育人为本”。
         也许这个答案出乎您的预料:育人不就是老师应有的责任吗?教书育人,老生常谈!为什么还需要新加进去?既然把这四个字加进去,说明教书育人这个基本功能似乎有些弱化的倾向。那么,教育为什么要重新重视“育人为本”呢?我是这么认为的:
         1。 教育这个事业之所以存在、教师之所以是个社会职业,就是因为首先要有学生。所谓“育人为本”就是指教育学生对于学校具有基本性和基础性,是学校、教师的核心责任和任务。试想,如果没有学生了,学校还有必要存在吗?(尽管,科研院所还要担负科学研究的责任,但从其担负的教育责任和功能上讲,和一般学校的责任和角色是类似的)
         2。育人为本要求整个学校的构建、发展规划、学校活动、教师活动等,不要脱离教育学生这个中心,并始终能围绕教育学生这个中心服务(实际上,尽管政府给学校出资,但学生才是教师真正能够生存的资源和原因。因此,育人为本,就是以人为本在教育领域的最好体现)。
         3。育人为本,这个育指什么?教师育人为本,我认为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训练,更需要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培育,依赖教师的教学激情、责任和爱心,能够将学生本身的一种潜在的发展欲望挖掘与激发出来。
         教育工作者最伟大之处在于可以传播自己的思想,引导和影响年轻人的发展。教师引导和教育学生的侧重点应在保证基本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比如学生能力、素质和个性的培养。此外要在学生的自主性、差异性、持续发展的后劲上下足功夫。
         一句话,把来到学校、来到你身边的学生,通过全体教师、员工和教育环境的共同努力、影响和培育,给学生注入能力、精神和力量。这样当学生走出校门时,不仅仅能够成为社会上需要的技能型人才,更是一个充满朝气、活力、具有顽强的拼搏精神、极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充足的发展后劲,能够服务社会、创造社会、发展社会的全面而完整的人!
         我想,这是不是“育人为本”重新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并作为今后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的初衷呢?
         以上拙见,请指正。

相关专题:建言《教育规划纲要》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罗汉江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666-394494.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8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3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