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网案例记后篇

已有 3805 次阅读 2012-11-20 13:09 |个人分类:Book-W|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天才, 程代展

内容其实已经写在了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学网著名案例篇  ,但因为是后面添加的,害怕一些经常光顾我博客的老师们掠过,所以再贴一下。

程代展的学生逃离科研这一件事情,闹得很火,是我阅读过的点击量最高的博文了。还有很多相关博文,我最近的博文,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老师说学生行,而这个学生觉得自己不行,因此以这种认识为基础,选择了另外一条路』

因此也被科学网置顶,点击率很高,反而是我那些真正关心幼小教育类的博文,点击率一直比较普通,爱热闹的人,总是比爱真正思考的人少吧。

“老师说学生行,学生反而觉得自己不行”,从普通角度来说,这也太诡异了。但是,这就是当前中国教育的现实,这种现实,从楼下的回帖中的一些评议者身上也能看出来,这样的“不相信宝宝”,并不是一个人。

是什么打掉了这些年轻人身上的“胆气”。

我也不想写得太严肃了,最近时间有点紧,里面牵扯到很多当前教育的细节,使得很多学生带有不好的思维习惯,或者说,没有形成一个好的或曰足够的critical thinking能力(我不喜欢翻译成批判性思维,翻译成思辩式思维较好)。

你说这些“不相信宝宝”有脑子吧,还能讲出点自以为是的道道出来,你说他没脑子吧,他那些道道,又确实没有经过长时间的深思熟虑。

拿这种东西,去决定自己的重要人生选择,那不是开玩笑么?! 

拿这种东西,去跟程代展老师在几十年中积累下的科研经验去碰,那不是乱来么。

可惜,我们就是有些评议者,就是不相信优秀科学家程代展老师的学术判断,有些心理阴暗者,甚至认为是老师在忽悠学生,我不知道这样的评议者,是从哪个圪塔出来的,有这么忽悠学生的老师么,看看程老师文章中列举出来的事实吧,这些评议者,难道在评议的时候,光看自己的感受,而不看已有的客观事实么。

这种“古怪”的情况,却又是真实的中国教育投影,我之所以呼应程老师,是因为我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有同样的感慨,这次拿程老师博文做案例,已经是系列文章之三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的分析表明,这不是程老师的错,他不是主要错误方,错误很可能出在幼小中教育阶段。

程老师博文刚出的时候,我根本没理,只是当他的学生回应文章出现后,我才做此案例分析,为的就是掌握较为全面的信息才对。

有些评议者,连最基本的逻辑链条都理不清,这些人的评论我就不回了。

说实话,要想有资格评议程老师案例,至少要有大学生的通识水准,有研究生的眼力经验,很可惜,在不少支持程老师学生的评议者那里,我看不到这一点。

普通老百姓,没有也就算了。但是,我们一定要牢记一点,优秀科学家的学术判断,是弥足珍贵的,这已经是我第二次出手支持优秀科学家的判断了。

如果您是一个年轻人,没有这种意识,要走上科学之路就会是很困难的,这方面,倒是有书可以进一步阅读,年轻人们,如果觉得程代展老师的话还不够圆通,那就看一下张五常的《五常谈教育》。

还是多看书吧,别说出话来,就让人知道你一定是中国当前中小学教育里出来的,上了大学自己又不多看书的那类人。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43-634341.html

上一篇:不要把自己当天才:科学网著名案例篇
下一篇:导师带研究生的一个问题:合作文章数目应有限制
收藏 IP: 202.204.223.*| 热度|

6 李学宽 王德华 武夷山 王晓霞 王涛 戴德昌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2 13: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