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晖: 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系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rithwsun

博文

大学建设:探索Seminar研讲制度与科研教学绩效的挂钩效应 精选

已有 7172 次阅读 2009-10-19 20:01 |个人分类:大学建设|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研, 绩效, Seminar, 绩效工资, 研讲

大学建设:探索Seminar研讲制度与科研教学绩效的挂钩效应

 

前文谈起绩效工资改革,绩效的思想是不错的,张五常曾经说过,中国经济改革的成功,源于其弹性的工资制度,其中应该就包括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承包制,计件工资制。工资弹性,在他看来,利莫大焉。

 

前文反对的是,将绩效改革,引向课时津贴加权制那种常规思路,这样做会产生很多逻辑错误,必然会在实践中带来巨大危害,正像当年的生产大队记工分制度一样。

 

但是,绩效思想,和弹性化的薪酬制度,确实是一个需要思考的发展方向。国外绝对化的年薪制,确实不见得是最优的,也许通过我们中国人的智慧,将年薪制,即单位中通常的固定工资那一块,和绩效制,即单位中通常那块教学和科研工作量的那一块,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说不定会产生更优势的制度。

 

本文,就是希望探索在科研和教学中,如何将Seminar研讲制度,挂钩于绩效薪酬,从而在摒弃了课时津贴加权制之后,希望在Seminar研讲制度上,打开绩效薪酬算法。

 

Seminar研讲制度,对于科研的促进是毫无疑问的,先是上世纪初的欧洲,尤其是德国,开创了Seminar研讲制度,成为了当时的科技领袖国。现在,基本上国外大学,各院系各方向都有自己不同层次的研讲制度,级别高的称为Colloquium, 级别低的称为Seminar,都能做到起码每周一次,更在某些时候召开专业会议(1周~4周),级别高的称为Workshop,级别低点的称作Summer School

 

这无疑将科研搞活了,成为活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们,我们国家不少海外留学过的学者,其成功之处,很重要的一点得归功于参加了国外的这些科研活动(见温景嵩老师博文,当然,我们会好奇,这么多人回来后,为什么国内科学界的Seminar风气和制度,还是未达到国外那种比较规范的程度)。

 

绩效,绩效,就是投了钱下去,在逻辑和现实上,应该是有效果的。各种薪酬加权制,因为其本身内蕴的逻辑错误,难达此效,因此往往弊大于利,这在实践上也已经通过文革的伟大实验,如生产大队记工分制度所证实了。

 

而将钱投于Seminar研讲制度,则根据以往西方大学的科研和教学经验,收获是可以预期的。也许,这么多年来,很多人抱怨中国科研教育体制,没产生顶级科学家,根本就在于中国大学未真正实行起国外大学已经成为常例的Seminar研讲制度。

 

本文,希望探索具体的Seminar研讲制度如何与大学机制,比如绩效薪酬待遇挂钩的想法,从而创立校级科研奖励制度,明确各层级科研代表人(关键责任人)。这些想法,那篇文章中已经表述过,这里,主要是将其程序化,变成可操作的东西,想法只有细节化到足够的程度,方能真正展开批判和建设。

 

第一挂钩,Seminar研讲制度要与大学里的重要机构图书馆要挂钩,将储备型图书馆变成即需型图书馆,将图书馆的纲目型索引,变成网络型索引。第二挂钩,就是校级科研奖励制度,具体如下:

 

1.      Seminar分为数层,校级,学部级,院级,系级,专业方向级,均保持在每周或每两周一次。

2.      每一级Seminar,采取2小时对讲制,即

a.       第一个小时,邀请符合本级要求的科学家来研讲,按已有标准实报实销。

b.      第二个小时,由本校教师做研讲。

 

这种形式和内容,就可以拿来跟本校教师的科研工作量相挂钩。现在,基本上很多学校,实行科研论文奖励制度,根据某种指标(如SCI)实行相应奖励。有了Seminar研讲,就可以加上一条,就是在拿钱之前,不能光上交文章就了事,而是必须在这些Seminar上做一小时报告。

 

奖励额度当然要在已有的科研奖励基础上再叠加,只能升不能降。如,原有科研奖励标准,就对应着专业方向级,或系级Seminar研讲。若工作很好,值得获得更高的奖励,则在更高级别上研讲,由邀请来的科学家和听众们(包括学校教授会的相关专门委员会成员)评议,是否授予更高奖励。

 

这个作用是一箭数雕,前文已经说过,除了促进科研交流外,也从校级这一最基本的层次锻炼了科学家们的科研评价能力,科研品味能力。这种局部化后的能力,反过来会推动整个国家的科研评价能力,科研品味能力。当然,这一过程肯定是会出各种具体的问题的,但我们会发现,这些都是促进我们未来工作的良性问题。

 

究其原因,就是Seminar研讲制度本身,先天具有透明化机制:科学家是要当着公众研讲的,相应奖励,也是全校公布全社会都知道的。一个学校校长,他也许会容忍公开度不强的校级科研项目里面出现猫腻,出现任人唯亲,以劣充优。但是,没有一个学校校长,会容忍校级科研最高奖获得者名不符实的情况发生,他不会容忍自己学校的最高奖获得者,水平上不如同级学校的最高奖获得者。另外,社会和大众,对科研奖励更敏感,透明度程度如此之大,已经足以保证其中产生的问题,会向良性方向发展了。

 

至于,具体奖励额度,当然由各校而定,肯定不能低于当前奖励额度。有人会问,Seminar能容纳下这么多的科研奖励活动吗,实际上是可以的,现在很多学校架设了自己的优势专业方向组,这些老师们在自己专业方向组上,每年讲一次或数次,在对讲制下是非常容易实现的。再譬如,如果一个人文章特别多,可以让他只讲一篇或数篇代表作即可,底层级奖励,可以保持目前这种按文章数目(SCI权值)奖励的办法,只在专业方向Seminar上研讲,但高层级奖励,院级,学部级,校级奖励,则根据其代表作研讲表现,只奖励其一次/每年。

 

现在,再说到,怎么在教学上,跟Seminar研讲制度挂钩,这也是本文中最重要的提议。因为,目前绩效改革的矛头,主要就是指向教学这一块。

 

现在只以一个院系中最大的本科生教学研讲班为例,即,院系级“本科生讲座”,其形式和内容仍然是采取两小时对讲制:

 

1.      第一小时,邀请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以后统称学者)做通俗报告;

2.      第二小时,由本系的优秀学生(主要是大四学生)做报告,每次一人,最多二人。内容取材于他们的,优秀本科生论文,本科生科研项目,本科生社会实践。

 

然后,在这些学生研讲结束后,由来访学者,本科生指导教师和本科生讲座主持教师,还有听众中的教师/博士后/博士生,评议该同学的研讲表现,这些具体细节,此文就不用讲了。

 

现在谈怎么跟资金/薪酬待遇相挂钩:

 

A1. 如果是本科生讲座的主持教师请来的学者,仍然按以前资金使用办法,即所有费用实报实销。

A2. 鼓励本系老师直接去邀请各方面的学者,本科生讲座的主持教师只做程序上的普通把关,一般不会否决本系老师的选定,并直接拨给此老师对应级别资金

报告人=博士600  讲师 800 教授 1000 院士 2000

由该老师包干报告人的所有费用,只要他能把人邀请来就行,至于他怎么分配和使用这些钱,不去管他(但本院系会提供正式的统一格式邀请信给报告人,并在其中解释这种资金使用机制)。

 

B1. 本系学生的报告,获得评议通过之后,则奖励给他们的指导教师一个具体的工作量,具体数值可由系里资金情况具体来定。

B2. 若本系老师邀请来的学者,是本系以前的毕业生,则拨给此老师的资金,应是A2项目中的n倍,具体的n值,当然得由该系资金情况具体而定。但起码得大于1.0,感觉n=5比较合适。(注:对某一毕业生,规定6年只能使用一次B2规则)

 

也就是说,一个老师,若邀请来本系的优秀毕业生做报告,则会得到5倍标准额度的资金,多出来的那些钱,他是用于资助那些他现在的学生,还是用来再邀请这位优秀毕业生多回校几次做报告,还是干脆他自己花掉,系里不会再管。

 

通过本科生讲座,促进本科生的科研气氛,真正做到将教学和科研接轨,方是提高教学薪酬的逻辑基础,才能真正将蛋糕做大。绩效改革,在加权制上是做不出什么文章,因为它只是改变切蛋糕的方法而已,往往蛋糕没做大,人的心理倒变坏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做,将来会出一个问题,这一个个优秀毕业生,倒底应该由哪位老师请,哪位老师因此获得那5倍资金呢。实际上,这种问题,是良性问题,正好形成压力,引发将来导师制的实行。

 

刚开始,自然是先来者先到,那些平常跟优秀毕业生们有固定联系的老师们,会先得益,这本来也无可厚非,如果你想拿这份钱,就多保持跟优秀学生们的联系吧。

 

后来,大多数老师的积极性被鼓励起来后,就必须通过实行导师制,来解决这种邀请问题。这种导师制,具体是什么,我们不用费精神现在就去瞎猜,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限的,等真正开始做了之后,就会在实践中发现出来。

 

这些Seminar研讲挂钩绩效做法,即使是国外大学也不常见,甚至是完全没有。所以,我们在未做之前,设计的时候,就应充分去考虑其中的可能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难点问题,需要从大框架上来应对,必须在一开始设计的时候,就保证住正确的方向,在基本点、关键点上,要有足够的细节程序设计,不能产生逻辑错误。另一类则属于技术问题,可以在以后施行的时候,进行深入细致的修正。

 

我自己,当然是认为在大方向上这么做是没错的,要不然也不会写这篇文章,但是,毕竟见识有限,说不定别的同志,还是能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本质性错误。

 

 

仅立文于此,供感兴趣的同志们商榷。

 

附注:现在不是没钱,而是怎么使用钱的问题。譬如,一般学校,对于杰青基金获得者,都会配套一笔钱,相当于加一倍。这种加倍法,也许无可厚非,但是不妨回归其科研奖励的本质,在奖励之前,该获奖人需要在最高级别的校级Seminar研讲班上做一小时报告。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5143-263669.html

上一篇:急急如律令:绩效工资制度改革能够怎样计算“工分”
下一篇:本科教学工作的改进,责在其谁?
收藏 IP: .*| 热度|

5 郭战胜 罗帆 郗平 胡新根 李永丹

发表评论 评论 (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0:3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