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海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xiaohai

博文

大学管理的独特性

已有 3105 次阅读 2011-4-20 17:43 |个人分类:大学教育管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管理的独特性

万海峰

在管理学的几个要素或规则中,“效率、统一、科学”等词汇被管理者使用的频率极高——“工作效率、统一执行、科学管理”等等都为人们耳熟能详。然而,这些管理要素或规则是否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呢?在企业管理、政府管理、大学管理等领域,这些管理要素或规则是否都能够统一起到管理者所预期的效果的呢?答案是否定的。下面我们探讨一下在大学管理领域这些管理要素或规则所显示的独特性。

效率,是各级政府管理中人们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政府的命令执行、政策发布、工程进展,以及个人的日常办公事务(无论是否经过科学的论证和公众的广泛参与),都强调的是效率。命令执行的越快越好,工程进展速度越快越能够得到政府的肯定,一个公务员办事越麻利越能得到上级的认可。这充分体现了左右政府运作的行为规则,讲求效率——这一规则往往也是社会评价政府良善的主要指标——当然,讲求效率的政府这种行为是社会大众所期望的正向行为,而不是社会大众所反对的政府的反向行为——强制拆迁、强制推行缺少法律依据的局部政策、强行上马某项政绩工程而劳民伤财等等。

效率,也是众多的企业管理中人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企业的战略决策、部门间的决策执行、个人的具体工作分工的执行,都追求的是效率。效率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这是企业运转的核心动力机制。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下,一个企业先行一步,占领市场,其竞争对手就会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先行的企业就会获得百倍、万倍的利润。而对方却会丧失这个市场机会。这也就是以追求利润为核心的企业部门所特别强调的企业规则——凡事讲究效率。我们看到的INTERNET、电信、电视、航空、交通等市场竞争者争先恐后地先行一步,抢占市场,就是非常明显的例证。

然而,效率,是否也是众多的大学管理者和服务者追求的目标呢?答案是否定的,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尽然。因为大学的运作有着特有的规律。这个规律是由大学的构成要素以及它的目标决定的——众所周知,大学的构成主体是学生、教授、管理队伍(更为恰当地称呼是为学生和教授提供服务的服务队伍)。先贤们早就告知后人——大学的三大功能是“教学、科研、服务社会”,而因这三大功能运作而产生的大学内部行政管理和服务职能,恰恰为大学管理队伍提出了明确的职责要求,那就是为教授和学生提供完美的服务,以保障三大功能的顺畅实现。因为,无论是教授与学生一起做学问,还是管理人员为他们提供服务,都离不开做学问的规律——这就是广泛吸收前人的营养,自由发挥创造思维,勇于打破各种框框,冲破各种有形无形的限制,日积月累,逐步做好人类认知的的学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显然,它与企业追逐经济利益、短期效率、急功近利的政治利益等行为有着鲜明不同。它不能一味地讲究效率,追求数量,而要踏踏实实地开展自身的学问探究。正如此,世人惯称其为“象牙塔”的事业——高雅而远离忙乱的世俗;正如此,有着文明传统和进步的大学内部行政管理者和其周边外部世界,大多遵循着一个规则——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不去干扰他们,为他们的自由冥想而服务。

如此看来,大学管理的独特性,不是追求效率,而是讲究服务。尽管大学内部行政管理也应该遵循办事讲究效率的原则,但是,这一原则的展开恰恰是以服务“教授和学生做学问”这个大学生存的核心命脉为底线的,离开了这个服务底线,效率越高,对大学造成的伤害越大。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45118-435350.html

上一篇:大学的体制困境——双肩挑
下一篇:南方科技大学“去行政化”的走样
收藏 IP: 113.108.133.*|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12 09:1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