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
桃金娘:爆款野果甜过初恋还能治病!
2025-10-9 08:41
阅读:1604

IMG_202520240502524.jpg

既能惊艳山野,又能甜润舌尖,

还能守护健康 

在夏日的山野间,你或许曾见过这样一种植物:它开着绚丽的紫红色花朵,在绿叶映衬下格外醒目;到了夏末秋初,它又会结出深紫色的小果实,令人忍不住想摘下来品尝。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的主角——桃金娘,一种既美丽又实用的药用植物。

桃金娘虽然名字中有“桃”字,却与我们常吃的水蜜桃没有亲缘关系。它的拉丁学名是Rhodomyrtus tomentosa,属于桃金娘科桃金娘属。在中国不同地区,人们赋予它许多有趣的别名:哆尼、岗菍、山菍、多莲、当梨根、稔子树、豆稔、仲尼、乌肚子、桃舅娘、当泥等,每个名字背后都可能藏着一段有趣的故事。

 

IMG_20252024125402.jpg 

一、山野美少女:桃金娘的生物学特性

桃金娘是一种常绿灌木,通常能长到1-2米高。它的叶片呈椭圆形或倒卵形,摸起来有皮革般的质感,叶面深绿色,叶背则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绒毛,呈现灰白色。这种结构其实是植物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绒毛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同时阻挡部分强光的照射。

每年4-5月,是桃金娘最美丽的时节。它的花朵通常单生于叶腋,花瓣5片,呈倒卵形,颜色是鲜艳的紫红色。最特别的是它的雄蕊,像一把把红色的小刷子,环绕在雌蕊周围。这些雄蕊数量众多,约有数百枚,使得整个花朵看起来毛茸茸的,十分可爱。

桃金娘的花不仅美丽,还隐藏着聪明的生存策略。它们通过鲜艳的颜色和淡淡的花香吸引传粉昆虫,同时雄蕊先成熟,雌蕊后成熟,这种机制有效地避免了自花授粉,保证了后代的遗传多样性。

花开过后,桃金娘开始结果。它的果实为浆果,呈卵状壶形,初时为绿色,逐渐转为红色,最终成熟时变为紫黑色。果肉呈暗红色,内含许多细小的种子。桃金娘边开花边结果的特点,使得在同一株植物上,你可能同时看到花朵、未成熟果实和成熟果实,十分有趣。

桃金娘主要分布在中国南方地区,如广东、广西、福建、台湾、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区,喜欢生长在酸性土壤的山坡、丘陵和灌木丛中。它是一种喜光植物,但也具有一定的耐荫性;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同时也能耐受短期的干旱和贫瘠条件。这些特性使桃金娘成为了南方山野间常见的植物之一。

 

IMG_2025202405371872901.jpg 

二、从山野到园林:桃金娘的栽培与生态价值

虽然桃金娘多为野生,但人们早已开始尝试人工栽培。在广东、广西等地,已有不少桃金娘人工种植基地。桃金娘的栽培并不复杂:可以通过种子繁殖,也可以通过扦插或分株繁殖。种子繁殖时,需要先将种子浸泡24小时,播种后约1-2周即可发芽。扦插繁殖则选择半木质化的枝条,保留2-3片叶子,插入沙床中,保持湿润,约一个月后就能生根。

桃金娘的生长速度中等,栽培管理相对简单。它喜欢酸性土壤(pH值4.5-6.5),栽培时需要特别注意土壤的酸碱度。每年可施2-3次有机肥或复合肥,以促进生长和结果。适当的修剪可以保持树形美观,同时增加结果量。

在园林绿化方面,桃金娘具有独特价值。它四季常绿,春夏开花,绚丽多彩;夏秋结果,果实累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桃金娘可用于庭院绿化、公园景观布置,或作为绿篱植物。它的根系发达,能够有效固土保水,因此也是山坡复绿和水土保持的优良树种。

更重要的是,桃金娘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植物。它的花朵为蜜蜂等传粉昆虫提供蜜源,果实则是许多鸟类的食物来源。种植桃金娘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为当地生态系统提供支持,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意识的增强,桃金娘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南方地区的矿山修复、边坡绿化等工程中,常常能看到桃金娘的身影。它能够适应较为恶劣的立地条件,快速生长形成覆盖,改善局部生态环境。

 

IMG_2025105241.jpg 

三、文化长廊:文学与历史中的桃金娘

桃金娘不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经常能找到它的身影。

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这样描述桃金娘:“草叶似桃,花似郁李而大,三月开,五月实,熟时色丹,味甘,童稚食之。” 短短几句,生动勾勒出桃金娘的生长习性和食用价值。

在岭南地区的民间歌谣中,也常有桃金娘的出现。客家童谣《稔子歌》唱道:“七月七,稔子红滴滴;八月八,稔子乌突突;九月九,稔子甜过酒;十月十,稔子磨下跌。” 形象地描述了桃金娘果实随季节变化的过程。

桃金娘还与一些民间传说和习俗相关联。在广东一些地区,人们相信桃金娘具有驱邪避凶的功效,会在门前屋后种植桃金娘,或者将它的枝条挂在门前。还有一些地方,人们会用桃金娘的果实制作染料,染制布料。

桃金娘的多个别名背后,也藏着有趣的文化故事。比如“桃舅娘”这个名字,传说是因为它的果实成熟时呈现深紫色,像是被桃花“舅娘”染过颜色;“乌肚子”则形象地描述了吃多果实后舌头和牙齿被染成紫色的情景。

这些文学描写和文化习俗,不仅增添了桃金娘的文化魅力,也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联系。通过了解这些文化内涵,我们能够更全面地认识桃金娘的价值,理解植物在人类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IMG_2025105259.jpg 

四、甜美的回报:桃金娘果实的食用价值

桃金娘的果实不仅好看,更好吃!成熟后的桃金娘果实呈紫黑色,捏起来稍微有点软,这时候的果实最甜美多汁。

桃金娘果实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A、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元素。特别是它含有丰富的花青素,这是一种强效的抗氧化剂,能够帮助人体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研究表明,桃金娘果实中的抗氧化活性甚至超过了许多常见的水果。

新鲜采摘的桃金娘果实可以直接食用,轻轻一挤,暗红色的果肉就滑入口中,酸甜可口,带有独特的香气。不过要注意的是,桃金娘果实底部有一个小小的“肚脐眼”,吃的时候最好捏掉这个部分,因为这里容易藏有昆虫或杂质。

除了鲜食,桃金娘果实还可以加工成多种美食:

 桃金娘果酱:将果实洗净,去掉底部,加入适量白糖腌制出汁,然后慢火熬煮成酱。制成的果酱颜色诱人,风味独特,是早餐面包的完美搭档。

 桃金娘果汁:将新鲜果实榨汁,过滤后得到深红色的果汁,加入适量蜂蜜或白糖调味,冰镇后饮用,清凉解渴又营养。

 桃金娘果酒:民间常用桃金娘浸泡白酒,制成滋补酒。传统制作方法是将果实蒸熟晒干,然后浸泡在米酒中,加入冰糖,密封存放数月后即可饮用。桃金娘酒呈琥珀色,口感醇厚,具有养生保健功效。

 桃金娘果干:将果实蒸熟后晒干或烘干,可以制成休闲零食,也便于保存和运输。

在南方一些地区,桃金娘果实还被用来制作馅饼、糕点的馅料,或者作为烹饪的调料,为菜肴增添独特的风味。

需要注意的是,桃金娘果实虽好,但不宜过量食用,特别是新鲜果实。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鞣质,过量食用可能引起便秘。民间有句俗语:“多吃稔子会便秘,少吃稔子能通便”,正是这个道理。另外,食用桃金娘果实后最好不要立即喝热水,以免加重涩肠作用。

IMG_2025202405725431.jpg

五、天然药箱:桃金娘的药用价值

桃金娘不仅美味,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是全株入药的宝库。在《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等权威著作中,都有对桃金娘药用价值的记载。

1.桃金娘的药用部位​​:

桃金娘可谓全身是宝,不同部位有不同的药用功效。根:活血通络,收敛止泻;叶:收敛止泻,止血;花:清热止咳;果实:补虚止血。

2.传统功效:

在传统医学中,桃金娘主要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它的根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肠胃炎、胃痛、消化不良、肝炎、风湿骨痛、腰肌劳损等;叶常用于治疗急性肠胃炎、消化不良、痢疾;外敷可治外伤出血;果实可用于治疗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耳鸣、遗精等。

3.现代药理研究: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了桃金娘更多药用价值的科学依据。研究表明,桃金娘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清除自由基,延缓细胞衰老;它具有抗菌消炎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效果;桃金娘还表现出降血糖潜力,可能对糖尿病防治有帮助;研究发现它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能够抑制某些癌细胞的生长;同时,它还能保护肝脏,减轻肝损伤。

4.有效成分:

桃金娘的药用价值来源于其含有的多种活性成分,包括花青素(强大的抗氧化剂)、鞣质(具有收敛作用)、黄酮类化合物(抗炎、抗氧化)、三萜类化合物(抗菌、抗病毒)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5.实用小药方:

这里分享几个桃金娘的民间药用小方剂(仅供参考,使用前请咨询专业医生):

 腹泻:桃金娘叶15-30克,水煎服。

 贫血体弱:桃金娘果30克,水煎服或浸酒服。

 外伤出血:鲜桃金娘叶捣烂外敷。

 慢性痢疾:桃金娘根30克,水煎服。

 耳鸣遗精:桃金娘果实60克,浸酒500毫升,一周后服用,每次20毫升。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桃金娘具有多种药用价值,但不能替代正规医疗。使用桃金娘治病养生时,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特别是内服药物时,需要根据个人体质和病情合理使用。

IMG_202520240528.jpg

六、科学探究:与桃金娘相关的小实验

读到这里,你是否对桃金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让我们通过几个简单的小实验,进一步探索桃金娘的奥秘吧!

​​实验一:提取桃金娘花色苷​​

材料:新鲜桃金娘果实、酒精(或白醋)、滤纸、杯子

步骤:

将桃金娘果实捣碎,放入杯中;

加入少量酒精或白醋,浸泡一段时间;

用滤纸过滤,观察溶液颜色。

原理:桃金娘果实中的花青素易溶于酒精或酸性溶液,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提取出的红色色素。

​​实验二:桃金娘叶的抗菌作用​​

材料:新鲜桃金娘叶片、琼脂平板(或一片新鲜面包)、无菌棉签

步骤:

制备桃金娘叶提取液:将叶片捣碎,加少量水浸泡;

用棉签在琼脂平板或面包片上涂布细菌(注意卫生);

在涂布的区域滴加桃金娘叶提取液;

密封培养一段时间,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原理:桃金娘叶片中的抗菌成分会抑制细菌生长,可能看到提取液周围的细菌生长被抑制。

​​实验三:酸碱指示剂实验​​

材料:桃金娘果实、柠檬汁、肥皂水、杯子

步骤:

制备桃金娘果实提取液(同实验一);

将提取液分装两个杯子;

在一个杯中加入少量柠檬汁(酸性),另一个加入肥皂水(碱性);

观察颜色变化。

原理:桃金娘中的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下会呈现不同颜色,酸性条件下偏红,碱性条件下偏蓝绿色。

通过这些简单易行的小实验,我们不仅能亲手验证桃金娘的特性,还能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能力。当然,进行实验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最好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导下进行。

 

IMG_202520240506921.jpg 

结语:走进自然,发现身边的中药宝藏

桃金娘只是大自然中药用植物宝库中的一员。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像桃金娘一样既美丽又实用的植物,它们默默生长,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和认识。

通过了解桃金娘,我们不仅学会了一种植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发现和欣赏自然的美与智慧。希望这篇文章能够激发你对药用植物的兴趣,也许在下次户外活动中,你会更加留意身边的植物世界,发现更多自然的奥秘。最后,让我们以一首民间歌谣作结,记住这种可爱的植物:

“桃金娘,红似火,夏日开花满山坡;

紫果甜,叶治病,全身是宝用处多;

山野间,自生长,生态价值真不错;

小朋友,爱自然,保护植物人人说。”

希望你能像文中的小明一样,走进自然,探索发现,也许下一个有趣的植物故事,就由你来书写!

 参考文献:

           

IMG_202520240504_115533.jpg

                                                            

《中华本草》:桃金娘

【拼音注音】Táo Jīn Niánɡ

【别名】金丝桃、山稔子、山菍、多莲、豆稔干、稔果、多奶、山多奶、苏园子、石榴子、白碾子、岗稔、水刀莲、乌肚子、当梨子、哆哞仔、稔子。

【出处】《纲目拾遗》:“粤志,草花之以娘名者,有桃金娘,丛生野间,似梅而微锐,似桃而色倍赪,中茎纯紫,丝缀深黄如金粟,名桃金娘。八九月实熟青绀,若牛乳状。产桂林,今广州亦多有之。”所述原植物与今桃金娘相同。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 [Myrtus tomentosa Ait.]

【采收和储藏】: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丘陵坡地,为酸性土指示植物。

【资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台湾、湖南、广东、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原形态】灌木,高1-2m。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7mm;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1-4cm,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全缘;离基3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花单生,紫红色,直径2-4cm,有长梗;萼管倒卵形,长6mm,有灰茸毛,裂片5,近圆形,长4-5mm,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1.3-2cm;雄蕊红色,多数,长7-8mm,花药纵裂;子房下位,3室,花柱长1m,柱头扩大。浆果卵状壶形,长1.5-2cm,宽1-1.5cm,熟时紫黑色;种子多数,每室2列。花期4-5月,果期7-9月。

【栽培】生物学特性 喜湿暖湿润的气候。较耐旱,忌积水。一般土壤都能种植,培生于黄红壤土上。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秋季采收成熟果实,取出种子,洗去果肉,稍晾干,即可播种。亦可将种子置通风处贮藏,翌年春季播种,随采随播,种子发芽率高。播各时,将种子混拦草木灰或细土,均匀地播于苗床上,覆盖细土2cm,浇水保湿。当苗高15cm时,安行株距35cm×35cm开穴,每栽2-3株。栽后浇定根水。

【性状】性状鉴别:果实长圆球形,一端稍尖,直径约1cm,表面土黄色或暗绿褐色,质较硬,顶端有宿存萼片5枚及花柱残迹。内有种子多数,黄白色,扁平。味淡、微甜,气微香。 以个大、干燥者为佳。

【化学成分】果实含黄酮类、酚性成分、氨基酸和糖类。

【药理作用】抑菌试验,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归经】归肝;脾经。

【性味】味甘;涩;性平。注意 大便秘结者禁服。 《台湾药用植物志》:“儿童食之,或大便难下。”

【功能主治】养血止血;涩肠固精。主血虚体弱;吐血;鼻衄;劳伤咳血;便血;崩漏;遗精;带下;痢疾;脱肛;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鲜品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烧存性研末调敷。

【各家论述】《花镜》:“金丝桃一名桃金娘。出桂林郡。花似桃而大,其色更赪,中茎纯紫,心吐黄须,铺散花外,严以金丝。八九月实熟,青绀若牛乳状,其味甘,可入药用。”

——摘录 《中华本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桃金娘

【拼音注音】Táo Jīn Niánɡ

【别名】岗稔、山稔、多莲、当梨根、山旦仔、稔子树、豆稔。

【来源】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Hassk.,以根、叶和果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性味】甘、涩,平。

【功能主治】根:祛风活络,收敛止泻。用于急、慢性肠胃炎,胃痛,消化不良,肝炎,痢疾,风湿性关节炎,腰肌劳损,功能性子宫出血,脱肛;外用治烧烫伤。叶:收敛止泻,止血。用于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痢疾:外用治外伤出血。果:补血,滋养,安胎。用于贫血,病后体虚,神经衰弱,耳鸣,遗精。

【用法用量】根、叶、果0.5~1两;根、叶外用适量。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桃金娘花

【拼音注音】Táo Jīn Niánɡ Huā

【别名】岗棯花(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山棯子"条。

【功能主治】①《纲目拾遗》:"行血。"②《广西中药志》:"行血。治痰咳咯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4钱。

【复方】治肺结核咳血:岗棯花二至四钱。水煎服。实热便秘者忌用。(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桃金娘花

【拼音注音】Táo Jīn Niánɡ Huā

【别名】岗稔花。

【英文名】Flower of Downy Rosemyrtle, Flower of Rosemyrtle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桃金娘的花。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hodomyrtus tomentosa (Ait.) Hassk.

【采收和储藏】:4-5月采收,鲜用或阴干。

【原形态】灌木,高1-2m。嫩枝有灰白色柔毛。叶对生;叶柄长4-7mm;叶片革质,椭圆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1-4cm,先端圆或钝,常微凹入,有时稍尖,基部阔楔形,上面初时有毛,以后变无毛,发亮,下面有灰色茸毛,全缘;离基3出脉,直达先端且相结合。花单生,紫红色,直径2-4cm,有长梗;萼管倒卵形,长6mm,有灰茸毛,裂片5,近圆形,长4-5mm,宿存;花瓣5,倒卵形,长1.3-2cm;雄蕊红色,多数,长7-8mm,花药纵裂;子房下位,3室,花柱长1m,柱头扩大。浆果卵状壶形,长1.5-2cm,宽1-1.5cm,熟时紫黑色;种子多数,每室2列。花期4-5月,果期7-9月。

【归经】归肺经。

【性味】味甘;涩;性平。注意 广洲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实热便。秘者忌用。”

【功能主治】收敛止血。主咳血;咯血;鼻衄。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复方】治肺结核咳血:岗稔花二至四钱。水煎服。实热便秘者忌用。(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各家论述】《广西中药志》:行血。治痰咳咯血。

——摘录 《中华本草》

IMG_202520240504_115555.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505149.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6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