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
海大鱼山樱话
2025-4-13 08:50
阅读:854

DSC03578.JPG

清明假期,我踏着春意,重返母校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几十载光阴荏苒,校园依旧,只是鬓角染霜,步履略显蹒跚。抬眼望去,枝头樱花已褪去了少女般的稚嫩,渐次绽放出成熟的风韵,仿佛在迎接久别归家的游子。

  

DSC03584.JPG 

晨曦初露,我便迫不及待地步入这片花海。天还未大亮,校园里已人头攒动,市民、游客、摄影师,形形色色,皆为这年复一年的樱花盛会而来。一位老教授携着年轻学子缓步走过,指着枝头笑谈:"看这樱花,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啊!"这话倒让我想起当年在图书馆苦读的时光,那时节,窗外的樱花也是这般开得热闹。

   

DSC04282.JPG 

沿着蜿蜒小径前行,忽见一株古樱,虬劲的枝干如龙蛇盘踞,托着一簇簇雪白的花朵。这些花朵像极了老学究手中的线装书,一页页翻飞着知识的芬芳。枝条上墨绿的叶苞还裹着绒毯,却按捺不住春心,偷偷将青翠指尖探向花海。我正要举起相机,忽见一位穿碎花裙的姑娘踮脚欲摘花枝,却被风掀起了裙裾,惊起檐角的麻雀扑棱棱飞向穹顶,那抹淡粉便化作了天幕上的流云。这场景,倒让我想起《牡丹亭》里"游园惊梦"的一幕,只不过戏台搬到了现实。

   

DSC04148.JPG 

转过一道石阶,眼前豁然开朗。几株樱花树依山傍海而立,枝条低垂,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春日的柔情蜜意。海风拂过,花瓣簌簌飘落,如漫天飞雪,又似万千蝴蝶翩跹起舞。一群孩童嬉笑着在花雨中追逐,稚嫩的笑声与枝头鸟儿的啁啾交织成一曲春日交响乐。一位老者支着三脚架,却忘了摘镜头盖,摇头笑道:"这满园春色,早把摄影师都酿成了画中人。"

   

DSC03569.JPG 

最令我驻足良久的,是那座红穹顶建筑前的樱花林。晨光穿透云层,为樱花镀上一层金边,与红墙绿瓦相映成趣,宛如一幅中西合璧的水墨丹青。有位摄影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苦苦等待最佳光影,却不见他按下快门——原是眼前的美景已让他忘了作为,恍若入定禅师,心无旁骛。

   

DSC03570.JPG 

漫步至一处观景台,俯瞰整个校园,但见樱花如云似雪,层层叠叠,将鱼山装点得如诗如画。远处海天一色,碧波荡漾;近处樱花烂漫,游人如织。春风拂面,带来淡淡花香,沁人心脾。一位老校友与我并肩而行,指着远处若隐若现的教学楼感慨:"当年我们在这儿读书时,樱花也是这般开得热闹,一晃眼,我们都老了。"

    

DSC03571.JPG 

日影渐斜,游人渐散。我独自一人漫步于樱花林间,看夕阳为花瓣镀上最后一抹金边。忽见一朵樱花飘落肩头,轻轻拂去,却见花瓣背面写着几行小字:"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不知是哪位有心人留下的诗句,倒让我想起了古人惜春的情愫。

   

DSC03586.JPG 

归途中,思绪万千。这满山樱花,年年岁岁开又谢,见证了无数学子的青春与梦想,也见证了母校的变迁与发展。它们不争春色,却以最美的姿态装点了整个春天;它们不语不言,却以最动人的芬芳传递着生命的力量。

   

DSC04140.JPG 

离校之际,回望鱼山校区,暮色中的樱花已模糊成一片粉色的轻烟。但我知道,这份美好已深深印刻在心,成为记忆中最亮丽的一抹春色。正如秦牧先生所言:"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海大鱼山樱花,不正印证了这句话吗?

    

DSC04145.JPG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郑永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81769.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6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4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