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园林绿化带里的中草药:樟

已有 1478 次阅读 2024-10-16 20:36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IMG_20241009_143656.jpg

《全国中草药汇编》

拼音注音 Zhānɡ

别名 香樟、樟木、乌樟、油樟、香通、芳樟

来源 为樟科樟属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L.)Presl.,以根、木材、树皮、叶及果实入药。根、木材及树皮全年可采,洗净阴干密闭保存;叶随时可采;秋季采果,晒干。

性味 辛,微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理气活血,止痛止痒。根、木材:感冒头痛,风湿骨痛,跌打损伤,克山病。皮、叶:外用治慢性下肢溃疡,皮肤搔痒。熏烟可驱杀蚊子。果:胃腹冷痛,食滞,腹胀,胃肠炎。

用法用量 根、木材0.5~1两;皮、叶外用适量,鲜品煎水洗患处;果3~5钱。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IMG_20241009_143752.jpg

《中药大辞典》樟树果

拼音注音 Zhānɡ Shù Guǒ

出处出自《西藏常用中草药》

来源 为樟科植物红叶木姜子的果实。8~9月采摘。

生境分布 生于山坡、林下。分布云南、四川、贵州、陕西、西藏等地。

原形态 灌木或小乔木,高3~5米。枝褐红色。叶互生,狭长圆形或披针状椭圆形,长4~6厘米,宽1.7~2.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两面初有疏柔毛,后渐脱落,侧脉红色,两面隆起;叶柄长达1.2厘米。雌雄异株;伞形花序有花10~12,于叶后开放;花梗长3~5毫米,密生长柔毛;花小,花被片6,淡黄色,椭圆形;能育雄蕊9,花丝无毛,花药生室,内向瓣裂。果实椭圆形,幼时绿色,成熟时紫黑色。本植物的根(樟树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性味 性微温,味辛。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消食化滞。治肠胃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0.5~1.5钱。

——摘录 《中药大辞典》

 IMG_20241009_143641.jpg

《中药大辞典》樟树子

拼音注音 Zhānɡ Shù Zǐ

别名 樟梨(《纲目拾遗》),香樟子、大木姜子(《贵州民间方药集》),樟木子(《中药志》),樟扣(《广西中药志》),樟子、樟太蔻(《广东中药》Ⅱ)。

出处《纲目拾遗》

来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果实。秋、冬采集成熟的果实,晒干。

生境分布 产广东、广西、贵州、湖南等地。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性状 干燥果实,圆球形,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直径约5~8毫米,有的基部尚包有宿存的花被。果皮肉质而薄,内含种子1枚,黑色。气香、味辛辣。以个大、饱满、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性味 《贵阳民间药草》:"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 散寒祛湿,行气止痛。治吐泻,胃寒腹痛,脚气,肿毒。①《纲目拾遗》:"磨涂肿毒;治中酒、心胃疼皆效。"②《广西中药志》:"治呕吐,水泻,腹痛。"③《湖南药物志》:"利尿,解酒。"④《广东中药》Ⅱ:"祛风散寒,行气止痛,开窍,消肿,祛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5钱。外用:煎水洗。

复方 ①治头晕头痛,呕吐泄泻,腹痛:樟木子、千斤拔、牛大力、走马箭,水煎服。煎水外洗治寒湿脚气。(《广东中药》Ⅱ)②治胃肠炎,胃寒腹痛,食滞,腹胀:樟树干果三至五钱。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摘录 《中药大辞典》

 

 IMG_20241009_143547.jpg

《中华本草》樟木子

拼音注 Zhānɡ Mù Zǐ

别名 樟扣、樟子、樟木蔻、樟树果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的成熟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生境分布 1.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2.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性状 性状鉴别 果实呈圆球形,直径约5-8mm,棕黑色至紫黑色,表面皱缩不平,或有光泽,基部有时有宿存的花被管,果皮呈肉质而薄,内含大而黑色的种子1粒。气极香,味辛辣。

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其中饱和脂肪酸占93%,三饱和酸、二饱和酸、一饱和酸及三不饱和酸甘油酯的摩尔百分比例为80:17:1:2。

性味 辛;温

功能主治 祛风散寒;温胃和中;理气止痛。主脘腹冷痛;寒湿吐泻;气滞腹胀;脚气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外用:适量,煎汤洗;或研末以水调敷患处。

——摘录 《中华本草》

 IMG_20241009_130059.jpg

《中药大辞典》:樟树叶

拼音注音 Zhānɡ Shù Yè

出处 《纲目拾遗》

来源 为樟科植物樟的叶片,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樟木"条。

性味 《陆川本草》:"味苦辛,温。"

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止痛,杀虫。治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①《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②《南宁市药物志》:"祛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痛,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③《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3钱;或捣汁、研末。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①治面黄虚肿:樟树叶、大血藤。研末,每次五分,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②治钩虫病:樟树嫩梢半斤。炒黄,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温服。(《江西草药》)③治脚上生疮,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樟树叶,捣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周益生家宝方》)④治阴疽:樟树鲜叶合冷饭粒捣敷患处。初期能消,如已化脓则能排脓。(《泉州本草》)⑤治鹅掌风:樟叶(鲜)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药》)④治烫伤起泡:樟叶、皮各适量。晒干烧灰,蛋清调搽(《江西草药》)

——摘录 《中药大辞典》

 IMG_20241009_130144.jpg

《中华本草》:樟树叶

拼音注音 Zhānɡ Shù Yè

别名 樟叶

英文名 Leaf of Camphortree

出处 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樟。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momum cam Phora(L.) Presl[Laurus camphora L.]

采收和储藏3月下旬以前及5月上旬后含油多时采,鲜用或晾干。

生境分布 1.生态环境:栽培或野生于河旁,或生于较为湿润的平地。2.资源分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台湾、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原形态 ,常绿乔木,高20-30m。树皮灰褐色或黄褐色,纵裂;小枝淡褐色,光滑;枝和叶均有樟脑味。叶互生,革质,卵状椭圆形以至卵形,长6-12cm,宽3-6cm,先端渐尖,基部钝或阔楔形,全缘或呈波状,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灰绿色或粉白色,无毛,幼叶淡红色,脉在基部以上3出,脉腋内有隆起的腺体;叶柄长2-3cm。圆锥花序腋生;花小,绿白色或淡黄色,长约2mm;花被6裂,椭圆形,长约2mm,内面密生细柔毛;能育雄蕊9,花药4室;子房卵形,光滑无毛,花柱短;柱头头状。核果球形,宽约1cm,熟时紫黑色,基部为宿存、扩大的花被管所包围。花期4-6月。果期8-11月。

化学成分 叶含挥发油,其主要成分是樟脑(camphor)(54.54%),还有1,8-桉叶素(1,8-cineole)和少量α-松油醇(α-terpineol),β-蒎烯(β-pinene),α-蒎烯,牻牛儿醛(geranial),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樟烯(camphene),龙及(borneol),橙花醛(neral)等。

归经 心;脾;肺经

性味 辛;温

注意 《南宁市药物志》:孕妇忌服。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解毒;杀虫。主风湿痹痛;胃痛;水火烫伤;疮疡肿毒;慢性下肢溃疡;疥癣;皮肤瘙痒;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或捣汁、研末。外用:适量,煎水洗或捣敷。

复方 ①治面黄虚肿:樟树叶、大血藤。研末,每次五分,开水送服。(《湖南药物志》)②治钩虫病:樟树嫩梢半斤。炒黄,水二斤,煎至半斤,次晨空腹温服。(《江西草药》)③治脚上生疮,此疮个个如小笔管大者:樟树叶,捣熟,略掺拔毒丹,外贴樟树叶,连换。(《用益生家宝方》)④治阴疽:樟树鲜叶合冷饭粒捣敷患处。初期能消,如已化脓则能排脓。(《泉州本草》)⑤治鹅掌风:樟叶(鲜)水煎熏洗。(《福建中草药》)⑥治烫伤起泡:樟叶、皮各适量。晒干烧灰,蛋清调搽(《江西草药》)

各家论述 1.《陆川本草》:杀虫,杀菌,治疥癣。2.《南宁市药物志》:被风,化痰,杀虫。治寒性风湿骨病,胃痛。外治跌打扑伤,散毒,行气,止痛。3.《广西中药志》:枝、叶洗风湿。

——摘录 《中华本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55621.html

上一篇:一把红莲子,清热安神好补品
下一篇:风高大夫树,露下将军药
收藏 IP: 120.230.19.*| 热度|

21 许培扬 尤明庆 孙南屏 刘进平 高宏 杨正瓴 孙颉 朱晓刚 王从彦 郭战胜 钟炳 宁利中 杨学祥 崔锦华 李学宽 刘全慧 刘炜 池德龙 王安良 汪运山 何青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0: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