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军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gyongjun

博文

为什么青岛人把蛤蜊[gé lí]读做嘎啦(ga la)?

已有 440 次阅读 2024-10-31 08:58 |个人分类:好摄之图|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IMG_20240920_183000.jpg

《酒病偶作》

皮日休

郁林步障昼遮明,一炷浓香养病酲。

何事晚来还欲饮,隔墙闻卖蛤蜊声。

IMG_20240920_183003.jpg 

啤酒、海鲜,是青岛的两大特产。喝啤酒、吃蛤蜊是青岛人的共同爱好。“啤酒配蛤蜊”,用青岛人的话说,这是天底下最大的享受了,堪称绝配。青岛人喝啤酒,一次少则三五斤,多则一二十斤,再配上美味的蛤蜊,简直是天下最大的享受。青岛人形容日子过得快活,有句土话叫“哈(喝)啤酒、吃嘎拉(蛤蜊)”。 走在夏日的青岛街头,你会发现一大怪现象——啤酒装进塑料袋,而这正是青岛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独特的城市符号。每天都能喝到最新鲜的散装啤酒,估计只有青岛人才有这个特权。守着家门口的青岛啤酒厂,青岛人算是占尽了天时地利。每天从青岛啤酒厂“新鲜出炉”的一桶桶啤酒,以最快的速度运抵青岛的大街小巷,拧开龙头,最新鲜的啤酒,泛着欢快的啤酒花,畅快地进了扎啤杯,进了塑料袋,等待着人们的开怀畅饮。一斤散装冰镇啤酒只要1.5元,在路边随便找个小卖店,用塑料袋打上几斤,悠哉悠哉地拎回家享受这份夏日里的冰爽。外地游客在青岛街头看见当地人拎着个“黄色液体”的塑料袋子在大街上溜达,容易引发不美好的联想。心想青岛人真能嘚瑟,拎着一大泡“黄尿”满大街的嘚瑟个什么劲。而喝啤酒的佐餐小菜,青岛人最喜欢的莫过于小海鲜——蛤蜊了。在胶东方言里,蛤蜊的发音叫“嘎拉”。海鲜市场上3块钱一斤的“嘎拉”,蒸着吃、辣炒都是再美味不过的。“哈啤酒、吃嘎拉”,这才是青岛正确的打开方式。

 

 IMG_20240920_183001.jpg

 

《中药大辞典》:蛤蜊

【拼音注音】Gé Lí

【别名】吹潮(《动物学大辞典》),沙蛤、沙蜊(《泉州本草》)。

【出处】《本草经集注》。

【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或其他种蛤蜊的肉。全年均可捕捉。

【生境分布】生活于浅海泥沙滩中,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原形态】贝壳2片,坚厚,略呈四角形。壳长36~48毫米,高34~46毫米,宽度约当高的4/5。左右两壳相等。壳顶尖,略向前屈,位于贝壳背缘中部稍向前端。壳面中部膨胀,向前、后及近腹缘急遽收缩,致前、后缘多少形成肋状,小月面和楯面心脏形。壳面生长纹明显粗大,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贝壳具壳皮,顶部白色或淡紫色,近腹面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极狭的黑色环带。贝壳内面灰白色。铰合部宽大。左壳具1个分叉的主齿;右壳有2个排列成八字形的主齿;侧齿发达,均成片状。外韧带小,淡黄色,内韧带极发达,黄褐色。外套痕清楚,接近腹缘,外套窦不甚深,末端钝圆。前闭壳肌痕稍小,呈卵圆形,后闭壳矶痕稍大,近四形。外套膜边缘双层,内缘有分枝的小触手。水管为黄白色,末端具触手。足部发达,侧扁,呈斧状。

【化学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80克,蛋白质10.8克,脂肪1.6克,碳水化物4.6克,灰分3克,钙37毫克,磷82毫克;铁14.2毫克,维生素A400国际单位,硫胺素0.03毫克,核黄素0.15毫克,尼克酸1.7毫克;每公斤干蛤含碘2400微克。又食部每100克含抗坏血酸5毫克。

【归经】《本草经疏》:"入足阳明经。"

【性味】咸,寒。①《嘉佑本草》:"冷,无毒。"②《日用本草》:"味咸,寒,无毒。"③《饮膳正要》:"味甘,大寒,无毒。"

【功能主治】滋阴,利水,化痰,软坚。治消渴,水肿,痰积,癣块,瘿瘤,崩、带,痔疮。①《本草经集注》:"煮之醒酒。"②《嘉佑本草》:"润五脏,止消渴,开胃,解酒毒,主老癖能为寒热者,及妇人血块,煮食之。"③《医林纂要》:"功同蚌蚬,滋阴明目。"④《本草求原》:"消水肿,利水,化痰,治崩带,瘿瘤,五痔。"⑤《泉州本草》:"主治黄疸,小便不利,腹胀,诸淋。"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

【各家论述】《本草经疏》:"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

【备注】本动物贝壳制成的粉(蛤蜗粉)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 《中药大辞典》

 IMG_20240920_183004.jpg

《中华本草》:蛤蜊

【拼音注音】Gé Lí

【别名】吹蛤梨;蛤刺;吹潮、沙蛤、沙蜊、白蚬子、白蚶子、布鸽头。

【英文名】Clam

【出处】出自《本草会编》:蛤蜊,生东南海中。 白壳紫唇,大二、三寸者,闽、浙人以其肉充海错,亦作为酱酰,其壳火煅作粉,名曰蛤蜊粉也。

【来源】药材基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的内。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Mactra quadrangularis Deshayes]

【采收和储藏】四季均可采捕,捕得后,用沸水烫过,剖壳取肉,鲜用或晒干。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中。栖埋深度50-100mm ,喜栖息于近河口沿海。北方生殖季节在4-6月。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原形态】四角蛤蜊,贝壳略呈四角形,质坚,壳长36-48mm,壳高34-46mm,壳宽28-37mm,壳顶突出,略向前屈,并向内卷,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小月面及楯面心形。壳面中部膨胀,并向前后及近腹缘急遽收缩,壳顶白色,幼小个体通常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条狭黑边。生长线略粗,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壳内面白色,略具光泽。外韧带小,淡黄色膜状;内韧带发达,呈三角形,黄褐色。铰合部狭长,左壳具1枚分叉主齿,右壳有2枚主齿排列成八字形。两壳前后侧齿均呈片状,左壳单片,右壳为双片。前闭壳肌痕略小,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窦不甚深,末端钝圆。外套膜边缘双层,内缘有分枝的小触手。小管黄白色,末端具触手。足部发达,呈斧状。

【化学成分】全体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B1、B2等。

【归经】胃;肝;膀胱经。

【性味】味咸;性寒。

【注意】不宜多食。

【功能主治】滋阴;利水;化痰;软坚。主消渴;水肿;痰积;癖块;瘿瘤;崩漏;痔疮。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50-100g。

【各家论述】1.《本草经疏》:蛤蜊其性滋润而助津液,故能润五脏,止消渴,开胃也。咸能入血软坚,故主妇人血块及老癖为寒热也。2.《本草经集注》:煮之醒酒。3.《嘉佑本草》:润五脏,止消褐,开胃,解酒毒,主老癖能为寒热者,及妇人血块,煮食之。4.《医林纂要》:功同蚌蚬,滋阴明目。5.《本草求原》:消水肿,利水,化痰,治崩带,瘿瘤,五痔。6.《泉州本草》:主治黄疸,小便不利,腹胀,诸淋。

——摘录 《中华本草》

 IMG_20240920_183005.jpg

 

《中药大辞典》:蛤蜊粉

【拼音注音】Gé Lí Fěn

【别名】蛤粉(《圣惠方》)。

【出处】《本草会编》。

【来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等贝壳的粉末。

【原形态】形态详"蛤蜊"条。

【制法】取蛤蜊壳入炭火中烧煅后研成细粉。吴球:"凡用蛤粉,取紫口蛤蜊壳,炭火煅成,以熟栝楼连子同捣,和成团,风干用,最妙。"

【归经】入肺、肾经。①《本草求真》:"入肾、肺、肝。"②《得配本草》:"入足阳明、少阴。"

【性味】①《丹溪心法》:"咸,寒。"②《本草撮要》:"性涩。"

【注意】《本草经疏》:"脾胃虚患者宜少用,或加益脾胃药同用为宜。"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化痰,软坚。治痰饮喘咳,水气浮肿,胃痛呕逆,白浊,崩中,带下,瘿瘤,烫伤。①朱震亨:"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痛。"②《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定喘嗽,止呕逆,消浮肿,利小便,止遗精白浊,心脾疼痛,化积块,解结气,消瘿核,散肿毒,治妇人血病。油调涂汤、火伤。"③《本草备要》:"与牡蛎同功。"④《本经逢原》):"清肺热,滋肾燥,降痰清火,止咳定喘,消坚癖,散瘿瘤。"⑤《本草再新》:"除烦止渴,利大小便。"

【用法用量】内服:入丸、散,1~3钱。外用:调敷。

【复方】①治痰火喘嗽:蛤蜊壳洗净,放炭火上烧焙,去火毒,为末,磁器收贮,遇痰火症,取一两,分为三服,少吃晚饭,先用面糊调,捏丸如黄豆大,少用滚水,将丸药二、三口吞下,旋丸旋吞,不可放干。(《经验广集》蛤蜊散)②治气虚水肿浮胀:大蒜研烂,以蛤粉和,五分两,可丸即止,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白汤下。(《百一选方》)③治小便不通:蛤粉半两,麻根半两。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④治虚热遗精:黄柏(炒)、知母、蛤粉各一斤。青黛(飞)为衣,粥丸服。(《医学六要》)⑤治胃气痛:瓦楞子十个,蛤蜊壳十个。二味火煅,共为细末,姜汤送下。(《梅氏验方新编》)⑥治心脾疼:真蛤粉一钱(炒),桂(去皮)一钱,干姜(炮)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百一选方》)⑦治汤火伤:蛤蜊壳烧研为末,油调涂之。(《养生必用方》)⑧治吹奶:蛤粉三分,槐花三分,麝香一分(细研)。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圣惠方》)⑨治肺痈:蛤蜊,童便煅研,甘桔汤日进三服。(《本经逢原》)⑩治雀目:真正蛤粉,炒黄色为细末,上油蜡就热和为丸,如皂子,纳于猪腰子中,麻缠蒸热食之,可配米粥(《儒门事亲》)。

【各家论述】①王好古:"蛤粉乃肾经血分之药,故主湿嗽、肾滑之疾。"②《本草衍义补遗》:"蛤粉治痰气,能降、能消,能软、能燥。"③《纲目》:"(蛤喇粉)寒制火而咸润下,故能降焉;寒散热而咸走血,故能消焉;坚者腝之以咸,取其属水而性润也;湿者燥之以渗,取其经火化而利小便也。"④《本草经疏》:"蛤粉味咸气寒无毒。为诸痰之要药。盖痰未有不由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咸能软坚润下,得之则火自降,痰结自消矣。"

——摘录《中药大辞典》

 IMG_20240920_183006.jpg

《中华本草》:蛤蜊粉

【拼音注音】Gé Lí Fěn

【别名】蛤粉、海蛤粉。

【英文名】powdered shell of clam

【出处】出自《本草汇编》;《纲目》:海蛤粉者,海中诸蛤之粉,以别江湖之蛤粉、蚌粉也。近世独取蛤蜊粉入药,然货者亦多众蛤也。大抵海中蚌蛤蚶蛎,性味咸寒,不甚相远,功能软散,小异大同,非若江湖蚌蛤,无咸水浸渍,但能清热利湿而已。

【来源】药材基源:为蛤蜊科动物四角蛤蜊的贝壳,经加工制成的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ctra veneriformis Reeve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活于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泥沙滩中。栖埋深度50-100mm ,喜栖息于近河口沿海。北方生殖季节在4-6月。

【资源分布】我国沿海均有分布。

【原形态】四角蛤蜊,贝壳略呈四角形,质坚,壳长36-48mm,壳高34-46mm,壳宽28-37mm,壳顶突出,略向前屈,并向内卷,位于背缘中央略靠前方。小月面及楯面心形。壳面中部膨胀,并向前后及近腹缘急遽收缩,壳顶白色,幼小个体通常淡紫色,近腹缘为黄褐色,腹面边缘常有一条狭黑边。生长线略粗,形成凹凸不平的同心环纹。壳内面白色,略具光泽。外韧带小,淡黄色膜状;内韧带发达,呈三角形,黄褐色。铰合部狭长,左壳具1枚分叉主齿,右壳有2枚主齿排列成八字形。两壳前后侧齿均呈片状,左壳单片,右壳为双片。前闭壳肌痕略小,卵圆形;后闭壳肌痕稍大,近圆形。外套窦不甚深,末端钝圆。外套膜边缘双层,内缘有分枝的小触手。小管黄白色,末端具触手。足部发达,呈斧状。

【炮制】取蛤蜊壳入炭火中烧煅后研成细粉。吴球:凡用蛤粉,取紫口蛤蜊壳,炭火煅成,以熟栝楼连子同捣,和成团,风干用,最妙。

【归经】肺;肾;肝经。

【性味】味咸;性寒。

【注意】脾胃虚寒者慎用。

【功能主治】清热;化痰利湿;软坚。主胃痛;痰饮喘咳;水气浮肿;小便不通;遗精;白浊;崩中;带下;痈肿;瘿瘤;烫伤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0-100g;或入丸、散,3-10g。外用:适量,调敷。

【复方】①治痰火喘嗽: 蛤蜊壳洗净,放炭火上烧焙,去火毒,为末,磁器收贮,遇痰火症,取一两,分为三服,少吃晚饭,先用面糊调,捏丸如黄豆大,少用滚水,将丸药二、三口吞下,旋丸旋吞,不可放干。 (《经验广集》蛤蜊散)②治气虚水肿浮胀: 大蒜研烂,以蛤粉和,无分两,可丸即止,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白汤下。 (《百一选方》)③治小便不通: 蛤粉半两,麻根半两。捣细罗为散,每于空心,以新汲水调下二钱。(《圣惠方》) ④治虚热遗精: 黄柏(炒)、知母、蛤粉各一斤。青黛(飞)为衣,粥丸服。 (《医学六要》)⑤治胃气痛: 瓦楞子十个,蛤蜊壳十个。二味火煅,共为细末,姜汤送下。(《梅氏验方新编》)⑥治心脾疼: 真蛤粉一钱(炒),桂(去皮)一钱,干姜(炮)二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米饮调下。 (《百一选方》)⑦治汤火伤: 蛤蜊壳烧研为末,油调涂之。(《养生必用方》)⑧治吹奶: 蛤粉三分,槐花三分,麝香一分(细研)。 捣细罗为散,不计时候,以热酒调下一钱。 (《圣惠方》)⑨治肺痈: 蛤蜊,童便煅研,甘桔汤日进三服。 (《本经逢原》)⑩治雀目: 真正蛤粉, 炒黄色为细末,上油蜡就热和为丸,如皂子,纳于猪腰子中,麻缠蒸熟食之,可配米粥。 (《儒门事亲》)

【各家论述】1. 王好古:蛤粉乃肾经血分之药,故主湿嗽、肾滑之疾。2.《本草衍义补遗》:蛤粉治痰气,能降、能消、能软、能燥。3.《纲目》:(蛤蜊粉)寒制火而咸润下,故能降焉;寒散热而咸走血,故能消焉;坚者之以咸,取其属水而性润也;湿者燥之以渗,取其经火化而利小便也。4.《本草经疏》:蛤粉味咸气寒无毒,为诸痰之要药。盖痰未有不由火气上炎煎熬津液而成,咸能软坚润下,得之则火自降,痰结自消矣。5. 朱震亨:治热痰、湿痰、老痰、顽痰,疝气,白浊,带下。同香附末,姜汁调服,主心痛。6.《纲目》:清热利湿,化痰饮,定喘嗽.止呕逆,消浮肿,利小便,止遗精白浊,心脾疼痛,化积块,解结气,消瘿核,散肿毒,治妇人血病。油调涂汤、火伤。7.《本草备要》:与牡蛎同功。8.《本经逢原》:清肺热,滋肾燥,降痰清火,止咳定喘,消坚癖,散瘿瘤。9.《本草再新》:除烦止渴,利大小便。

——摘录 《中华本草》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37607-1457793.html

上一篇:大叶相思有药用价值吗?
收藏 IP: 120.230.19.*| 热度|

16 郑永军 刘进平 宁利中 张学文 刁承泰 朱晓刚 高宏 王从彦 王涛 孙颉 何青 杨正瓴 刘秀梅 周忠浩 钟炳 王安良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1-1 10: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