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于公司而言,设计团队人来人往司空见惯,几个平行团队相互竞争也是家常便饭,虽然年年都有新品发布,但是名字不变并不等于作者相同。
对于用户而言,面对的是终端产品,只有使用的份儿,对于这个产品的来龙去脉是无从得知的,使用仅仅是蜻蜓点水,用个皮毛,显然只要是公司发布的产品就能够满足;如果深入使用,通过客户体验就可能推断出公司的变化。
有一个用来搭建基础环境的软件从v3就开始用了,公司不断升级,随之而来的是功能和性能的不断提升,当然也多了一些“不明觉厉”的东西,与此同时,软件体积也急速膨胀,一度超过1G大关。不管如何,v7应该是一个顶峰。从v8开始,这个软件的行为就变得非常奇怪,但是从更大群体的反馈来看,表示赞许常见,表达疑惑鲜见——貌似这些问题只有我遇到了,但是我认为这绝对是不可能的。v9是v8的延续,那些奇怪的情况继续存在,经过更多测试之后让我一度产生了“个人使用习惯导致了这些奇怪情况发生”的幻觉,甚至绝望,期间测试并准备转向其它同类软件,并就此放弃这个软件。另一方面,各种宣称都充分表达了v8、v9具有革命性的提升,但是我始终不得要领,也从未体验到升级之后的欣喜……
而后v10出现了,还是决定测试一下,测试结果峰回路转:又得到和v7时代相同的使用体验,v10体积与v7相差无几,从目前来看v10是v7之后的第二座顶峰;应该说,我对v8、v9这两个版本的判断和感受是完全正确的……
产品包括外在的形和内在的神两个部分,形似不等于神不变。产品的灵魂在于作者的精神世界,当一波人退出另一波人接手之后,用户的体验就会发生变化,换句话说,总会有变化——正如没有gates的windows与没有jobs的apple一样——这种变化并没有明确的指向,比如v3到v7的个人感受是正面的,v8和v9的感受是负面的,v10的感受是正面的。
v10又带来了新的功能,在原来的基础上可说是焕然一新。回顾v8、v9这两个版本究竟起了什么作用?云里雾里的推介,要么是新功能开发不成熟,说不清楚的时候就只能往糊涂里说;要么就是原来的团队要做长时间的研发,由另外一个团队来做一些李鬼填补空窗期,以免市场流失,毕竟升级是免费的,对于新功能的好奇能够留住用户的心——只要能够实现不明觉厉的效果就足够了。
不管其中的细节如何,原来那个团队的灵魂回归了,从v10中又找到了熟悉的味道。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12-22 01:0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