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pusuowdp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pusuowdp 我的自由天地,科普,评论,社会资本,新媒体,不一而足,势要弄出点小浪花。

博文

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研究

已有 3504 次阅读 2011-10-13 11:32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新媒体

一.              新媒体概述

新媒体(New media)的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CBS)技术研究所所长戈尔德马克(P.Goldmark)率先提出的。对什么是新媒体,人们的理解并不一致。对此,清华大学教授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相对而言。从媒体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当中,新媒体是伴随着媒体发生和发展在不断变化的。广播相对报纸是新媒体,电视相对广播是新媒体,网络相对电视是新媒体。互联网络的盛行,使网络媒介成为继报纸、广播、电视媒体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在一段时期内,网络媒体成了新媒体的代名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变迁,具有越来越多传播方式和内容形态的媒体形式不断涌现,如数字电视、车载电视、楼宇电梯广告、手机短信、手机电视等。

而本文则倾向于认为所谓新媒体,是对传统媒体而言的一个相对概念,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它是基于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数字广播等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数字广播电视网和卫星等渠道,以电脑、电视、手机等设备为终端的媒体形态。它具有能够实现个性化、互动化、细分化的传播,具有互动性、主动性、个性化等特征。而处于以小见大的目的,本文侧重于研究手机终端等移动新媒体的科学传播问题。

二.               新媒体科学传播的特点

有学者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边界等。新媒体可以同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概括起来,新媒体有以下特点:

第一,新媒体强调交互性与即时性。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的这种交互与即时是常态的,在这种情况下,受众的提法就显得不十分恰当,因为每个人都是网众,每个人都有主动性,也都是传播者;第二,新媒体具有海量性和共享性。云计算的出现,进一步增强了新媒体所承载的信息量,而海量的信息也同时被众多的终端用户所共享;第三,多媒体与超文本也是新媒体的一个特点。新媒体兼容了文字、图表(片)、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传播手段保存信息、表现信息、发送信息,它突破了传统媒体单一的传播模式,使得当代的传播手段变得丰富和深刻。最后,新媒体也使得人们更加个性化和社群化。就想麦克卢汉所说的“媒介即讯息”,每个人在新媒体终端上充分表达着自我,同时也呈现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特点。

三.              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途径

科学传播活动都是借助于一定的媒介进行,媒介技术越先进,科技知识的传播范围就越广,传播速度就越快,因此,新媒体的应用不仅是技术工具的革新,还可能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科技传播方式,成为科技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并成为未来信息传播与交流主要载体的潮流下,科学技术普及应如何利用这一发展趋势和有利条件,开发更加吸引公众的科技传播内容和形式,拓展传播渠道、增强传播效果、激发公众关心科学、热爱科学,甚至从事科学的兴趣,最终达到提高国民科学素质的目的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议题。

本文认为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途径应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形式上来说,新媒体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个角落,同时新媒体的便携性,易接触性也使得它们在开展科学传播的时候有着天然的优势。因而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应该创新传播形式,突破以往的传授观念,结合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图文并茂地开展科学传播。

第二,从内容上来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快消品的时代,也是速成的社会,很难期望人们有更多的时间阅读和学习,因而更多的人倾向于利用闲暇时间给自己充电,获取知识,虽然大部头的著作还有很大的市场占有率,但是碎片化的内容也方兴未艾。因而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内容应该是碎片化的,集成的,网格的。但是碎片化并不是把传统媒体中的内容照搬过来,而是需要进行深入的加工和再创造,这样才能保证被碎片化的内容有更大的知识量。

第三,从更新速度上来说,在当代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数之不尽的新闻和热点话题。而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也要求内容的更新速度要加快,要紧跟热点和焦点议题。广大公众在面临焦虑,紧张和其他危急情况下是最需要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指导的,这可以从汶川地震以及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中看出来,而这个时候也正是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最佳时机。因而如何保证内容的持续更新是主要问题。

四.              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

目前,新媒体的议题备受社会关注,而在科学传播领域,如何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化和拓展。就目前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的情况来看,仍有一些值得改正的问题。

新媒体终端并没有充分地利用起来,就像大家所诟病的那样很多新媒体传播终端只不过成为了流动的广告播放器,这一点在公交电视、楼宇电视等电视终端上最甚,一遍一遍地重复着同一个广告。虽然有些地方也在尝试利用移动电视开展科学传播活动和宣传,比如上海地铁电视中有一栏名为《科普百问》的节目,向公众普及一些日常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在比如于20115月在北京丰台科技园启动的利用移动电视开展的“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公交” 科学传播活动,但是其分量仍显不足。这既有科学传播本身的问题,也有市场机制的问题。

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应该是内容要跟得上,保证有充足的内容和体量。并且把时下流行的因素融入到新媒体中去,这样才可以吸引更多的受众,覆盖面也会更广。智能手机这种新媒体的最广大用户是青少年一代,而我们发现他们很少利用手机获取科学知识,而是玩游戏或者看视频,关注娱乐。浏览一下可供下载的电子书,我们不难发现占据重要位置的依然不是科普图书,而是玄幻、魔幻、穿越等题材的小说,科普图书只在生活百科和社会科学等栏目内才能找到。因而科学传播内容的匮乏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这既有产业的问题,也有相关政策扶持力度的问题。

五.对策和建议

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而针对当前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觉得以后的研究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我们应该细分以下受众群体。在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公众获取科学知识的途径日益多元。不同的群体有不同渠道。因而我们应该有更个性化的服务和模式,针对不同的群体提供不同的科普内容。

第二,科学传播人才的培养是更加迫切的问题。当代的科学传播人才需要具备文理兼备的学科背景和广阔的事业。而从目前来看,我们对科普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的缺口需要填补。因而培养更层次的科学传播人才需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来把握。

第三.科学传播内容的扩充与完善。利用新媒体开展科学传播需要有多样化的科普内容,而这些内容应该是碎片化的,集成的。因而我们需要在内容的研发上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具备了丰富的内容储备,我们才能应对各种情景的科学传播。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8002-496299.html

上一篇:探讨一下企业科协
下一篇:有关官员担任学术组织头衔的思考
收藏 IP: 210.14.120.*| 热度|

2 许培扬 刘立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02: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