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engs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zengshou

博文

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的培养

已有 3571 次阅读 2010-4-12 10:06 |个人分类:未分类|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科技创新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时代到来、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我国已经以法律的形式赋予高等教育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使命。高校是这一艰巨任务的主要执行者和承担者,也就是要培养适应新世纪发展要求的具有开拓和创新精神的人才,从而使其具备必要的和急需的社会竞争力。笔者认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是使其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从近几年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的情况来看,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对大学生的培养和科技创新素质的形成尤为重要,学校和指导老师应在这三个方面做大量工作。

一、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我们常说发现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还要重要,因此能否发现问题,是创新素养最

重要的一个环节,同时也是科技创新需要首先解决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的解决主要依赖于批判性思维是否具备。科学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辩证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其中批判性思维是对自己或别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提出质疑、弄清情况和作出分析的过程。在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尤为重要。有了这种思维品质,就会对别人认为司空见惯了的问题进行科学性分析和评价,作出理性判断;有了这种思维品质才会不断发现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动力和努力的方向。

二、  培养学生的专业个性

专业个性是科技创新的必要条件。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像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堪称“全才”式的人物不可能再现。众所周知,即使过去很多出类拔萃的大家也不一定能够面面俱到。尽管我国在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问题上做了相当多的努力,但由于高考改革的缓慢,这一转变并没有多少进展,致使很多在某一方面有显著特长的学生不能进入大学,失去了专业教育的机会;对于有幸进入大学的学生,也由于高校教学资源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并不能为学生提供出更多的选课机会和实验室开放时间,这样一来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专业个性培养并未能提供出理想的条件。在这种情形下如何对学生的专业个性进行培养,变得非常迫切。笔者认为高校应该好好利用寒暑假培养学生的专业个性,现代教育制度设立寒暑假的初衷,就是为了避免学生工厂式批量化教育带来的“标准件”问题,因此我认为应该倡导假期期间为部分对科研感兴趣的同学提供实验室和导师,创造更多发展专业个性的条件。

三、  尽早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研究一般性方法。

科学素质是指人们在获得和应用科学知识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内在品质,它的核心是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因此让学生在大学时期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性方法对于科技创新尤为重要。我认为大学可以通过在低年级开设《科学研究方法》选修课,通过课程设计等环节来尽早地向学生渗透这方面的知识。大学生是已经完成了基础知识学习的群体,已进人了分专业学习的阶段,学习的知识既达到了一定广度,也达到了一定的深度。这时的大学生,既要接受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又要学会创新的技能;既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又有强烈的创新冲动,因此是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尤其是创新方法和技能培养的大好时机。我们的高校要抓住这样一个大好时机,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教育。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5960-311183.html

上一篇:大学生就业难是扩招的罪过吗
下一篇:怎么卸任了才敢说真话?
收藏 IP: .*| 热度|

2 徐勇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6 04: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