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ngzengsho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zengshou

博文

我们的大学为何缺少精神

已有 3934 次阅读 2010-4-4 08:37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学精神

      国外大学可以说各具特色,各有独特的理念、精神,而国内的大学科以说,千篇一律,就是国内一流的大学,或者原来很有特色的大学,它们的理念、精神也消失殆尽。为什么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粗浅认识:

         1、国外的大学创立的开始,就是先有学说、理念继而形成精神,而我们的大学都是从先有房子、桌椅板凳开始。

         2、大学校长大部分不是教育家,而是行政干部,或者是沦为行政干部,忙于应酬,应付教育部的、教育厅的、科技部门的上级来人,哪怕来个处长,也得鞍前马后侍着,甚至传出来教学评估期间大校长亲自到机场迎接评估组小秘书的趣事来,另外还有诸多会议,例如校园安全、就业、产业等等都不能让校长缺席。这样一来大学校长不可能有精力提出教育理念,更不可能实践之。

           3、教授们不够自由,一方面被物质束缚着,一方面被精神束缚着。物质方面由于绝大多数教授收入并不算好,所以经常得为房子、职称等很现实的东西羁绊着,于是把为师之道一丢,转而去把学术搞得粗制滥造、甚至剽窃,最低限度也要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一分为n去发表。精神方面也经常被束缚,总担心破坏了来之不易的和谐局面,纵有几个敢想敢说的,也担心遭到下课的命运。

          4、行政部分统的太死、管的过于具体。教育行政部门可谓不顾辛劳,对学校的事情可以说都不放心,经常得来检查检查,听听汇报,动不动把校长提溜回去开个会议,其实完全可以按照教育法的要求,让大学独立办学。招生也是如此,今年的硕士复试线英语只有30几分,我觉得其实已经没有了考试的必要,由学校、导师直接招生的条件已经具备。

          

       



一流大学之路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5960-308721.html


下一篇:大学生就业难是扩招的罪过吗
收藏 IP: .*| 热度|

10 王修慧 陈苏华 陈静 聂广 李永丹 丛远新 王永林 侯振宇 pkuzeal zengfeng

发表评论 评论 (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2-5 20: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