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导师与学生的学术关系不是单向的指导与被指导关系。将导师与学生(博士生、硕士生)的学术关系分为三个层次:研究方向探索、科学方法训练、行为方圆规范。研究方向探索是导师的前瞻预判与学生的探路前行的结合;科学方法训练是导师的融会贯通与学生的专精前沿的互补;行为方圆规范是导师与学生的互勉、共建过程。
技术进步加快,社会结构变迁、创新竞争激化不仅对导师和学生(博士生、硕士生)的个体能力和学习模式提出挑战,也对导师和学生的导学关系建设提出新要求,因此,应结合创新发展的新情境、新需求,探讨导学关系优化乃至重建问题。
这里的导学关系是指导师与博士生(硕士生)之间的关系,我们将导学关系的讨论主要限定在学术关系范围内,进一步将学术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研究方向探索;二是科学方法训练;三是行为规范建设。
(一)研究方向探索:导师的基本方向研判与学生的探路前行
研究方向探索是一个研判、确定科学研究主攻方向,科学选择实现路径并不断校正、优化的过程。一般而言,导师的引领不是“指哪打哪”的刚性约束型引领,而是导师预判、锚定基本方向,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实现路径,率先探路尝试,力争打开全新研究空间的柔性、灵活、动态的引领。
在多数情况下,导师对已有研究方向或待开展的新研究方向的把握并非完全心中有数,对其实现路径未必形成现实可行的完整方案,对能否取得预期成果也没有十分的把握。这样,导师在研究方向探索上会给博士生和硕士生留有较大空间,以便更好地激发其探索的欲望和潜能。
导师对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引领不是单向的“领路”和“跟随”的关系。实际上,导师科学研究的路径依赖比学生更强;其对新事物、新现象的敏感度比博士生和硕士生要低;导师的知识老化速度比博士生和硕士生更快,其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能力不如博士生和硕士生强。博士生和硕士生对新事物的敏锐洞察、对新技术方法的领悟会对导师的研究方向探索会产生积极的提示作用。
导师的优势是对学科发展总体趋势的洞察力,对社会创新需求的深刻把握以及对各种学术资源的组织调动能力等,这些优势是博士生和硕士生所不具备的。因此,新研究方向的机会发现和现实把握在师生双向互动中实现,这其中充分发挥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探路前行作用至关重要。
(二)研究方法训练:导学优势互补与学习迭代
对于博士生和硕士生而言,方法训练是一个从低到高逐次进阶的过程,在科学方法训练的不同阶段,导学关系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首先,在技术层面要完成面向具体任务实现的方法训练,即掌握并能够熟练运用具体学科领域常用乃至前沿科学方法,并将其创造性地运用于项目研究、论文发表乃至学位论文的研究写作之中。该阶段,导师关于科学方法综合运用的实践经验与学生对新方法的学习能力的紧密结合是优化导学关系的主流。
其次,在原理层面掌握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本质和规律,从科学方法“术”的习得上升至“道”的深刻领悟,而不是出于细分学科或专门领域的狭隘眼界,固守方法的技术边界,这样才能洞察具体方法的局限和不足,理清不同科学方法之间的分工与互补,进而掌握科学方法的精髓。该阶段,导师对各种方法融会贯通式的理解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和未来成长至关重要。
再次,科学的本质是探索未知之理,技术的本质是创制未有之物。科学研究的本性决定了科学方法训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学会、掌握已有方法,还要探索未用之法,创立未定之则。创立新方法是开辟科学研究新方向,取得突破性科学成果的前提。该阶段,导师倡导创新、鼓励突破的学术理念是指导的精要。
方法训练的逐次进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反复学习迭代的过程。这种学习迭代不是导师的单向讲解与传授,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在科学方法的学习、运用乃至创新过程中,导师与博士生(硕士生)各有优势,导师的优势是能立足学科整体发展高屋建瓴,洞察各种研究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博士生(硕士生)的优势是对新方法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强,但其对科学研究方法体系底层逻辑的认知还有待提升。因此,博士生和硕士生的方法训练是一个导师与学生相互学习、反复迭代的过程。
(三)行为方圆规范:提示、表率与互勉、共建
我们处在一个动荡、变革和转型的时代,技术进步加快,社会结构巨变,价值观念重建是不争的事实。导师和学生的思维方式、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随时代变迁而更新。因此,在行为方圆规范建设方面,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单纯的规范与遵守、表率与模仿关系,而是对话、交流、互勉、共建关系。
就学术行为而言,其准则和工作界面相对清晰,社会已在学术研究领域形成价值共识乃至操作规范,导师的职责是在团队的管理中予以贯彻落实,在团队执行层面,建章立制是规范学术行为方圆的基础性工作。
在日常行为方面,导师如何规范、表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过分强调导师的楷模、示范作用也许会产生双重效应。应该承认,导师的行为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然而,导师未必或总是标准的道德楷模,其行为并不始终代表公认的价值准则。导师生活在现实之中,导师有七情六欲;导师也有焦虑和迷茫;导师有时也误判和犯错。然而,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是导师的本底和主流。因此,在学生行为方圆塑造方面,导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多地是平等对话、积极探讨、相互勉励和共同建设关系。
诸如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九九六”的工作方式等几乎是一代人的工作习惯乃至生活模式,这些习惯是否需要乃至有没有可能一成不变地传承下去,值得深思。
应在导师和学生之间会留有更大的交流探讨空间,这样有助于在两者之间形成良性的共建关系。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凤朝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2082-145073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