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容德乃大,无求品自高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angdh 谈生物、聊教育、记录生活

博文

与一位博士生交流:研究课题与导师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精选

已有 25139 次阅读 2010-1-6 19:41 |个人分类:研究生教育|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教育, 与导师相处

与一位博士生交流:与导师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王德华)

 

博友NLY问:

老师您好,看了你写的一些文章,感受还是蛮深刻的。我是一名在校博士生(博二)。有些问题想和您交流一下。

最近一段时间感觉自己状态不是很好。主要原因还是来自课题方面。我现在做的课题不是导师的专业,我自己也看了大量的文献,有自己的一些思路。当我提出一些问题时,导师总会给我提出一些我个人认为很不实际的建议,但导师又不太同意我开始做试验,一直让我利用别人的数据进行计算,但是自己的数据几乎没有。我也和导师交流过,他说可以凑几组数据试试,当时就很郁闷。甚至有时也想到退出,但是后面的事情太多,太复杂。所以只能坚持,再坚持。

祝: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回复:

NLY你好:谢谢你的问题,也很高兴与你交流。

你现在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要努力与导师在研究的课题问题上达成一致。

 

我自己非常支持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听起来耳目一新的那些想法,但是想法是要建立在自己对研究领域的文献查阅阅读理解和对研究组工作积累的了解等等基础上的,空想是不可以,随便试试也不行。实验科学是需要花钱的,每件事情都要慎重,每个实验方案都要论证,并且要反复思考和论证。科学实验是有预期的,但是到底实验最后产生什么样的结果,是无法准确预期的。当然最后的结果无非是支持自己的预测和假说、不支持预测和假说、或者含含糊糊模棱两可的结果等几种情况。所以做实验前也需要设想几个结局:获得了预期的结果,获得了相反的结果,没有任何结果等等,然后下一步该怎么做?怎么分析?怎么补充?怎么重复?这些都要进行详细周密的思考和计划。说这些,涉及到的一个相关问题就是研究经费问题。现在的科研项目都有明确的计划、目标、研究内容,所以如果超出研究项目的要求和原计划,是需要慎重的。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想法很新,很重要,再认真分析一下可行性、把握性和创新性,然后进行相关经费预算。准备好后,去跟导师讨论。用你的知识,说服导师。至于研究经费,可以与导师商量在研究项目汇报时提出调整的方案。

 

如果导师不懂怎么办?导师不是什么都懂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知识缺陷。但是导师在研究思路上、课题的整体把握上,应该还是能够提一些建设性意见的(不要再问导师提不出来怎么办)。至于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案,如果不是导师熟悉的领域,那么你自己或导师可以征求相关领域专业的导师和学者的意见,这还是可能的(当然前提是对方不会窃取你的这个好的想法)。无论怎么说,如果要花费经费的话,导师这一关是要过的。如果在学期间没有发挥出来自己的聪明才智,博后阶段或毕业到新单位后,可以找机会实现自己当时的设想。如果你的想法真的很重要的话,只要坚持,总会有机会的。

 

至于你说与导师意见不同就退出,太草率了。你当然不能随便就退出,也不能跟导师关系搞僵了,更不能感情用事。实在想不通无助的时候,可以暂时放一放,找知心的好友聊聊。记住:跟导师拍桌子骂娘闹翻一定是不会有好结局的,无论在哪个国家都是这样的。研究生与导师就是靠这种业务和职业训练关系在维系着,自己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人是需要感情交流的,人都有感情,谁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和看法,谁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只能是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才能达成一致。只有协调一致,才能工作开展顺利,也才能愉快工作。没有一个和谐愉快的工作环境和氛围,确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最后一点,无论怎样,瞎编数据、拼凑数据,甚至抄袭数据,都是违背科研伦理的,是绝对禁止的。如果导师暗示甚至提出来这么做,那你还是干脆换导师吧。研究生学习工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职业化的训练过程,只要这个目的达到了,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你的这个问题涉及到今天的一个普遍问题:如何与导师相处?我想没有一点道理都不讲的导师,与导师相处也是需要艺术的。什么艺术?两个字:真诚!以诚相待,互相信任,这是和谐共处的基本原则和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祝你有个好心情,能够与导师达成一致。

(王德华 2010.01.05

艾云灿老师的补充非常好,请参考:

1、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沟通艺术,有时也需要策略。基本准则是COMMON SENSE。依靠家庭教育早期奠定的基础。通常大家族的后代在这方面都有优势。

2、学生与导师之间的交往,需要真诚。绝对不需要策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谈论问题的根本准则是SCIENCE AND COMMON SENSE。那些系统科班训练一路走上来的师生之间,就不会有太大歧义。那些串跑道的,则多会发生歧义。

3、做人、做学生、做导师,如果在某个学科领域内不是训练有素的科班出身者,则很可能根据朴素的理解而产生在科学上的歧义,又加上人际交流技巧的缺乏,就可能由SCIENCE SOCIAL,问题不断,纠缠不清,难以自拔。

4、怎么办?一般而言,导师不会轻易改变的,因为他们有既定任务、进度、目标、预算等等非科学的压力框架(那些XX计划学者拿着天价经费教唆学生弄着玩的人们除外);因此,就只有学生改变了,当然,你如果认为导师不能指导你,就不要报考么;你既然报考了,说明一开始你是认同这个导师的吧,后来不认同了,有可能说明你离开他们的领域太远了,是你自己一开始就没有做好功课。现在有矛盾且不可调和时,最好的途径就是或放弃或转导师或退学,重新开始。——中国体制下,考试、考试、考试.....的选拔方式,的确难免这种误打误撞的情况发生的。长远看,应该在招录方式上向国际惯例接轨才能一劳永逸。

 

 

 

 

任晓丹博友的意见:

诸位老师的发言还是不免站在导师的视角。我想站在学生的视角考虑一下这个问题,也许也能有些裨益。其实这种不一致是非常常见的,学生和导师都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其实不得不承认,导师即便再牛,对特定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的细节的掌握程度至多相当于中上等学生,否则就不需要学生做了,导师直接做就好了。所以老师的评论中认为导师不会轻易改变,所以只有学生改变,也不尽然,导师若是面面俱到,事必躬亲,还要学生做什么。既然最前沿的最细致的研究需要学生,那么就要给学生一些自由度。我的导师在这个方面做得就非常好,一直告诉我们:研究进行到一定程度,就要学生为主。当然学生要做的也不是无端的坚持自己的。

遇到这种情况,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是先按照导师的方式做,做出一些结果给他看。结果不好,通情达理的导师自然会意识到你是对的,转而支持你,当然这个时候也不要揪住导师不放,点到为止就行了;如果做出来的结果比较好,那么证明导师是对的,你就按照他的作,当然导师的意见优于学生的意见是被大家认为很平常的事情,所以也不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后果。这个是一般的策略,适用于学生对自己的idea并没有很好的把握。

其二,如果学生认为自己的idea非常好,远优于导师的意见(各位不要笑,这种情况不是没有),那么就按照你的意见做,将做出来的结果给导师看。注意,采取这种策略的要义在于你必须能得到非常好的令导师惊讶的结果,并且要相当注意show结果的方式,要让大家看到你的结果眼前一亮,否则不要轻易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我都用过,效果都还可以。我国外的导师更加有意思,他想出一个idea和我不一样,我就去把他的idea算出来,如果结果很不好,他居然会说,这是谁想起来的idea啊?一看就不行嘛……这个时候不要穷追猛打,心照不宣就好了。

总之,请学生们不要同导师空对空的争辩,要做出结果去给他们看。请导师们给学生证明自己的机会,也许导师95%的时候是对的,但是突破性进展更有可能蕴含在那5%之中。

说到这里还要感谢一下自己的导师,再次感觉到自己是幸运的。

 

老师回复晓丹博友:

老师把俺的补充意见贴在了主帖中,也就表示了赞成俺的观点。看来,老师们的主要立场是一致的。这就是COMMON SENSE。导师有导师的COMMON SENSE,学生有学生的COMMON SENSE。学生要服从导师的COMMON SENSE,是维系指导教师责任的关键。

2、其实,俺的重点词是学生认为导师不懂他的选题——不是导师的错,而是学生的错。为什么呢?——以俺为例,至今还没有出现过任何顶级聪明又顶级倔强的学生弄个题目,是俺不懂的,以至于难以指导他的。

3、如果,实在有其他老师那里,其他学生真的发生了错位,学生的东西的确让导师不懂,导师的确不能指导他,就算是有这种万分之一的情况发生,那么怎么办呢?——俺建议:学生自己放弃走人,另外到能指导你的地方去——俺坚信一个学生还没有伟大到在地球上找不到有资格来指导他的导师吧。

4、所以,以一个有着完整的做学生、做导师经历的人,俺提醒学生:学生不要盲目报考,走弯路是自己报考前对导师领域不了解的结果。这也是目前中国体制下的怪现象,是有普遍性的,因此才是俺愿意提供看法的基础。:)

 



导师与学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57-284798.html

上一篇:以色列之行(四):那流着血的手与职业精神
下一篇:从“山东也有好人”聊聊地域文化的影响
收藏 IP: .*| 热度|

21 任晓丹 王晓明 王进 艾云灿 向峥嵘 马昌凤 曹聪 戴小华 刘立 陈伟 唐常杰 左正伟 蒋华平 王小萍 张雪梅 ddengjian GreenBean pkuzeal xchen wenwenangel todayflying

发表评论 评论 (2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6:2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