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九月份学校评估,以及之前准备评估材料(各种奇怪的电子化材料),导致有些文章的修改就被推迟了。这个十一,一直在修改文章,终于在截止日前弄完了,这几天累死了。但是,我估么科学网的各位老师们应该感觉不到我一直在忙碌,因为我似乎一直都在写博客,感觉起来应该不忙。
今年忙活了很多事情,有些超乎我的预料。
这几天也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出来结果的时候。时间过得太快了,尤其是像我这样天天都在忙着写文章的,思考问题的,看书的,就更快。去年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就好像是前几天出现的事情,结果今年的就很快出来了。
结果是预料之中的。科学进步的阿基米德之点,总是超乎预料的。总共有9位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其中6人是美国科学家,1人是澳大利亚科学家,然后让我们不喜欢的事情又发生了,2人是日本科学家。这里边诺贝尔物理学奖方面,其实日本科学家也做出了关键的贡献,只是这次没有授奖。
预料之中的是,中国科学家没有获奖,这是很正常的。生物和化学我知道的不多,但是在物理学领域,我还真不知道本土的哪一位科学家做出来诺贝尔将级别的研究,并且有希望获奖的。科学网的张志东老师,的确是做出了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但是不可能获奖。他这个研究太难了,而且很数学,现在还处于被理解的状态,不太可能被授予诺贝尔奖。
实际上,全球的物理学家中,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也已经不多了。所以好消息是,诺贝尔物理学奖有可能会降低评奖要求。
按照我的预测(根据当前的科研投入),未来十年,中国本土可能有一两个科学家获得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然后未来25年,中国应该出现15到30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得者。如果低于15人,甚至更少,那么这就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了。
科学研究不是量大管饱,也不是放空炮,而是要脚踏实地,在科学的边缘地带努力前行。如果只是一味的做一些低水平的重复研究,或者是就近研究,那么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就只能一直是水中之月了。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505213.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