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很多人有疑惑,为什么不把大学就变成一个大学生学习的地方,然后在弄一批人专门待在一个研究机构来研究大学问呢?也就是说,大学和中小学的根本区别究竟在哪里呢?
这里边的关键,就是大学生的年纪,从18岁到22岁,正是大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能力开始确立的关键时期。很多人不太了解这个年纪的学生,所以无法理解大学存在的价值。
大学生毕业之后,就要开始独立的生活,有能力养活自己,并且开始自己的人生追求。而大学,就是让学生明白这些道理。如果大学只是做到了管理学生的课堂、吃饭和睡觉,那么毫无疑问这是极其错误的。
大学生是成年人。
这和大学问有什么关系?
关系就是根本性的。一个人会不会追求大学问,大学是最关键的时期。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是研究生的硕士和博士时间,这是非常错误的。由于我和学生接触的较多,所以我能够理解学生在大学的四年,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变化。特别是对自己的未来,以及人生的意义方面,开始产生自己的倾向和追求。
在我身边的学生,都会开始考研读博,因为他们熏陶了一种追求大学问的志向。虽然大学问是几乎追求不到的,但是这种追求也会让人生更有意义。
如果大学和一个高中没有任何区别,那么大学教育和把学生关进监狱就没有区别,人生的一切就都没有了。这个大学生,也几乎就废了。
大学教育,就是在大学生的身上开启一个神奇的动力装置,让他们追去人生的价值。
而大学老师的对追求大学问的态度,是最能让学生开启这种认知的因素。
这世上能做出大学问的人是非常稀少的。但是什么是大学问,前人的大学问我们其实是知道很多的。我们如果学习这些大学问,自己也追求大学问,自然就会渲染大学生。我对大学教师培训的不喜欢,主要就是这些培训说的东西几乎都不是大学问。
所以,大学是孕育大学问的地方。只有大学老师,才会传承大学问。只有大学老师,才会追求大学问。只有大学老师,才会让学生开始意识到大学问的存在,追求大学问是人生之中最有意义的事情。
即使追求不到,也会让自己的人生拥有意义。
如果大学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大学问就会消失。大学老师不会传承大学问,也不会追求大学问,学生也不会意识到大学问的存在。教育,实际上就失去了意义。大学,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只剩下了一个空壳。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486185.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