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学中学化的问题也在网上开始广泛讨论,这说明了一个事情,就是中国大学陷入了失能的状态。作为一个大学老师,我们的切身感受,自然更是明显。
大学的存在基础,是他的“大”,而不是“学”。如果坚持学在第一位,那么小学也是学,中学也是学,就根本做不出区分。自从评估和认证广泛开展以后,虽然遭到了很多批评,但是也已经坚持到了现在。结合中小学的应试教育,终于导致了大学中学化。这可能也是一些人想看到的吧。
评估认证,能推动“大”,能让大学老师更好的做大学问么?答案很简单,是不能。这也是许多批评者批评的关键所在,因为这些操作只是推动了大学的“学”,而失去了“大”。但是这个批评让很多人无法理解,认为推动大学的教学质量,不就一定要评估和认证么?
但是这样,就一定会失去大学的存在基础。如果大学老师不去做大学问,难道让普通老百姓做大学问么?如果大学失去了他存在的基本功能,问题是难以想象的。如果这个世界上,不再有人安心做大学问,这个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有人说,不是有很多人发表文章么?问题是,这里边有多少是大学问呢?
我最近的痛苦和失落都在于此。
大学的“学”的好坏的关键,是大学老师的“大”是不是做的更好。如果大学老师的“大”没有,仅仅是招的人多,仅仅是招的是大学生,那么大学就已经不是大学了。那么大学就只能是中学,甚至小学,甚至是幼儿园。
大学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
我们批评中小学的应试教育,但是我们不会说中小学消失了。应试教育虽然极端,但是完成了中小的基本功能,只是这样培育出来的学生可能有各种问题。但是该学的也学了,该做的也做了。
但是大学从来都不是这样的,因为大学要做大学问,而不仅仅是教大学生。大学生的好坏,不是像中小学的学生那样是教出来的。而是通过大学老师的大学问,熏陶出来的。历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西南联大。大学生只有在大学老师的大学问的熏陶下,才会出现实质性的转变,成为做大学问的人。
当然,我说这话,一些人已经根本就听不懂了。特别是一些教育专家,无法理解大学问,因为自己就没有大学问。
如果大学失去了大学问,那么就失去了大学的基本功能。如果大学失去功能,意味着什么?大学问是这个世界最重要的,因为只有大学问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免受灭种的危机。
中国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面临危机。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王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486170.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