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3-IBM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aoqiao1980 努力揭开更多原子核的秘密

博文

一年获得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是中国作为科技强国的基本标志

已有 519 次阅读 2024-7-21 14:23 |个人分类:我思故我在|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2011年的时候,PRL上一年也没有多少中国科学研究者的名字,但是现在从新的文章往前翻,每一页都有许多中国研究者的名字,短短十几年,变化太大了。Nature和Science上,中国科学研究者的名字也是越来越多。这种变化是非常显著的,也是十几年前根本预料不到的。中国科研已经成为世界科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所以可以预期,十年内,中国本土的科学研究有望拿下第二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我以前是有些怀疑中国科学研究者的水平了,因为我认为走的路不对,和科学史不一样。但是从当下的情况来看,只要坚持接触最前沿的研究方向,开创新的研究领域,就有希望做出许多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级别的研究。科学的进步不是必然的,而是偶然的,可能并没有固定的发展模式,也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

   做出诺贝尔奖级别的研究是需要运气的,这个也是我反复说的。是需要天才的,这个我也是反复说的。是需要一些傻子持之以恒的研究的,这个我也是我反复说的。但是长期的投入,持续的研究,运气自然就会更多,进入的天才也会越来越多,傻乎乎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科学也自然会更多。关键是这个运气。运气的获得,是长久发力的结果。我们不清楚在哪里会做出重大发现,会推翻现有的结论。但是持续的做研究,自然会越做越深,越做越广,自然就会遇到预料之外的结果。

    这个思路确实是这样的。只要持久的发力,学术评价的标准自然也会越来越高。坚持高的学术原则,自然就会有更多意外发现。等2035年以后,特别是到2045年之后,一年一个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应该是水到渠成的结果。除非当下的中国科研,存在难以想象的造假。

    看看一百年前的美国,其实也是这个过程。到了1950年,美国就成为了世界的科学中心。

    当前的情况看来,虽然在学术评价上走了一些弯路,现在也不是太对,但是大量的持续投入,总会有一些意外的重大发现的。关键的不是去寻找意外的发现,而是长期的持续的投入,就一定会有意外的发现。这一点我还是相信的。

    所以从今年,我们就可以不断关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十年内出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概率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然后会越来越多,再过了四分之一个世纪,中国自然会成为世界科学中心之一。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701-1443141.html

上一篇:Cd疑难、SU3-IBM和原子核中的色禁闭(4)
收藏 IP: 111.25.142.*| 热度|

13 张忆文 王从彦 刘进平 周健 宁利中 杨正瓴 褚海亮 陆仲绩 檀成龙 郑永军 曾杰 高宏 崔锦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7-22 03:1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