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安年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黄安年 我的博客宗旨:学术为公、资源共享、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博文

关于《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博士学位论文的评语(1995年

已有 4850 次阅读 2010-10-9 08:37 |个人分类:教育改革思考(07-11)|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博士学位论文, 评语, 晚清中国现代化, 美国传教士

关于《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博士学位论文的评语(1995年)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10109日发布

 

(按:这里发布的是笔者为杨生茂先生指导的博士学位候选人王立新君所写博士学位论文《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的评语。该学位论文通过后, 王立新博士在此基础上修改为《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研究》一书,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在1997年出版。)

 

 

王立新同志的博士论文《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现代化》, 以美国和中国学者提供的十分丰富的材料(据我粗略统计论文引用英文专门论著就有103, 中文论著180, 万国公报等报刊未计在内), 论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 较为实事求是地对美国近代基督新教传教士的在华社会文化和教育活动进行了较全面系统、深入并富有创见的历史考察和研究。在一定意义上是填补空和创见的博士论文。

 

    该论文的选题不仅在国内美国史和中国近代史领域涉猎很少, 而且在美国的历史学界也较支离破碎, 尤为重要的是文章把美国传教士的活动与晚清的中国现代化联系起来考察,从而赋予于新的审视角度。论文根据掌握的较丰富材料详尽地介绍和评述了美国的海外传教运动和在华传教活动, 美国传教士的中西文化比较和会通, 美国传教士对近代中国教育变革的多方面影响, 美国传教士与晚清中国的草期革新派、洋务派、变法派等各派世界观和政治思想活动影响。这些评述有理有据, 结构严谨, 观点鲜明, 富有说服力。正如作者所说“大量的资料特别是散布在国内的中文第一手资料还没有人利用过”(1),而本论文引用了大量的中文资料涉及社会生活底层的原始资料, 从而为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社会的多方面影响提供了新的论据, 并实现了作者弥补不足的意图。论文中的不少论点富有新意, 如“对于中国来说,现代性的'挑战并非源于中国社会内部而是来源于西方,是一种‘外发的压力’,现代化运动是在西方侵略之下被迫兴起的”(2)。文章运用两分法考察了美国传教士在对晚清中国现代化所起的双重作用和影响, 并且着重评述了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现代化三个方面的后一方面, 论文正确地指出美国传教士对晚清中国现代化模式设计的误导, 并得出了中国的现代化只能由先进的中国人经过自主的选择, 经过几代人的尝试和不懈的努力才能实现的科学结论。我们可以从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 一声枪响, 伴随传教士活动传来了西化模式, 一声炮响, 伴随苏联的活动传来了苏化模式,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借鉴了西化和苏化的经验和教训, 走自己的路。

 

    总之, 这是一篇有相当学术水平和一定创见的博士论文。它对我国晚清时期的中西文化交流和冲突中的美国传教士活动及其对早期现代化的影响的研究, 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已达到博士论文水平, 建议答辩委员会授予王立新君博士学位。

 

    现代化是一个历史过程, 确切地说晚清时期是先进的中国人谋求早期工业化的发韧时期, 论文的主题实际上是论述美国传教士与晚清的西化模式和西化思潮, 论文很少涉及传教士与晚清近代企业的关系, 20世纪最初10年的活动也没有涉及;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是在经历多次正反经验教训中逐步认清的, 在一定意义上说, 没有传教士的西化活动, 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在对美国传教士影响中国早期现代化方面, 似在肯定方面要多展开一些论述; 在材料的选择上文章似乎很少引用美国知名大学和美国国会档案 (我系就存有19世纪40-60年代的553卷美国国会档案 )及美国外交档案的有关原始资料, 同时论文引用的外文图书中80年代以来的较少, 90年代以来的更少, 而近年来无论美国的博士论文或其它论著均有新的研究成果面世; 此外有些资料只宜列入附录, 有些资料精选不够, 有些材料把非美国的传教士与美国传教士混用, 在现代和近代的提法上使用不统一。希望在公开出版时能在可能条件下有所改进。当然, 这些枝节并不影响论文的质量。

    

                     黄安年    19951115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5-371257.html

上一篇:学术交流网2002-2004年发布美国史学和美国历史论著评论专题索引(
下一篇:黄绍湘著《美国早期发展史(1492-1823)》提要
收藏 IP: .*| 热度|

0

发表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9 16: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