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住新生命诞生日(1956.4.21)
黄安年文 黄安年的博客/2025年4月21日发布,第36345篇
我1936年10月出生于现江苏扬中市长旺镇老郎街的一个殷实家庭。农村殷实之家,按照当今的颜色分类非红非白, 1954年由上海复兴中学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系,69年前的今天则是我新的政治生命的诞生日,迄今已经69年了。69年前,那是一个响应号召向科学进军的时代,而今则是向着新一代高新科学技术进军的时代; 那是我上大三,才20岁, 如今已经退休27年的89岁耄耋老者了;69年来的经历如今依然历历在目,在风烛残年之际如实记叙这个进程的方方面面,是忠于历史真实和回原历史场景的需要,也是承传历史的需要,更是我身心尚健时可以而且应该做的些,但愿各方促成。
很巧,我正在撰写这篇博文之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原来大洋彼岸传来开通三方视频的呼声,于是立马中断博文,和在主卧室看电视的老伴一起,和孩子们开始美国纽约州、新加坡、北京三方视频近半小时的电话聊天。这次聊天的主角是在新加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大外孙和在北京的外婆。大外孙今年21岁,硕士毕业并已经被麻省理工学院录取为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实属不易,这次受邀来新加坡参加有关IA的国际高端学术会议并提交和宣读论文,大外孙的外婆则在1988年以中国红楼梦代表团成员的身份访问新加坡为期一周。两人大谈的新加坡的各种见闻和生活的感受。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大外孙还没满22岁,就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向高新科技进军了,后生可畏可期。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