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特聘研究员”就是“弼马温”? 精选

已有 121865 次阅读 2015-3-10 09:08 |个人分类:管点闲事|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教授, 特聘研究员

最近几年,“特聘研究员”很蹊跷,迷惑了不少人。连老文这种长期呆在高校的两耳专闻窗外事者,对一些高校里的“特聘研究员”都一直有误解——误解的根源现在看来在于因循守旧和三天不学习跟不上新形势,直到前不久一位牛B高校的特聘研究员访问老文实验室,在跟老文闲聊时戏谑“特聘研究员”就是“弼马温”,这才彻底颠覆老文对“特聘研究员”的认识。

老文脑海里,“研究员”和“教授”级别相当,都是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区别在于革命分工有不同,后者既教且研,主要分布在大学里;前者只研不教(至少不教本科生),大多驻扎在专业科研机构里,如科学院的职称基本上是研究员系列。不管怎样,“研究员”和“教授”都要经过严格的评定程序,一旦评上,终生享有。

大学老师一般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顶礼膜拜,对“特聘”的理解难免以此为参照,是“高大上”的象征——某个群体里的“特聘”,应该是该群体中的出类拔萃者。所以,老文一直以为“特聘研究员”就是研究员中的“长江学者”,至少是所在地或所在单位的名山秀水学者。

所以老文想不通“特聘研究员”何以成了“弼马温”。该特聘研究员解释,之所以是“弼马温”,是因为“特聘研究员”就像孙悟空一样,本事再大,也没被纳入天庭体系,看似一入职就拥有最高级职称,实则不被体制内认可。老文好奇,那孙悟空得知了“弼马温”的真相后,“不觉心头火起,咬牙大怒,呼喇的一声,把公案推倒,一路打出天门,回到了花果山”,“特聘研究员”们为什么还在前赴后继向往并留恋“弼马温”呢?

特聘研究员说,选择或留恋“弼马温”,可能是两情相悦,但更多的是没办法的好办法。就高校来说,设置并大量招聘“特聘研究员”,最大的好处就像城管队伍大量安插临时工或协管员,既突破了编制受限,又扩大了科研体量,还可视情况想把你拿掉就拿掉、想把你换掉就换掉,不愁没人来,不怕你走人或当老赖。老文插一句:“城管打人”引起公愤了,“特聘”还是“防火墙”、“隔离带”,甚至是“替死鬼”?特聘研究员笑答:正是。

特聘研究员继续介绍,对个人来说,博士刚毕业或博士后刚出站,一时半会想进牛校很难,能在牛校有个高起点位置便于迅速开展工作更难,“特聘研究员”岗位像个中转站,至少给人留下了幻想,提供了平台,而且给的收入还不错。老文不解,年轻人是否“特聘研究员”不一样可迅速开展工作吗?特聘研究员提请老文只注意一点:没有个像样的高级职称,别说走出去没面子、得不到认可,你争取哪级哪类科研项目不受限呀,无论是项目的个数还是层次?他又举个例:例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了“特聘研究员”,就可申请和主持3个项目,从青年基金到重点、重大都行;如果没有这个标签,你就只能主持1项,能拿个面上基金就谢天谢地了。

是否可以理解,“特聘研究员”相当于给高学历直接插上了高职称的翅膀,让年轻人能迅速突破森严等级、重重障碍,自由自在地翱翔无边无际的学术天空,自己成长的同时,也为学校带来资源和发展。然特聘研究员感慨:孙悟空尽管翻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但尽人皆知,“弼马温”既不如猪八戒在天界的官职天篷元帅威风(八戒激怒悟空的最佳武器就是喊悟空“弼马温”),也不如沙僧在天界的官职卷帘大将响亮,所以“弼马温”更多的体现是管理者的智慧和艺术。他并透露,有些“特聘研究员”瞅准学校有助理教授空缺了,自愿放弃这种高职称、高待遇,迅速挤进体制内宁愿低就去了。

特聘研究员说,他6年前回国,当上“特聘研究员”,学校要求他今年必须作出选择了,路子有两条:要么走人,要么评上教师系列高级职称(副教授或教授)进入体制内。他说,参评副教授比较稳当,但不合算,因为如果博士毕业直接进入体制的话,原则上两年左右可当上副教授;而参评教授有风险——学校对“特聘研究员”参评教授的篱笆扎得更紧一些,除非当上了“杰青”或达到“杰青”水准,如果评不上,迎接他的是冷酷无情的非升即走。他说现在特别纠结,“万一”的话,希望有人在取经路上带上他。

(发表于《齐鲁晚报》2015415A22版:“特聘研究员”就是“弼马温”?)

 

大学里的生存之道:

[1] 升教授,拼命教远不及拼命学

[2] 评教授如买房子,出手要早要快

[3] 名教授不教书,多大的牌子也不过是一张空头支票

[4] 没有科研经费,降了!转了!走了!

[5] 大学里肯定也是不上课的老师最牛B

[6] 把学术较真者关进笼子

[7] 帅者靠脸吃饭,不帅用脑科研

[8] 校长是神仙,教授愿当狗

[9] 天天看文献怎敌天天看文件?

[10] 长沙无“龟”,人人是“鳖”

[11] 推荐一名官员到清华北大当博导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323-873333.html

上一篇:男人和女人谁比谁蠢?
下一篇:考研学物理的女生已“人满为患”
收藏 IP: 49.123.104.*| 热度|

91 李庆祥 戴德昌 杨正瓴 姬扬 郭向云 吴飞鹏 蒋新正 孟佳 武夷山 徐绍辉 喻海良 许方杰 薛宇 段洪涛 李东风 唐涛 王晓东 吕喆 徐耀 高建国 王伟 刘全生 余世锋 胡方云 张中 苏光松 陈楷翰 张云 张军鹏 于仲波 马红孺 李学宽 赵美娣 曹墨源 张卫 冯兆东 毛宁 赵继慧 段石松 蔡小宁 袁君云 林涛 刘浔江 孙东科 胡孙铃 黄永义 翟远征 蒋永华 韩泉泉 徐剑 邵鹏 唐凌峰 王江超 刘明超 黄育和 陈齐风 张文增 马萧萧 张海权 赵凤光 李建雄 韦玉程 周向进 张忆文 严运安 李森森 许宜平 邹烨 刘立 尚可可 柏延文 biofans wgq3867 rlxahz shenlu jxg912 zjzhaokeqin trybyb3929 icgwang watercold ljxm seeker99 peosim xueshan10 neilchau chenjcmicf xiaonan2010 cly85 uneyecat 心静如水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 04:1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