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开的老文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oSoliton contact me: scwen@hnu.edu.cn

博文

博士毕业后为什么写不出更多更好论文 精选

已有 17345 次阅读 2023-6-28 09:28 |个人分类:谈点正事|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十年前,某大学一位领导说,他们学校一些青年教师博士毕业三四年了,居然一篇像样的论文都写不出。

他认为,博士毕业后照说水平更高了,博士毕业三四年相当于又一个读博期,应该写出比读博期间数量更多、质量更高的论文才正常。

放眼各高校,这位领导说的反常现象并非个案。特别是,毕业后写不出比读博期间更多更好论文的现象,至今仍有普遍性。

为什么产生这种现象?

解决问题,最好的法子是找到问题的问题,找到问题的问题的问题,直到问题被精准回答为止

依此法子,回答这个问题,只需回答另外两个问题。其一,发表论文由什么因素决定?其二,博士毕业后仍缺失哪些因素?

第一个问题,晶体管发明人之一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已给出答案。

王大顺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著《给科学家的科学思维》肖克利在贝尔实验室负责管理一个研究团队时,研究过为什么一个组织的研究人员发表论文的数量有巨大差异,即有人每年发表许多论文,而有人多年零产出。

肖克利提出一个简单模型,认为一个科研人员要发表一篇论文,必须同时兼顾多个因素包括

因素1(F1),发现一个好的选题;

因素2(F2),就这一选题取得进展;

因素3(F3),找到有价值的结果;

因素4(F4),决定何时结束研究并开始整理记录结果;

因素5(F5),充分论述;

因素6(F6),从批评中获得建设性意见;

因素7(F7),决定向期刊提交论文;

因素8(F8),应刊物或审稿人要求还要对论文进行修改。

肖克利指出,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缺失或出错,论文发表就会泡汤。

这是容易理解的。例如,假设一个人一直不能发现一个好的选题(缺失F1),那么其他所有因素都不可能具备,更不用说发表论文了。这就是不少研究生一入学就追着导师要选题,如果要不到而自己又找不到的话就很快陷入迷茫、焦虑等情绪的原因。

进一步,假设一个人清除因素Fi障碍的概率是Pi,那么这个的论文发表量与清除后续每项障碍的概率成正比,即NP1P2P3P4P5P6P7P8。如果这些概率的每一项都是独立的随机变量,那么这个过程的乘性表明,某位科研人员发表的论文数量遵循对数正态分布。

由此可理解两位科研人员AB发表论文的差别来自何处

假设AB的差异在于A在解决问题(F2)、充分论述F5)以及决定何时和向何刊物投稿F7)方面比B优秀1倍在所有其他因素上的能力都相同,那么结果就是,A的产出率将是B的8倍。换言之B每发表一篇论文,A将发表8篇论文。

意味着科研人员尽管并不缺失某个(些)因素,但某个(些)因素障碍清除能力上的微小差别,可能导致论文总体产出的巨大不同。

总之,肖克利的模型,发表论文要求科研人员所有相关因素上都要足够优秀不能有短板只要有一项短板就会导致发表论文困难。

科研人员自我对照肖克利的模型,第二个问题的答案就各人自知了。

在老文看来,肖克利的模型,还为博士培养单位把博士生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作为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前提,提供了强有力的理论依据。

何为独立科研工作能力?笼统说,就是在不依赖任何他人的情况下,纯粹靠自己也能开展科研工作并取得被同行认可的创造性成果用论文衡量,就是独立发表有价值科研论文的能力。

博士生在读期间如果在发表论文必需的因素上有缺失或短板导师或其他合作者往往可以弥补,因而仍然可以发表论文。博士毕业独立工作后,缺失或短板因素如果一时无法依赖他人,那么就很难发表论文

写到这里,老文不由想起爱因斯坦在柏林当教授经历

菲利普·弗兰克著《爱因斯坦传》,当时(19131933年在德国,大学老师最荣耀的是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发表论文以取得博士学位。

为了完成这一目标,尽管学生资质平庸,缺少独立思想能力,教授们也不得不向他们提供研究课题,并激励他们一直做下去,直至完成。其实,如果老师自己做这些研究,会做得更快、更好,但为了任务,老师不得不耗费精力来指导这些资质平庸的学生,某种程度上说,这确实需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另一方面,许多教授自身也并非才华横溢。弗兰克继续写道,所以,他们将自己研究的课题分成无数个子课题,然后交于学生研究。学生们所承担的工作相对简单,研究起来也更细致,价值也得以体现。德语中的工厂一词就是这样生成的。在工厂,有价值的思想和无价值的小事看上去没有区别。……不过,老师和学生因此充满活力,他们全心全意投入研究,但却忘记了在研究中更应该关注的问题,而把博士论文和一般论文看成终结目标。

弗兰克指出,爱因斯坦对这样的研究毫无兴趣。更为重要的是,他不喜欢简单易解的研究,他更喜欢解决在调查自然现象基础理论时碰到的难题。

爱因斯坦敬佩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致力于解决问题的人;另一种是虽然自己无法解决,但能让世界知道问题的人。怀着这种对科学工作的态度,爱因斯坦没有带太多学生。他从事的研究很难,只有他自己可以胜任这么难的研究。

爱因斯坦在柏林当教授的经历和观察,相当程度也解释了为什么有些毕业后写不出更多更好论文从论文“工厂”出来的学生,尽管更容易拿到博士学位并手握大把论文,但一旦离开“工厂”,就很难独立开工并产出论文,特别是产出破解难题的论文。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2323-1393259.html

上一篇:猪八戒为什么老想散伙?
下一篇:朋友圈里哪些朋友是你的朋友?
收藏 IP: 119.39.93.*| 热度|

35 郑永军 武夷山 周忠浩 褚海亮 曾杰 汪凯 张俊鹏 李文靖 杜学领 卜令泽 张永刚 王涛 章娟 郁志勇 李长海 刘全慧 周飞 刘浔江 崔锦华 王从彦 陈中 刘立 杨正瓴 李斐 籍利平 贾玉玺 李毅伟 傅晓明 吴斌 王成玉 彭真明 谌群芳 周阿洋 胡泽春 guest09663811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8 07: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