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军
再谈不做实验可以发表论文 精选
2010-8-6 12:02
阅读:20324
标签:氢气

前几天本人写了《不作实验同样可以发表SCI论文》一文,没想到引来可以说是热烈的议论。有个别导师对我的看法是特别否定态度,当然也有很多认同的,甚至著名黄老邪有针对我的看法的升级版作实验,有创新性的解释,才是水平,该文章已经上了今天的头条,学习后让我又了一些长进。

写这个文章的初衷是因为最近与几个学生交流过程中,发现有的学生经过撰写观点类文章获得不小的收获,例如有个学生电话告诉我说,“自己对科研的认识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我觉得应该大力鼓励学生多思考,大胆提出新思路。

许多学生出现的问题是,盲目相信文献。记得20年前我在硕士课题阶段,我的课题是一种神经肽对脑创伤有损害作用。后来看文献(记得当时查文献很辛苦,先到图书馆进行光盘检索,打印文章摘要,标记有兴趣的文章,再看图书馆有没有这个杂志,如果没有要到其他图书馆去查,甚至要进行外地联查,查一次文献要经历1-2周才能完成)。发现别人有报道这个神经肽对脑缺血有保护作用,把我吓了一跳,这个物质对不同部位有不同作用,在同一个部位对类似疾病怎么有完全相反的作用。我与林老教授交流这个看法,教授说,“科学上有许多看法或者想法都有冲突的观点,甚至完全相反的观点。因此在阅读文献的时候,你不能因为自己的喜好而忽视那些不同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我们做研究就需要善于提出不同意见。”这次交谈给我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当我指导学生过程中,特别强调对文献的批判,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在本人指导学生科研的过程中,还经常发现学生有眼高手低的问题,特别是刚本科毕业应届读硕士的学生,最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出现这样问题的原因很多,大部分情况是因为对课题背景了解不够全面,提出的许多思路不可行,或提出一些没有必要开展研究的思路。也就是说,学生提出可行性思路的能力往往非常差。实际上本人过去就曾经出现这样的问题,因此深有体会。因此我昨天就说了一句话“科研工作者最大的悲哀,是辛辛苦苦做过出了实验结果,结果发现早就被人作过”。根据我的经验,多写观点类文章是锻炼学生提出好的可行性思路的一个较好办法。

关于写观点类文章,主要有两种反对意见。一是认为思路没有得到验证,不是真正的科研,是一种投机取巧行为,这样会误导学生。在杂志上发表文章的并不仅仅报告实验结果,最终目标或本质是交流思想。因为现代科学主要是实验科学,但科学或者学术交流的本质应该是思想层面的交流。有时候,有的文章实验结果很好,但观点有可能是部分甚至完全错误的。这在生物学医学方面比较多见,具体体现就是这种文章讨论的时候胡说八道。这样的文章恰好是我们批判的好材料。我们一般不是针对实验,而是针对其设计,特别是思路。

另一类反对意见是,写文章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我们不是很容易被别人抢了先。批判性阅读文献当然是很好的方式,可帮助我们提出许多新思路。但是如果我们有了许多思路,甚至很不错的思路的时候,而我们又没有条件进行实验,我们最好的办法是把想法发表出来。如果是学生,我又会说,你的想法被别人做出来,你应该高兴。没有公开想法本身是没有价值的,只有证明了想法才是有用的。如果真的别人帮你实现了目标,应该高兴,实际上这种情况并不很多。因为即使你发表了这种文章,不等于你的思路一定有多大价值。假如每年发表一篇这类文章,且有人帮助证明是错误或正确,那就真的相当了不起了。

孙根年教授又发文狠批本文:不做实验发表论文:别逞能

针对该文,本人的回答:三谈不实验可以发表论文

     部分评论

   现代科学是实验科学,最重要的特点是摆事实讲道理。你提出任何思想观点,提出的任何理论假说,总结的任何规律和定律,都必须以客观的观测事实为依据,你的证据在那里,事实根据是什么,拿出来吗,没有证据就是假的。
不做实验,发表高水平论文,再别逞能!!
在科学研究中,不做观测实验,你就缺乏事实根据,你话说的再好听,想法再美妙,怎样新颖离奇,没有观测数据,客观事实,理论根据,都是空想;不做实验,借用他人的实验结果,这个结果可靠吗,你是如何知道的,你是如何判断出来的;即使这些实验结果是真的,用人家的实验数据,不算剽窃吗,你不觉得可耻吗,就不怕人家告你吗。我不理解,为什么李小文院士还出来捧场,大概是酒喝多了

 

相关专题:做实验VS发表论文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350485.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5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1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