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军
《柳叶刀》:这些国家慢性病死亡风险已下降 精选
2025-11-12 10:08
阅读:5474

《柳叶刀》这些国家慢性病死亡风险已下降

一项报告显示,2010年以来,约150个国家的癌症和心脏病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图片3.png

限制吸烟的公共卫生政策助力降低了人们死于肺癌等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图片来源:Smith Collection/Gado/Getty  

今日发表于《柳叶刀》的一项涵盖185个国家的研究指出,2010年至2019年间,五分之四国家中,人们死于心脏病、癌症、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概率有所下降1。  

非传染性疾病(NCDs)是全球首要死因。联合国已设定目标,计划到2030年将此类疾病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一。  

这项最新研究首次对各国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的变化展开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至2019年,在80岁前死于非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女性在152个国家有所下降,男性在147个国家有所下降。  

尽管取得了这些进展,但超半数国家在2010年代的死亡率下降速度较前十年有所放缓。该研究合著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全球健康研究员马吉德·埃扎提(Majid Ezzati)表示:千年之初,我们看到死亡率显著下降,但过去十年间,即便相关政治关注度突然提升,情况也不如以往乐观。”  

2019年,在所有受调查国家中,日本女性和新加坡男性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风险最低,而阿富汗女性和斯威士兰男性的这一风险最高(见图慢性病死亡风险)。 

图片2.png 

数据集中的25个高收入国家在2010年至2019年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均有下降。其中,丹麦男女死亡率降幅最大,美国降幅最小(见图改善最显著与最不显著国家)。同一时期,中国、埃及、尼日利亚、俄罗斯和巴西的慢性病死亡人数有所减少,而印度和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非传染性疾病死亡人数则有所增加。  

澳大利亚悉尼乔治全球健康研究所的公共政策专家维罗妮卡·勒内韦(Veronica Le Nevez)表示,报告发现死亡率改善的主要推动因素包括:医疗体系中融入了更完善的治疗与预防手段、他汀类药物和降压药被广泛用于降低心脏病发作与中风风险,以及肝炎和宫颈癌疫苗的研发推广。  

图片1.png

政府对烟草和酒精的限制措施,也助力降低了与烟酒相关疾病(如肺癌、酒精使用障碍)的死亡率。  

下降速度放缓

埃扎提指出,2010年至2019年死亡率下降速度放缓,可能源于资金不足、对弱势群体帮扶针对性不强,以及公共卫生优先事项不明确。他表示,尽管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治疗及癌症筛查等经证实可降低慢性病死亡的干预措施成本低、效果好,但2010年以来,许多国家的这类措施却陷入停滞,甚至出现倒退。他补充道,许多地区政府对烟草和酒精的限制力度也已减弱。  

英国约克大学健康经济学家娜奥米·吉布斯(Naomi Gibbs)称:令人失望的是,尽管有充分证据支持且存在酒精管控政策,但多数国家的肝癌仍导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率上升。”  

美国、德国等部分高收入国家的死亡率改善幅度下降,原因是神经精神疾病(包括阿尔茨海默病、其他痴呆症及酒精使用障碍)发病率上升。勒内韦表示:“65%的国家中,阿尔茨海默病和痴呆症死亡率有所上升,在高收入国家中这一比例更是高达90%她补充道,迫切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并实施针对此类疾病的应对项目。  

勒内韦指出,该研究仅关注死亡率,但许多人会长期患有非传染性疾病,且往往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病。她表示:我们还需思考如何在患有慢性病的情况下保持良好的生活质量。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1501565.html?mobile=1

收藏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