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军
新冠疫情期间人类大脑衰老加速,无论是否感染
2025-7-23 06:18
阅读:518

对近1000人的研究表明,大脑衰老与感染状态无关,但认知能力下降则与感染相关。

 Mohammadi-Nejad, A.-R. et al. Nature Commun.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5-61033-4 (2025).图片5.png

(图片说明:彩色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在黑色背景上呈现出紫色和蓝色——新冠病毒颗粒(蓝色,人工上色)从细胞(粉色)中出芽。研究中,感染该病毒的参与者出现了思维灵活性下降的情况。图片来源:史蒂夫·格斯迈斯纳/科学图片库)

一项针对近1000人的研究显示,新冠疫情期间健康人群的大脑衰老速度比疫情开始前接受分析的人群更快¹。即使是未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其大脑衰老也出现了加速。

这种加速衰老表现为脑部扫描中观察到的结构变化,在老年人、男性参与者以及来自弱势背景的人群中最为明显。但认知测试显示,只有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参与者才出现思维敏捷度下降,这表明大脑衰老加速并不一定会导致思维和记忆能力受损。

这项研究确实凸显了疫情环境对心理和神经健康的重大影响”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研究衰老的计算生物学家马赫迪·莫克里说。莫克里补充道,目前尚不清楚与疫情相关的大脑衰老是否可逆,因为该研究仅分析了两个时间点的扫描结果。

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今日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疫情的影响

先前的研究表明,新冠病毒感染可能会加剧老年人的神经退行性病变和认知能力下降。但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诺丁汉大学的神经影像研究员阿里-礼萨·穆罕默迪-内贾德表示,很少有研究探讨疫情这段时期——一个以社会隔离、生活方式紊乱和普遍压力为特征的动荡时期——是否也会影响大脑衰老。

新冠对大脑的损害:新线索浮现

为了找到答案,穆罕默迪-内贾德及其同事分析了英国生物银行(UKBB)研究中15334名健康成年人的脑部扫描结果,这些人的平均年龄为63岁。英国生物银行是一项长期的生物医学监测计划。他们基于参与者大脑的数百个结构特征训练机器学习模型,让模型学会识别不同年龄的大脑形态。之后,研究团队就可以利用这些模型来预测一个人的“大脑年龄”。这个预测值与参与者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值就是“脑龄差距”。

随后,研究团队将脑龄模型应用于另一组996名健康的英国生物银行参与者,这些人都在至少几年内进行过两次脑部扫描。其中一些参与者在疫情前进行了一次扫描,在疫情开始后又进行了一次。而那些两次扫描都在疫情前完成的参与者则被归为对照组。研究模型估算了每位参与者在两次扫描时的脑龄。

近六个月的差距

模型预测显示,经历过疫情的人的大脑平均衰老速度比对照组快5.5个月,无论在疫情期间接受扫描的人是否感染过新冠病毒。“大脑健康不仅受疾病影响,还受我们日常环境的影响,”穆罕默迪-内贾德说。

与疫情相关的大脑衰老在老年参与者和男性中最为显著。已知男性在承受压力时比女性更容易出现神经方面的变化。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如失业者、低收入者和健康状况不佳的人,其大脑衰老速度也比其他参与者更快,这表明这些生活压力因素对大脑健康有不利影响。

形态与功能

接下来,穆罕默迪-内贾德及其同事对那些在两次扫描时都完成了认知测试的参与者进行了评估。他们发现,只有在两次扫描间隔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参与者才出现认知能力下降的迹象,例如思维灵活性降低和处理速度变慢。这表明,疫情期间大脑的生理性衰老可能尚未严重到影响心智敏锐度的程度。“有些变化不会引发症状,还有一些变化则需要很多年才会显现出任何症状,”穆罕默迪-内贾德说。

智利圣地亚哥阿道夫·伊瓦涅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奥古斯丁·伊瓦涅斯表示,尽管这些发现为疫情期间大脑衰老加速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但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来探究其中的因果关系。他补充说,未来的研究应纳入心理健康、隔离状态和生活方式等因素的数据,以阐明大脑衰老效应背后的机制,以及它在不同背景人群中的表现。

穆罕默迪-内贾德及其同事接下来的工作是揭示其中的一些机制,并探究这些影响是否会长期存在。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14948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2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