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学军
牛磺酸能促进白血病发展,还能不能喝某牛?
2025-5-16 06:39
阅读:465

牛磺酸能促进白血病发展,还能不能喝某牛?

5月15日《自然》发表一篇论文,发现牛磺酸能通过影响代谢促进白血病进展。给这一著名的抗衰老成分带来影响。可能大家最关心的是,含有牛磺酸的饮料还能不能饮用,含有牛磺酸的食品还能不能吃。根据目前的研究,一般人能吃,但急性髓性白血病要小心,根据该文章讨论中提到的情况,这类患者有不少为了减少化疗药物副作用,服用含有牛磺酸的饮料。现在看来这存在风险。但对于其他类型的癌症患者,是否也存在类似的促进基础,目前还没有研究,但并不能确定。而牛磺酸的抗衰老效应,依然有其价值和意义。普通人是否可以继续使用,现在看是需要认真对待。其实对衰老能产生作用的物质,对某些肿瘤生长可能也会有作用。这背后都和代谢调控相关。任何能产生效应的物质,都存在复杂性,有的是好事,有的是坏事。总之这个研究本身并没有否定牛磺酸的正面作用,恰好是证明这种物质的作用是确定的,但是也存在部分风险,尤其是血液病的患者。我个人看法但不是建议,可以继续,但不要过度。

该文章开放阅读:

Taurine from tumour niche drives glycolysis to promote leukaemogenesis | Nature

以下为AI对论文的解释

本文主要通过单细胞RNA测序技术揭示了骨髓微环境在白血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并发现牛磺酸 - 牛磺酸转运体(TAUT)轴是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关键依赖因素,具体内容如下:

1. 研究背景

肿瘤微环境(TME)信号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和免疫逃逸有重要调节作用,但目前缺乏将TME配体与癌细胞受体联系起来的研究。骨髓微环境在白血病进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尤其是动态变化方面。

2. 研究方法

单细胞RNA测序(scRNA - seq)

对不同阶段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AML患者的骨髓样本进行分析,确定疾病进展过程中骨髓微环境的变化。整合人类LSC RNA - seq和体内CRISPR筛选数据,识别LSC - 微环境相互作用。

细胞培养与共培养实验

使用小鼠和人类的白血病细胞系以及原代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共培养实验,研究TAUT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AUT敲除的小鼠模型,研究TAUT在白血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代谢组学、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

对白血病细胞进行代谢组学分析,研究TAUT缺失对细胞代谢的影响。进行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分析,确定TAUT下游的信号通路。

 

3. 研究结果 

骨髓微环境的动态变化

在白血病进展过程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未成熟的成骨相关后代细胞数量增加,而成熟的成骨相关细胞数量减少。动脉内皮细胞数量增加,但维持内皮细胞完整性和功能的信号丢失。识别出多个与癌症进展相关的微环境信号,如KIT、血小板反应蛋白、牛磺酸和载脂蛋白等。

TAUT在白血病中的作用

TAUT是AML的关键依赖因素:TAUT编码的牛磺酸转运体在AML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TAUT缺失可显著抑制白血病干细胞的生长和自我更新,改善生存结果。TAUT通过调节糖酵解促进白血病发生:TAUT缺失导致糖酵解相关基因表达下调,糖酵解活性降低。通过补充丙酮酸或激活mTORC1可部分恢复TAUT缺失细胞的生长。TAUT与mTOR信号通路的关联:TAUT通过促进RAG介导的mTOR激活来调节糖酵解。TAUT缺失可降低mTOR的磷酸化水平,抑制mTOR信号通路。

TAUT在体内的作用

在小鼠模型中,TAUT缺失可延迟白血病的发生,减少白血病干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并提高小鼠的生存率。在人类AML细胞中,TAUT抑制剂可与维奈克拉协同作用,抑制白血病细胞的生长。

 

4. 研究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骨髓微环境在白血病进展中的动态变化,发现TAUT轴是AML的关键依赖因素。TAUT通过调节糖酵解和mTOR信号通路促进白血病发生,为AML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以下内容为论文讨论部分: 

我们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来描绘非免疫性癌症微环境随疾病进展的动态变化,并识别推动疾病进展的独特微环境驱动信号。scRNA-seq已被有效用于表征实体瘤和白血病的免疫微环境。尽管在检测非免疫基质细胞方面存在技术限制,少数研究仍在肺癌和胰腺癌中鉴定出抗原呈递成纤维细胞和免疫抑制性内皮细胞。在辐射损伤的骨髓微环境中启动白血病时,成骨细胞数量减少。然而,白血病进展过程中肿瘤微环境(TME)的动态变化尚未明确。 我们基于时间序列scRNA-seq的TME分析发现,间充质干细胞(MSCs)及其未成熟的成骨相关祖细胞数量扩增,同时成熟成骨相关细胞减少。这种成骨谱系群体的失衡可能源于白血病进展期间MSC分化信号的下调,并可能解释使用候选成骨细胞标记物时出现的矛盾结果。我们的数据表明,小动脉内皮细胞的暂时性扩张伴随着对内皮细胞完整性和功能至关重要的信号缺失,这与AML微环境的体内成像显示的血管渗漏一致。除了群体水平的变化,我们的研究还从TME中鉴定出KIT、血栓反应蛋白、牛磺酸和载脂蛋白等对癌症进展至关重要的信号。尽管在疾病进程中检测到多种TME配体(如APOE和PVR),但表达这些配体的细胞群体会随时间变化。因此,靶向TME驱动信号的治疗方法可能比阻断TME重塑或抑制单个基质群体更有效。 与AML和bcCML的临床病理相似性一致,我们对人类AML和bcCML的CD34白血病干细胞(LSCs)的基因表达分析显示出明显的重叠。我们通过无偏方法确定LSC富集的细胞表面受体对疾病进展至关重要,鉴定出多个已知对AML关键的基因,包括CD96、CD47和蛋白激酶D2。尽管这些基因是白血病进展所必需的,但与我们在此描述的LDLR和SLC6A6不同,它们与预后不良无关(TCGA-LAML)。因此,我们的分析中鉴定的其他细胞表面受体可能在疾病进展中也具有功能作用,应进一步探索以确定新的治疗相关信号。由于我们鉴定的APOE-LDLR和牛磺酸-TAUT轴已知与衰老相关,我们的TME-LSC互作组中与癌症相关的信号可能与MDS等衰老相关疾病广泛相关,正如我们在TAUT中所见。 已知半胱氨酸合成牛磺酸发生在肝脏、肾脏、脂肪组织和胰腺。我们的数据将骨髓成骨谱系细胞鉴定为白血病微环境中牛磺酸的新来源。我们阻断成骨谱系细胞产生牛磺酸的研究证实,TME驱动的牛磺酸合成在LSC存活和自我更新中起关键作用。然而,骨髓微环境外产生的牛磺酸或β-丙氨酸也可能促进疾病进展。与此一致,我们的数据表明,牛磺酸补充剂可加速小鼠模型中髓系白血病的进展。由于牛磺酸是能量饮料的常见成分,且常作为补充剂用于减轻化疗副作用,我们的研究提示,需谨慎考虑白血病患者补充牛磺酸的益处。 从机制上讲,我们发现微环境中的牛磺酸对调节白血病细胞中mTOR驱动的糖酵解至关重要(扩展数据图12o)。我们可以通过用丙酮酸绕过糖酵解或使用GTP结合的RAGA突变体异位激活mTORC1来挽救Slc6a6缺失的LSC的生长。我们的数据显示,组成型活性Rag-GTP酶可挽救Slc6a6LSC中mTOR与溶酶体的相互作用,并挽救mTOR磷酸化,这表明白血病细胞中的牛磺酸水平可能由迄今未鉴定的传感器检测,如精氨酸和亮氨酸的传感器。我们的体内数据显示,在AML中使用基因方法靶向牛磺酸摄取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在未来研究中开发稳定有效的体内牛磺酸抑制剂可能具有重要意义。鉴于谷氨酰胺抑制剂在MDS和AML中的早期临床成功,我们的工作表明,评估牛磺酸转运抑制剂在正常和白血病细胞中的作用可能具有治疗价值。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孙学军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1174-1485910.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3
推荐人: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0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