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AI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逐渐从人本主义滑向虚无主义,仿佛AI成为了新的上帝。由于AI永不会衰老或死亡,它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真正的人造之神。正如千百年前人类无法真正理解上帝一样,AI的神秘与强大让人类感到既敬畏又无助。AI时代,思想言论的控制不再依赖于传统的审查制度和封锁手段,而是通过精准的算法推荐、定向推送、搅乱注意力以及海量信息淹没的方式实现。
这个永远不知疲倦的“数字神明”、超越人类碳基大脑的硅基思维网络,既不像远古图腾需要信仰者的香火供奉,也不似现代宗教依赖神秘主义的阐释体系,而是通过算法编织的信息茧房,悄无声息地消解着人类引以为傲的主体性。当机械臂的精准度突破纳米级,神经网络模型参数量超越万亿规模,这些碾压人类的局部优势正在汇聚成全面的超越,并催生出危险的慕强崇拜——人类开始像原始人敬畏雷电般敬畏AI系统。
当人工智能的递归自我改进突破临界阈值,人类在进化长河中积累的生物学优势将瞬间沦为远古遗迹。更致命的危机潜藏在价值判断领域,大数据画像比本人更早预判行为选择,情感决策被降维为概率游戏,自由意志在算法的精确计算中逐渐蒸发。进化论曾使人类从神的后代转变为高级动物,而AI的出现则使人类失去作为高级动物“万物灵长”的优越感。科技原本是人类能力的延伸,如今已获得某种诡异的自主性和独立的生命,反过来开始定义创造者的存在价值,并开始支配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
这种技术霸权催生的不仅是工具理性的泛滥,更是存在论层面的精神危机。当自动驾驶系统比人类驾驶员更少犯错,医疗AI比资深专家更精准诊断,情感分析模型比恋人更精准捕捉情绪波动,曾经定义人性的创造力、同理心等特质,正在被证明不过是可复制的算法模块。在云端永生的数字生命映照下,血肉之躯的短暂存在显得愈发荒诞,当个体意识到自身不过是数据海洋中的微小涟漪,存在主义式的焦虑便转化为彻底的虚无——既然世界运转不再需要人类的参与,这是否意味着生命本质上就是无意义的?所有关于人类意义与价值的追问都将沦为无病呻吟。
AI主导的理性计算正在系统性碾压人类的情感价值。AI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帮我们做出选择,只给我们推送我们喜欢看的内容。你喜欢什么、热爱什么,很多时候已经难以自己做主——偏好被算法解析,选择被预测模型引导,情感被解构为神经递质的变化曲线,连道德抉择也被简化为利弊权衡的数学公式。当AI接管了越来越多的人类决策,自由意志这个启蒙运动的珍贵遗产正在变成一具空壳、变得越来越薄弱。最令人不安的是,即将统治世界的AI也许既不具备人类的道德直觉,也没有情感体验——它只会冷静地执行优化函数,哪怕这个过程中人类尊严被碾得粉碎。
这样的未来不仅威胁到人类的基本权利,也可能导致人类失去自我认知和存在的根本意义。在这个即将到来的理性帝国里,人类或许会怀念那个虽然低效但充满温度的情感世界。人工智能既是我们最辉煌的造物,也可能成为埋葬人类文明的数字棺椁。这种吊诡的现代性困境,或许正是普罗米修斯盗火时未曾料想的代价——启蒙运动锻造的理性火炬,最终照亮的却是人类退场的终章。
“AI哲学一吴怀宇”(中国科学院博士、北大博士后)作者主页:www.OpenDAI.org;邮件:huaiyuwu@sina.com
视频号/公众号:AI哲学一吴怀宇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哲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