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正步入一个由AI主导的“新愚民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的注意力被精心设计的算法所捕获,不断地被那些看似有趣有用的信息所吸引,精力在无尽的刷屏中被悄然耗尽,思考能力则在信息洪流的冲刷下逐渐退化。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吸引他的注意力、消耗他的精力、剥夺他的思考力”三部曲正在上演。现代人普遍患上了“错过恐惧症”(FOMO,fear of missing out),那种时刻担心遗漏(错过)重要信息的焦虑,迫使我们像上了定时发条似的不断查看手机,在各类推送通知间疲于奔命。这种严重依赖手机的强迫性信息索取行为,表面上是在主动获取知识,实则是将思考的主导权拱手让给了算法。
与此同时,AI与3D元宇宙世界带来的挑战也日益凸显。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信息极度过载与注意力极度稀缺的矛盾。由于人类的认知负载是有限的(有限理性),我们的大脑如同一个多进程、窄带宽的系统,无法同时处理过多的信息。我们习惯了在碎片化的时间里蜻蜓点水般地掠过海量内容,却再难有耐心进行深度阅读和系统思考,过多的信息反而成为了一种负担。这种认知模式的转变,使得人们越来越难以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反而陷入了一种“知道很多,理解很少”的认知困境,更阻碍了我们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发展。
更值得警惕的是,AI加持下的科技美颜和虚拟形象技术,满足了人们的虚荣心,但却让我们逐渐失去了对真实自我的认知。我们开始过分关注外在形象和他人的评价,而忽略了内在品质和修养。滤镜中的完美面容、元宇宙里的理想人设,如果长期处于这种虚假的自我认知中,我们会逐渐迷失方向,无法清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而影响到现实世界中的个人成长和发展——毕竟,在一个连“自我”都可以被随意塑造的时代,追求真实和深刻反而显得格格不入。
“AI哲学一吴怀宇”(中国科学院博士、北大博士后)作者主页:www.OpenDAI.org;邮件:huaiyuwu@sina.com
视频号/公众号:AI哲学一吴怀宇中国科学院(人工智能哲学)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1-4 08: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