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明策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mc

博文

本科毕业论文与答辩的那些事

已有 4101 次阅读 2012-6-12 15:04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论文, 本科毕业

    又进入一年一度的毕业季,答辩刚结束,成绩又成为大家争议的话题,学生辛勤的汗水与委屈的泪水齐飞。这里从这几年参加答辩的情况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前阵子看到一个标题党,好像建议取消本科毕业论文和答辩。本科论文是本科生培养、控制本科生质量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特别是对于研究型大学的985高校,60%或更高比例的本科生将会升入研究生,最终约30%会选择从事教学科研或企业研发的职业,因此对其科研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本科毕业生也是学校的重要科研人力资源,特别是对于缺少博士和硕士研究生的年青教师而言。因此学校对于本科论文的重视和规范是有道理的。

我们学校的学生从10月份进入课题,到来年5月结束实验准备答辩,在将近八个月的时间里,如果真正投入,可以做些很好的工作。当然学生分好几种,最好的一类学生,是确定了保送研究生,而且是本专业或相近专业的,他们将会很快进入课题,认认真真配合老师进行实验,而且还很有主见和看法。指导这种学生,老师是幸运的,也会比较辛苦,需要随时反馈、交流和推进实验,还要抓住机会让他们大胆地探索各种设想。老师也是有压力,最大的压力就是学生的答辩成绩。学生做了很多东西,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当然希望能拿个好成绩。好成绩对老师也是重要的,至少能够树立一个榜样,后面的队伍也就更好带了。所以对于这种学生,我就会花更多的精力,特别是在答辩前的准备工作中,会投入足够多的时间,自己都会觉得很辛苦,更别说学生了。先是从论文的整理入手,把最关键的结论和论文的主要意义提炼出来,同时体现出充足的工作量和完整性;然后是帮着PPT把关,怎么去讲得更精彩,更吸引人。最终对于老师和学生,得到的收获都是最大的。要相信进入我们学校的学生,肯定没有笨的,差的这类学生,就是对毕业论文根本不在乎,本科毕业出去找工作,找的工作和专业根本没关系,老师说一点做一点的还算是好的,有些根本见不到人影,前面阶段忙着找工作,后面阶段忙着去实习。实验吧,马马虎虎,数据可靠性差,更别指望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遇到这类学生,那就自己也轻松一点对待。通常对于那种苦口婆心劝说无效的,总还得体谅一下学生,最后在保证基本工作量的前提下,论文答辩我也不用花太多时间,成绩就看他个人的造化去吧。

对本科论文工作的肯定,莫过于最终的答辩和成绩,这也就是最后总会有很多争议的原因。甚至还将影响同事关系、激发矛盾。答辩打分老师看什么?我们打分的表格列举了“完成任务、论文质量、答辩情况、外语水平、学习态度”等诸多部分,但是对每一项打分是不切实际的,老师主要从答辩过程中的15min钟描述和后面10min的答辩表现给出成绩,甚至对论文都没时间仔细去看,更不可能给出合理的外语水平、学习态度的成绩。因此我觉得打分的依据最关键在下面三个方面。

学生完成的工作量怎么样?这也体现了他的学习态度。有些学生有研究生带着做,工作量会比较大,因为有些数据是研究生一起做的。评委们从答辩中的表现也可以了解一二。另一方面,我们相信只有学生让老板满意了,老板才会给出一些数据来充实论文的工作。

学生对论文工作的掌握程度?汇报和答辩两个方面同样重要。汇报讲的是不是流畅,有没有原则性错误,答辩中对于基本知识概念是不是了解,对于实验现象规律是不是解释清晰合理等等。从这些问答也可以看出学生是不是自己做的,掌握程度如何。当然要想了解学生对论文工作的理解程度,就可能涉及对实验方案设计和细节的一些追问,把握提问的程度也很重要,最好问一些方案上的问题,而避免细节的问题。因为实验中涉及到一些经验,甚至是各个实验室的关键技术内容,学生回答不好完全抖漏出来,也有可能影响老师之间的看法。

学生论文的质量怎么样?这个问题非常重要,但是话题又非常敏感。课题的立题主要来自指导老师,思路和方案也主要是导师制定的,学生听了质疑课题意义的问题,肯定会去找老师甚至转而质疑老师,也就成为激发老师间矛盾的导火索。避免直接伤害学生,但是又能了解学生对自己工作的意义的理解程度,如何提问就需要一些技巧了。有时学生会误解了问题的意思如何,因此最好还是避免类似的刺激性问题或类似点评。另一方面,被质疑的老师也大可不必动怒,伤了同事间的感情。我的第一反应就是批评学生,你做了这么久的工作还不能回答这个问题,你如果不知道怎么不先找我问清楚。论文的质量体现在哪里?课题意义仅仅是一个方面,在前言学生应该强调清楚的,而对于本科生而言这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是在结论部分,是否解决了什么问题,得到了有科学价值的结论,结论是不是合理,是不是有足够的支持,如果有时间,学生自己是否知道安排设计哪些实验来完善这个课题。可以看到答辩中有些学生做了一大堆数据,花了很多精力和财力,最后结论就是给出做了哪些事情,没有一个有效的结论,这是很可惜的。还有甚者,最后直接指出自己课题中的问题,而没有给出结论,这当然影响评分了。

去年作为答辩秘书,就接了好几个老师的电话,说给学生的成绩不合理,甚至让我无辜成为被埋怨的对象,今年很庆幸不用再干了。虽然老师对学生应该爱护,但是应该表现在前期指导上,而不应该在最后给成绩时去帮学生来争取。事实上总的来看,相对于当今的项目、奖励评审,本科答辩的成绩是很公平的,不管学生怎么叫委屈,应该看到确实存在的差距。对于本科生而言,老师不会也不可能将个人恩怨施加到学生头上,否则就有点出离道德底线了。所以答辩的学生应该从自己角度好好反思,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再次寻找机会证明自己。而指导老师们也不要太在意别人对研究方向的质疑,学术自由就是自己想做的研究,只要不违背伦理道德,学校和其它老师都无权干涉的。因此不要因为学生可能的误解或点评老师一点点误会而动了肝火,继续做好自己的研究才是最重要的。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849-581401.html

上一篇:仓库药品称量出售与节俭
下一篇:每天锻炼半小时,健康工作三十年
收藏 IP: 202.120.44.*| 热度|

2 屈林 唐常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7 12:4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