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hlw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whlw

博文

态势感知本质上是一个主客观融合的智能过程 精选

已有 2531 次阅读 2025-5-15 12:53 |个人分类:2025|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态势感知是一个复杂的智能过程,它涉及到对环境的感知、对信息的处理和对未来的预测。它既包含客观的物理现象(如物体的位置和运动),也包含主观的感知和判断(如对危险的评估和对机会的把握),因此,态势感知的主客观性是同时存在的。可惜的是,当前,不少的态势感知系统常常被格式化成了客观形式化系统。态势感知本质上就是一个复杂的主客观融合的智能过程,它融合了客观的物理现象和主观的感知与判断。

一、客观性方面

态势感知的基础是环境中实际存在的物理现象。如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通过传感器(如雷达、摄像头)可以精确地测量物体的位置和运动轨迹。这些数据是客观存在的,不依赖于观察者的主观感受。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环境参数也是客观的,可以通过仪器进行测量。一些事件的发生,如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一个客观事件,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可以通过监控视频和传感器数据来确定。

二、主观性方面

态势感知不仅依赖于客观数据,还依赖于个体的感知和判断,如对危险的评估,即使传感器提供了关于物体位置和速度的客观数据,但对这些数据的解读和对危险的评估是主观的。不同的人可能会对相同的危险信号有不同的反应。在商业环境中,对市场趋势的感知和对机会的把握也是主观的。即使有相同的数据,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决策。个体的经验和知识背景会影响其对态势的感知,一个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可能会比新手更快地识别出潜在的飞行风险。

三、主客观性的融合

态势感知的主客观性是同时存在的,这种融合使得态势感知成为一个动态的、适应性强的过程,在现代军事和安全领域,态势感知系统通常结合了传感器数据(客观)和人工智能算法(部分主观,因为算法的设计和训练受到人类经验的影响),这些系统能够实时处理大量数据,并提供决策支持。在复杂环境中,人类的主观判断和机器的客观数据分析可以相互补充。例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车辆的传感器提供客观的环境数据,而驾驶决策系统则结合这些数据和预设的规则(部分主观)来做出决策。

态势感知在多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其主客观性的特点使得它能够适应不同的需求,军事指挥员需要通过态势感知来了解战场环境,评估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并做出战略决策。这既依赖于情报数据的客观性,也依赖于指挥员的经验和直觉。飞行员需要通过仪表数据和外部观察来感知飞行环境,评估飞行安全,并做出操作决策。这既需要客观的飞行数据,也需要飞行员的主观判断。网络安全专家需要通过日志数据和安全事件来感知网络环境,评估潜在的威胁,并采取防御措施。这既需要客观的数据分析,也需要专家的经验和直觉。总之,态势感知的主客观性是其核心特征之一,这种融合使得态势感知能够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为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人机环境系统智能.jpg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841-1485825.html

上一篇:人机环境体系的自主决策与机器系统的自主决策不同
收藏 IP: 124.64.12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5-16 11:4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