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科学院官网对刘崇乐先生的介绍如下:网址https://casad.cas.cn/ysxx2022/ygys/200906/t20090624_1809953.html,刘崇乐(1901.9.20-1969.1.6),昆虫学家。原籍福建福州,生于上海市。1926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生物学及化学专业(中国科学院官网原文,疑有误,1920年可能性大),同年获美国康乃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云南分院副院长兼昆明动物研究所所长。1955年选聘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长期从事生物学教学、生物防治、资源昆虫学和昆虫文献学研究。在昆虫学的人才培养及图书文献收藏方面都卓有建树。对我国资源昆虫特别是紫胶虫的调查、研究、利用及扩大新产区颇有贡献。中国利用天敌资源进行害虫生物防治的创始人之一。早年曾对中国胡蜂科昆虫进行研究。昆虫文献学这个词汇我第一次见,先生显然重视图书情报工作,不过据说目前的昆明动物研究所图书馆经费好像有点捉襟见肘。
图1:刘崇乐
1926年,刘崇乐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为:On Some Factors of Natural Control of the Eastern Tent Caterpillar (Malacosoma americana, Harris), with Notes on the Biology of the Host(论东部天幕毛虫(Malacosoma americana,Harris)的某些自然控制因素,以及宿主生物学注释),论文全文:刘崇乐博士论文.pdf。此文文摘收录在科睿唯安的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Global (ProQuest全球博硕论文数据库)中,数据库中此文链接为:https://www.proquest.com/docview/301737620。Google Books找到了全文,应该是源自康奈尔大学的馆藏。
刘崇乐是林则徐的后代,刘崇乐的祖母林尘谭是林则徐的长女,因此刘崇乐应该称呼林则徐为太姥爷?
刘崇乐曾任中国科学院昆明分院副院长,兼任昆明动物研究所首任所长。刘先生也是《昆虫学报》创刊总编辑(当时的叫法,相当于主编),1961年复刊后任主编。《昆虫学报》创刊号第1篇文章就是刘先生的独著。有意思的一个细节是,此时刘先生工作单位是北京农业大学(应该是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的前身),但文章首页左下角清晰地注释:本研究系在前清华大学昆虫学研究所所作。不知道现在某些到处挂名的“大科学家”看到此处作何感想。还有一个细节,有英文长摘要!
图2:《昆虫学报》创刊号封面
图3:刘崇乐是《昆虫学报》创刊号第1篇文章的作者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4-26 09: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