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岗(CZ)的博客世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cgweb 脑损伤与脑保护;神经认知;生物信息;蛋白质组;辐射损伤与防护

博文

人体慢病多数是肠道菌群“挣脱人体、突出重围、寻找健康的宿主”

已有 1280 次阅读 2016-9-19 21:15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人体慢病多数是肠道菌群“挣脱人体、突出重围、寻找健康的宿主”的表现——基于“菌心说”学说解读慢病起源


张成岗(菌心说♡柔性辟谷)


当前慢病高发为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健康财产损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几乎成为新常态,导致医改问题陷入艰难境地,中医和西医所遭遇的现状大体相同,一方面虽然难以联合成为治病的解决着,另一方面却也面临相互难以认可的纠结,其结果是老百姓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如果要破解此问题,则必须从另外的角度和维度看过来,即需要重新理解慢病的起源,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控制和消除慢病高发的风险。

我们的“菌心说”学说基本上是在这种环境需求下应运而生的,即以肠道菌群为核心,来看待和评价人体的慢病与健康。目前,我们的研究基本上已经比较完善,初步形成了一个体系,即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肠道菌群为中心、以人体结构为载体、以大脑认知判断为依据的“身心灵”三位一体结构,其中,饥饿源于菌群,即肠道菌群决定了人体的饥饿感,而大脑和神经系统接受到来自于脑肠轴传递过来的饥饿信号之后,进行分拣,通过控制人体四肢和肉体做出吃饭摄食的动作,从而表现出吃香的喝辣的等饮食习惯。如果肠道菌群出现异常,那么就会向人体传递错误信号,导致人体无法正确地把握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如果持续时间长的话,就会陆续导致人体出现不同程度的慢病,例如糖尿病等问题。所以说,我们的研究认为,肠道菌群紊乱是慢病的根源,人体健康的关键在于纠正并保持肠道菌群的长期健康。这一点,不仅事关身体健康,而且事关心理健康,因为肠道菌群同时也是内心以及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决定了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理状态,并且通过与大脑的互动最终表现为精神意志和性格等综合状态。

按照“菌心说”学说的观点,人体是一个由“人体”类似于饺子皮包裹的“菌群”饺子馅模型,即菌群主动地被锁定、困顿在人体这个皮囊之中,并与人体形成良性互动,两者相互平衡即为健康状态,人菌失衡则慢病,此时,人体将会出现多种慢病状态,包括肥胖便秘拉肚子腹泻等情况,其实可以被视为或者被理解为这些菌群企图从人体胃肠道“突出重围”的表现,即肠道菌群不愿意继续停留在这个已经“有病的人体臭皮囊”之中,而要去寻找新的宿主,去选择另外的“平台”和环境复制自己的后代。一旦大量好的菌群迫不得已离开人体,人体将会停留更多的不良菌群,那么,诸多慢病将会逐渐缠身,在临床上表现为“共病”现象,如果常年使用药物、而不是想方设法去纠正菌群紊乱的话,那么就必然无法去除“病根”即“病菌”,只能是不断地走下坡路,治标不治本,最终成为药罐子,难以自拔啊,结果弄得医患矛盾加剧,没法真正从根本上解决慢病防控难题。

综上所述,不仅仅在中国,而且更是在全球范围内,如果不能够纠正肠道菌群异常的话,则慢病防控必将是个败笔。导致人体吃饭的饥饿感来源于肠道菌群,人类的身体健康也根植于肠道菌群的健康状态,人类的心理活动的物质基础也在于肠道菌群,人类的大脑恰恰需要用来认识清楚这个问题,并且在确保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使用人类智慧的“洪荒之力”去不断地发展和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则人类社会必将进入一个身心灵健康的全新时代!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692-1003813.html

上一篇:人,其实也是一个“蛋”——“菌心说”学说对于人体结构的新理解
下一篇:从垃圾场到坟场,慢病的悲惨命运的确是这样——来自于“菌心说”
收藏 IP: 114.243.10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08:2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