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南大学学习时,马雷教授把科学网推荐他的弟子张学义,就这样,好网共学习,我开始关注科学网,一发不可收拾。当时科学网最热博主杨博士据说读博了因为学业,现在很少写了,迟菲博士也忙了渐渐退出视野,只有武夷山和李小文院士还是风雨不动安如山。我把科学网当做秘密和导师分享。老师后来成为热门博主。
现在,我的学生很多都成了北大清华和海外名校研究生,但见面最多就在在科学网。科学网链接了师生朋友,伴随着学业事业同步成长。没有一个地方可以属于精神最深处可以静心休养的港湾。科学网链接了空间时间和情感。学院领导知道我写博,善意提醒,科学网影响太大,说话时考虑风险。我笑笑,不知如何回答。我告诉我的学生,这里面大师云集,学习是第一要务。
门生李盟盟在大学二年级就成为科学网忠实粉丝,她的进步让我刮目,从不知科研为何物到独立选题,深度分析,到参加科学网博客大赛获奖 到各位老师关注启蒙,可谓见证一个学生快速成长和进步,在她进入研究生学习后,还依然执迷。经常拿出问题请教学界前辈,获益良多。总结学生进步,缘起是一个人教到多个人教,一个学科视角分析到多视角多维度冲击。与李盟盟同校的吴国清教授认为,这里负面能量大,我笑笑,不知如何回答。因为吴教授感受我曾经感受过。
心理学教授告诉我,如果你六小时离开科学网感觉不适应,心理测量学意义而言,人就轻度网瘾了。路径依赖不能自拔,就会无可奈何抱怨,无因抱怨,是试图解脱和自我管理效能感失控之后无法言说的精神体验。我告诉我的学生,好网虽好不要贪恋。时刻知道自己要什么才是智者。科学网如陈年的女儿红,越陈越香;科学网见证了中国科学家心理历程和成长轨迹。入网时战战兢兢;初学时不敢高声言恐惊天上人,到欲罢不能,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是一种人生轨迹更是一种精神波澜。
当万物一切归于平静,才发现科学网早已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剪不断、理还乱,无法割舍的依恋。科学网依恋代替社会是无形的社会组织,是交流排遣寂寞和启蒙学术智慧的家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5-1-3 06:3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