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性”是个多义词,它既可以指随便、不当回事,也可以指自由,所以在不同的语境与情境下,随性的意思是不同的。
二十余年背井离乡、书剑飘零,现实中很久没听到来自外界的批评声音了,印象中只有读小学时受老师批评最多,中学之后被批评的次数明显少多了。不过最近被批评了一回,起因是个别老师的材料填写不认真,在个人鉴定一栏中第一句话少写了几个字,从而使得句子不成句子,结果让评委挑出了毛病,于是领导批评我们做事情有点随性。尽管从头到尾我没参与此次评审,个人鉴定也并非出自我的手笔,但不管怎么说,鉴定表格上毕竟盖着我的签字章,签字章是我授权办公室必要时加盖的,所以出了问题理所当然应该由我来对号入座承担责任。
一个人挨批评是正常的,每个人从小到大要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同学、同事、朋友等各方面无数次的批评,批评可以让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不断进步,所以被批评是件十分幸运的事情。
一般情况下,但凡到过我手的东西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至于小纰小漏就很难保证没有了。当然,由于观点的不同,见解的差别,有不同意见就难说了。这件事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如今有多少人对工作有那种精益求精的精神?生活可以随性、博客也可以随性,但工作不可以随性,不管对你个人是重要的还是不重要的事情,你都应该尽职尽责。你对自己的事情都不能认真对待,还能指望谁对你负责?假如因为这小小的随性你最终没能遂愿,你是责怪评委们对你太苛刻呢?还是责怪办公室不该草率地给你加盖那个签字章?
有没有可以随性一点的工作?我认为有,那就是科研。倘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地搞研究,而不必拘泥于SCI,也不必为项目挖空心思,假以时日,我们的研究状况或许就会是另一番模样。可能有人会质疑我这个观点,认为我前言不搭后语,既然工作不可以随性,缘何作为工作之一的科研可以随性?此随性非彼随性,明白人自会明白这里的随性指什么。不过这只是个幻想,中国的科学研究是个一板一眼、严谨又严肃的事情,由不得你恣意妄为。
有没有不可以随性的工作?我认为也有,那就是教学。如果我们每个老师都能把上课当成自己必须认真对付的工作,而不需拘泥于填写各种表格,也不必为学生如何评价担心,不久的将来,老师们必能从教学的必然王国迈向自由王国。不过这只是个梦想,作为一项难以量化、也难有短期效益的工作,有多少人会真正用心去做?为什么中学教师通常在教学上不敢懈怠?因为有升学率这个中学教育的SCI,由不得老师有丝毫的松懈。由此看来,有量化指标不好,没有量化指标似乎也不好。到底该不该有量化指标呢?这是个两难的问题。
该随性的不能随性,不该随性的却随性了,这就叫无奈。随性好又不好,就看你用在什么地方,与人相处太过拘谨往往使人觉得你有点拒人于千里之外,令人无法接近。生活太随性则容易让人对你产生随便、缺少责任心的感觉,看来要在随性与严肃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是个很有难度的事情。
简单地评价一个人随性或严肃都是不恰当的,每个人都有随性的一面,也有严肃的一面,差别就在于不同的人把随性与严肃用在了不同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恰当地把随性用在该随性的地方,把严肃用在该严肃的地方,那他绝对是个完美之人。
世界上有完人吗?如果没有,那就不要太苛责一个人的随性,也不必太在意一个人的严肃,只要无伤大雅,无关大局,又何必太较真?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广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510716.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