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写过一篇题为《我的省自然科学基金挂了》的文章,谈了一点对基金资助问题的感想,那是我在得到科技处告诉我没有获得资助的消息后写的。前天,我的学生打电话给我,祝贺我获得了省自然科学基金,我感到奇怪,7月底便已公布基金获得者名单,只是当时我没看到,怎么现在又有了通知?学生说在学校OA上挂着呢,我上网一看,果不其然,是我获得了(第二批)资助。这下糗大了,多亏当初没在那篇文章中骂娘,否则如何收场?
我说过我是试报省自然科学基金,得到与否都不会让我止水般的心境掀起波澜,倒是现在(第二批)得到了资助通知让我有了死水微澜的感觉。不管怎么说,我发自内心感谢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给我这个机会,一定会认真完成好这个项目。
可能很多人认为基础研究不需要多少钱,前几天谈起基金委数理学部有个数学天元基金,资助额度3万/项,有人认为3万都有点多了,数学不需要这么多钱,显然这位老兄不是搞数学的,否则绝不会这么说。记得当初研究生刚毕业在某大学任教,学校设立了青年教师基金,我也申请了一回,当时的科技处长对我说:“搞数学要钱干什么?一张纸、一支笔不就够了”?弄得我哭笑不得,如果是普通教师这么问我一点都不奇怪,但堂堂的科技处长这么问我就让我惊诧莫名了。
孤魂有一个观点一直是我想说而不敢说的,作为搞化工的人有这样的见识实在不容易,就冲这一点,以后我不骂他了。孤魂认为基础研究应该给予持续性的支持,而不是竞争性支持,这是至理名言。问题在于该给予谁持续性的支持呢?谁值得持续性支持?这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操作上有很大难度。
与应用性学科相比,基础学科的确不需要太多的钱,从这个意义上说,国家应该在基础学科实施精英化教育。事实上,一些基础学科(包括数学)并不需要那么多人专门从事研究工作,就数学研究队伍而言,应该少而精,这样国家可以把这部分人养起来,持续性支持就不再是一种理想了。这个问题在操作层面上有难度,一方面,我们需要大批的基础学科的教师,另一方面,研究队伍需要少而精,这是个矛盾,在现行指标这个指挥棒下,实施精英策略基本是行不通的。
对于基础学科来说,多少钱可以使得研究得以顺利进行?我觉得10万/年足矣,也许有人要骂我了,认为我这是狮子大开口,漫天要价,那就听我算完一笔账再骂不迟。以数学研究为例,维持正常研究工作需要的开销通常有这样几项:1、仪器设备(一般一次性投入可以维持3-5年),2、耗材(包括打印、复印等),3、资料(包括纸质版电子版),4、国内外的学术交流,5、举办大小型的学术会议,6、研究生培养。这些开销只是针对个人而言,但一个项目通常不止一个研究人员,所以过去国家基金委每项20多万元的资助强度并不算大,现在的资助强度为40-50万/项是比较合适的。重点项目看起来额度很大,但分割到各个子课题后,每个子课题获得的额度与面上基金差别不大。由此可见,国家基金委的资助强度如果维持在目前的资助水平,基本上可以保证基础研究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过去我一直以为数学每年得到的面上基金不超过100项,最近才知道早就超过了300项,如果按照每项50万计算,那么国家基金委每年投入到数学研究的经费大约为1.5亿元(不包括重点项目与杰青),与国家一个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相比,这个数字实在不算大,由此可见,基础研究是个小投入买卖,至于是不是大收益还不好说。我想,这点钱国家还是出得起的,国家每年投入一两个亿把数学研究养起来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孤魂“基础研究应该持续性支持”的观点在投入上没有任何问题,即使没有大收益也值得,因为基础研究是探索性的,谁也无法预料会产生什么后果,1.5亿支撑起全中国的数学研究是划得来的。不过以目前的博士生培养规模(我们姑且认为博士都是未来的科研后备军),具体操作起来难度比较大。我们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这就是把师资队伍与科研队伍划上了等号。我们为什么要那么多数学教授?后者说教授分型是正确的?我们的考核指标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教书育人?要改变现状很难,因为这是个系统性错误。
以国情而论,孤魂的观点中看不中用,事实上,即使在西方,也很难真正做到“基础研究获得持续性支持”。当然,从另一个角度说,不仅是基础研究,几乎各个领域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实际实行了持续性支持,但凡在某个领域稍有影响的专家,基本上获得了不间断的国家支持,大牛获得大力度支持,小牛获得小力度支持,不牛的人只好撞大运了。
从操作的可行性看,目前的竞争性支持相对公平一些,可以让后浪盖过前浪。基金委可以考虑在竞争性支持与持续性支持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那就是适当延长每个项目的研究周期,目前研究周期从3年改为4年已经是个进步,可不可以考虑给予基础研究项目更长的周期?
相关专题:基金申请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曹广福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247-484911.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