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都空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ivaxin

博文

刘氏女与嘉尔曼(一)

已有 4689 次阅读 2011-8-9 15:07 |个人分类:读书阅史感悟|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书评, 读后感, 卡门, 刘氏女, 嘉尔曼

   

   

 

    刘氏女是章诒和新出版的小说处女作《刘氏女》的主角,而嘉尔曼是十九世纪法国作家梅里美名作《嘉尔曼》中的主角,后人根据她的形象创作了歌剧《卡门》。这两个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我却觉得代表了东西方女性不同的命运,代表了东西方文学体现出的截然不同的女性视角,让人久久难以释怀,只因所想所感太多,只能分节写来。

    刘氏女的故事是章诒和依据自身在文革时期十年囹圄生涯所结识的狱友经历创作而成,描写的是女囚刘月影因农村包办婚姻而嫁于身患羊角疯的丈夫,随着在小县城里工作、生活,刘月影对自我命运、爱情的自主意识逐渐觉醒,她希望结束与丈夫的无爱婚姻,但却屡屡得到不组织的批准。一次,丈夫在电影院大庭广众下发了羊角疯,羞得刘月影无地自容,愤恨交加的她竟起了杀意。杀人有时候就是很简单的一念,想多了就下不了手了。章诒和写道,于是刘月影经过精心的筹备,在一个寒冷的冬夜,丈夫又一次羊角疯发作之时,乘机掐死了丈夫。还为了不让尸体被发现,竟残忍地将尸首如腌咸肉般肢解,藏于泡菜坛子之中。这之后十年,刘月影与儿子过上了平静的新生活,但她心底却始终被那晚的血腥黑暗所笼罩。案发过程极其偶然但又是必然,揭开刘月影心底最深藏的隐密的竟是当时日目睹母亲杀父的幼子的一句无忌童言。刘月影琅铛入狱,判处重刑,但在一次监狱的火灾中,她奋勇救出数条人命,而被减刑十多年,与张怡荷(即作者章诒和)相识正是月影刑满获释的前一年。

    这是个让人心惊又心痛,而不忍卒读的故事,刚读完的那夜,三伏天里,周身竟是彻骨的寒冷,写这篇博文转述故事梗概都让我觉得心口郁闷难挡。牛顿说,他可以计算出天体运行的轨迹,却无法计算出人性的疯狂。章诒和说出狱后将这故事说与吴祖光听,吴祖光劝她定要把它写成小说,也许闻者都会被这故事中交织的复杂人性而震憾。

    嘉尔曼的故事无须转述,对外国文学有涉猎的人,都对这篇经典中篇小说耳熟能详,尤其是那位敢爱敢恨,视自由高于生命的吉普赛女郎。我读的版本是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由傅雷翻译的《嘉尔曼》,可惜书在文革将结束时重印出版,只是斯人已逝,从此热爱他的读者再无缘看到他翻译的法国文学作品。有时再想,我们对法国文学的钟爱,我们痴迷地读巴尔扎克,罗曼曼兰是因为作者本身,还是因为傅雷的翻译。书前还有法国文学研究的知名学者,连陆谷孙老师也对他赞赏佩服的柳鸣九老师所作之序言。书是薄薄的盈掌一册,售价0.17,想是爸爸当年念中文系时所购。

    《刘氏女》与《嘉尔曼》同样都是不足五万字的中短篇小说,却都包含复杂的情节和人性,两部小说也都同样极具可读性,语言故事都使读者瞬间被吸引,急迫地想要往下看。然而,两部小说读完后的观感却是天差地别,对《刘氏女》尽管我承认它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但不愿再读第二遍,全书中出彩的情节描写便是刘月影杀夫藏尸那段,但对那段尤其不敢再读,生怕晚上做恶梦。而《嘉尔曼》从我中学开始第一次读到,便非常喜欢,隔几年再拿出来重温,依然可以读得手不释卷,嘉尔曼与若瑟第一次见面的情节,嘉尔曼最终命丧若瑟之手的情节,总是一读再读。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是超越时空限制的,随着时间的流转更能体现其魅力,从这个角度看《刘氏妇》还有一点差距。

  两部小说叙述的形式也有一定的类似,都是以第一人称作为转述的形式展开故事情节的。《刘氏女》的我是刘月影的狱友张怡荷,第一次因队里杀猪而结识,后因张怡荷为其写狱中小结,方得以展开全部故事情节。《嘉尔曼》中的我则是一位考察西班牙地理人文的法国贵族,第一次在荒村旅舍救了强匪若瑟一命,最终在若瑟杀了嘉尔曼后又在教堂将他被嘉尔曼诱惑,为她痴迷,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的整个过程。可以说“我”在两篇小说中都扮演观旁者、记叙者的角色,不对故事情节的发展起任何推动作用。这种写法让读者有一种纪实性的真实感。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1290-473443.html

上一篇:六安瓜片
下一篇:门寒心不寒----寒门子弟有春天的杂感
收藏 IP: 122.230.172.*| 热度|

1 赵明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6-6 08:4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