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翻读科网杨芳老师的一篇旧作,是出一上联而求下联:
上弦月,下弦月,愁绝古今多少夜。
随即有武夷山、陈湘明、魏东平等老师友情赞助。惜乎当时我没有注意到,现在见到也就想起与此联类似的一联。
一日,一群秀才来华山游玩,有一人不禁诗兴大发,随口吟道:
上华山,下华山,华山人画华山山
要同行秀才以地名对下联,秀才们搔首挠耳就是不能工对。路傍一个凉水摊前,有一妇人正在和两个小孩玩耍,这妇人揪起小的一个便在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缓缓说道:
大臭屁,小臭屁,臭屁宝闻臭屁屁
秀才们略显窘色,面面相觑,这时,一位劈柴的樵夫说:“这有何难”,便对其下联:
东赤水,西赤水,赤水人吃赤水水
秀才方知华山底蕴。这“华山”是地名,“赤水”是地名,难道这“臭屁”也是地名。妇人一本正经地说,我们这个村子就叫“周蓖”村。其实,当地人把宝贝儿子叫“臭屁”。
周蓖村,已不可考,但“赤水”却是离华山脚下向西稍远一点的一个地名,为现在陕西华县的一个镇。陕西渭南和华县之间有条河名赤水河,赤水河源出陕西渭南箭谷山,本名竹水,《水经注》云:“竹水南出竹山,俗谓之大赤水,北流注于渭”, 竹山又名箭谷,故寰宇记称此为箭谷水,华县还有小赤水。《华州初志》载河名“赤水”,是因“周处斩蛟”而得名。在赤水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座同名小镇分属两地,即东、西赤水镇。赤水镇北临渭河,境内有遇仙河,西有赤水河纵贯南北,古时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几千年来,赤水镇地处是陕西关中东去中原的关陕大道,商旅行人,铁骑战车,车水马龙,络绎不绝。
赤水镇在近百年内出了两个著名的人物,一个叫王尚德,另一个叫胡琏。
王尚德,1891年生于陕西省渭南县,1918年秋考入武昌中华大学,并加入了恽代英、林育南等创办的武汉“利群书社”, 1922年8月,受董必武指派回渭南赤水镇建立了陕西第一个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9月创办了赤水职业学校,1925年12月任中共赤水特别支部书记。 1928年4月参加渭华起义。红军到达陕北后,他把子女及部分学生送往延安,并给董必武去信说:“我把孩子交给党,托你们关照,教育他们。” 胡宗南曾说王“老先生威望极高”。后于1946年8月被军统特务暗杀。
胡琏1907年生于赤水镇会东坊北会村,家境贫寒,自幼资质聪慧,勤奋好学,后入黄埔军校四期,同期的有林彪、刘志丹、张灵甫、高魁元、袁国平、李弥、唐生明等,许多故事那是后话。胡琏的故事众人皆知,这里只提两件事。一是如下图所示,是上世纪30年代胡琏回陕西老家亲手盖的房子(2009年6月摄于赤水,来自网络)。另一是2009年2月,胡琏之女胡之洁在厦门将包装上印有胡琏肖像的金门高粱酒赠给叶飞的女儿叶小楠,叶小楠把一架鼓浪屿钢琴模型赠与胡之洁。
赤水河上值得一书的是赤水桥,又名赤水桥上桥。桥上桥为灰白色花岗岩石桥,由上、下两层相互对应的桥拱和桥面组,东西长70米,宽5米,上桥九孔,下桥八孔,桥洞各高3.5米,宽3.4米,上、下桥桥柱、桥洞垂直对应。上桥桥面石质护栏的栏外有九条精刻石龙。
据说下桥始建于清初,后经百余年的水土淤积而使下桥行洪不畅,赤水河和遇仙河下游已成悬河,才于道光十二年1832年,在下桥桥顶上架设了上桥。桥上桥的形成是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的历史见证。
上图为早年的赤水桥上桥(来自网络),下面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专题:游记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陈绥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40049-311837.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