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YH64J98Y99H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YH64J98Y99H

博文

鱼死网破?----有感于南京财大沈木珠夫妇与学术批评网的较量

已有 6222 次阅读 2013-10-8 19:53 |个人分类:边看边说|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学术批评网, 刘菊花, 沈木珠, 陈宝成

由中国法学会评选的中国首届青年法学家、南京财经大学沈木珠教授夫妇,与学术批评网创办人、中国政法大学杨玉圣教授打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名誉权官司。事情说简单,简直就是一目了然,说复杂,台前幕后、来龙去脉、起承转合,足够写一部长篇小说的。我还两度到法庭旁听此案。但我一直希望能够有个有影响力的人物或机构从中斡旋,化解纠纷,平息事态。我最担心、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况就是:两败俱伤,鱼死网破。 


沈木珠夫妇坚持走诉讼道路,立案、撤案、再立案,从南京到天津,从一审到终审判决,2013年天津判例掷地有声:学术的归学术,法律的归法律,沈木珠夫妇彻底完败。赔钱,赔心血,全部诉讼请求均被驳回。还不知道曾经的沈木珠院长下野是否与此案有关。当然,他们不光在进行严肃的学术论争,有时还为几个法学家的名字读音较上了真,如沈木珠、周叶中、范健,等等。有的私下笑笑,有的则当成录音证据提交法庭。


可能与网络治理的大背景有关,可能与旷日持久的沈木珠夫妇案有关,也可能与方舟子之妻刘菊花案的签名呼吁行动有关有关,甚至可能与法治记者陈宝成案的签名呼吁行动有关,我们从学术批评网创办人笔下获悉了一个令人感到震惊的消息:学术批评网被工信部注销备案,中国万网“已暂停了”学术批评网的“域名服务”。这就意味着学术批评网目前既无合法的“居民身份证”,也无“域名服务”的暂住地。


仅仅从沈木珠夫妇案来看,双方经过整整六年的较量,相互折腾得不轻,案情已经尘埃落定。可谓“鱼”死了。然而,一个以捍卫学术共同体的尊严为生存理念,以反对学术不端,倡导学术规范为己任的学术批评网,果真从此“网”破了?


笔墨官司笔墨打。希望鱼是鲜鲜活活的,网是结结实实的。学术是大海,总少不了打鱼人的身影。这个世界有很多争端,很多纠纷,希望有关部门处理问题就事论事,有的放矢,充分尊重历史与现实,让民间的思想财富与学人智慧充分涌动。小而言之,崇尚理性的学术探讨、学术批评,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情绪情感上的擦枪走火。大而言之,学术与政治理应分列,但又很难截然分开。一段时间,学者们提醒大家,要警惕西方文明包裹下的西方话语陷阱,过了一会,学者们又提醒大家,警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向右有触礁的危险,向左有搁浅的危险,巨轮的航行真是举步维艰。

 

在当下政治与思想文化的话语体系里,或许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原因,或许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代价,当然,也不排除有关部门矫枉过正的插曲与误会。《学术共同体》是一部大书,学术批评是一篇不断拓展的鸿篇巨制,无论如何,也许载体转换了,形式转变了,文风改变了,形散而神不散,——作为与中央批评与自我批评精神思想精髓如出一辙的学术批评载体,相信它也会在走、转、改中,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中,在主流意识形态熏陶中,焕然一新,重上征程。希冀玉圣教授审慎处置,温故知新,重整旗鼓,一如既往地出没在一望无际、烟波浩渺的学术大海里。

 

江上渔者


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946-731170.html

上一篇:当章子怡与撒贝宁相遇时:拿得起,放得下!
下一篇:博文写作需要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收藏 IP: 49.74.96.*| 热度|

1 龚鹏飞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05: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