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平
《热带作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介绍
2025-8-27 19:00
阅读:1128

陈银华,罗丽娟,刘进平. 热带作物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1.jpeg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分类、研究历史和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与植株再生途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与设备,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无菌操作与培养管理,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分论部分介绍包括木薯、参薯、油棕、剑麻、甘蔗、麻竹、牛樟、香蕉、菠萝、木瓜、文心兰、铁皮石斛、柱花草等在内的重要热带作物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本书可供植物组织培养的从业者阅读参考,也可作相关学科的植物组织培养教材使用。

编写人员

 

主编:陈银华,罗丽娟,刘进平

副主编:耿梦婷,李东栋,黄东益,周鹏,何为中

编者:(按姓名拼音顺序排列)

陈松笔  陈彧  雷健  李傲梅  李开绵  刘红坚  刘丽敏  黎小瑛  李秀梅  覃和业  沈文涛  王甲水  吴维军  吴文蔷  谢光明  许云  易克贤  昝丽梅  张家云  张世清  朱文丽  邹积鑫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植物生物技术,在过去数十年中得到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虽然可用来进行无性系快速繁殖和脱毒种苗生产、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用于植物遗传转化和突变体筛选、植物组织培养在作物遗传改良其他方面的应用、用于理论研究等多个方面,但其中应用最广、产生效益最明显的是种苗快速繁殖。与温带植物相比较而言,热带植物组织培养进展相对缓慢,到目前为止仍然有多种植物难以组织培养或尚未成功进行组织培养。为了促进热带植物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的科研、生产和教学,我们组织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人员编写此书。

本书分总论和分论两部分。总论部分共8篇,分别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分类、研究历史和应用,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与植株再生途径,离体快速繁殖技术,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与设备,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无菌操作与培养管理,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分论部分共13篇,分别介绍木薯、参薯、油棕、剑麻、甘蔗、麻竹、牛樟、香蕉、菠萝、木瓜、文心兰、铁皮石斛、柱花草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总论部分第1-8篇由刘进平(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陈银华(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和罗丽娟(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编写,分论部分第9篇木薯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朱文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陈松笔(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李开绵(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耿梦婷(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和陈银华(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编写,第10篇参薯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吴文蔷(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许云(海南大学生命科学与药学院)和黄东益(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编写,第11篇油棕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邹积鑫(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和李东栋(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编写,第12篇剑麻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张世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和易克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编写,第13篇甘蔗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刘丽敏(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何为中(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刘红坚(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和李傲梅(广西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编写,第14篇麻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覃和业(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编写,第15篇牛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陈彧(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写,第16篇香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王甲水(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海口实验站)编写,第17篇菠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昝丽梅(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张家云(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和吴维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编写,第18篇木瓜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周鹏(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沈文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和黎小瑛(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编写,第19篇文心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谢光明(万泉园艺有限公司)、李秀梅(万泉园艺有限公司)和刘进平(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编写,第20篇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陈彧(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编写,第21篇柱花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由罗丽娟(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和雷健(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编写。

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木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专项基金(CARS-11)、海南省热带作物遗传转化和组培快繁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项目、海南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019年海南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计划(自然科学领域)高层次人才项目(2019RC147)和海南大学教学名师工作室项目(hdms202012)资助。另外,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一些专著和教材。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可供植物组织培养的从业者阅读参考,也可供相关学科的师生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使用。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1

 

 

1  绪论

一、植物组织培养的分类

二、植物组织培养发展简史

三、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一)离体快速繁殖和脱毒种苗生产

(二)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植物次生代谢物

(三)用于植物遗传转化和突变体筛选

(四)植物组织培养在作物遗传改良其他方面的应用

(五)用于理论研究

 

2  植物组织培养原理与植株再生途径

一、植物组织培养理论基础

二、植株再生途径

(一)愈伤组织培养

(二)器官发生

(三)体细胞胚胎发生

 

3  离体快速繁殖技术

一、离体快速繁殖方式

(一)促进腋芽增殖

(二)单节培养

(三)不定芽发生

(四)体细胞胚胎发生

(五)其它

二、离体快速繁殖的阶段

 

4  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与设备

一、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设计

二、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配备

(一)洗涤室

(二)贮存室

(三)培养基配制室

(四)灭菌室

(五)接种室

(六)培养室

(七)研究室

(八)温室、荫棚和苗圃

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的维护

(一)高温高压灭菌锅

(二)用于实验室消毒的消毒剂

(三)火险

 

5  培养基的选择与配制

一、培养基的选择

(一)基本培养基的成分

(二)培养基的种类

(三)培养基对植物组织培养的影响及选择

二、培养基的配制

(一)基本培养基母液配制

(二)生长调节物质母液配制

三、培养基的配制和灭菌

 

6  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一、外植体的选择

(一)外植体的选择要考虑培养目的

(二)外植体的选择要考虑培养的反应性

(三)外植体的选择要考虑消毒的难易程度

二、植物材料的表面消毒

(一)常用消毒剂

(二)常规消毒方法

(三)各类外植体消毒与接种方法

(四)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7  无菌操作与培养管理

一、无菌操作

(一)对工作人员的要求

(二)接种器械无菌技术

(三)接种操作无菌技术

二、培养管理

(一)日常管理

(二)生产计划

(三)外植体褐变

(四)玻璃化苗现象

(五)各种生长不良

(六)变异苗的产生及控制

 

8  组培苗的炼苗与移栽

一、试管苗与大田苗的差异

二、炼苗方法

(一)闭瓶强光炼苗

(二)开瓶强光炼苗

(三)试管苗的移栽

(四)移栽后的管理

 

9  木薯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木薯脱毒和快繁技术

(一)外植体采集、预处理和表面消毒

(二)茎尖诱导培养

(三)继代增殖与生根培养

(四)驯化移栽

二、叶片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

(一)无菌试管苗的获得

(二)愈伤组织诱导与体细胞胚胎发生

(三)体细胞胚胎成熟培养和次生体细胞胚胎诱导

(四)植株再生培养

三、茎尖和腋芽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之方法一

(一)外植体预培养

(二)体细胞胚胎诱导培养

(三)体细胞胚胎成熟培养

(四)再生植株培养

四、茎尖和腋芽体细胞胚胎发生和植株再生之方法二

(一)单芽茎段方式增殖培养

(二)体细胞胚的诱导及循环培养

(三)胚性脆性愈伤的诱导及悬浮培养

(四)完整再生植株的获得

(五)再生植株的炼苗与移栽

 

10  参薯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的接种

二、类原球茎的诱导

三、类原球茎的增殖

四、类原球茎的生长与生根

五、炼苗与移栽

 

11  油棕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的选取

二、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三、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培养

四、体细胞胚及次生胚的培养

五、试管芽苗培养

六、生根培养

七、炼苗与移栽

 

12  剑麻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的选择与消毒

二、初代(芽诱导)培养

三、丛芽诱导与增殖培养

四、试管苗的生根培养

五、炼苗与移栽

 

13  甘蔗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脱毒

(一)热处理

(二)茎尖培养

二、继代增殖培养

三、日光温室驯化与生根

(一)甘蔗瓶苗处理

(二)苗床及栽培基质准备

(三)甘蔗组培苗种植及管理

(四)苗圃管理

(五)分单株假植

 

14  麻竹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取材

二、消毒

三、接种

四、初代培养

五、增殖培养

六、生根培养

七、炼苗与移栽

 

15  牛樟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采集与消毒

二、芽诱导培养

三、芽增殖培养

四、壮苗培养

五、生根培养

五、炼苗与移栽

 

16  香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香蕉吸芽外植体组培技术

(一)外植体采集与消毒

(二)接种与初代培养

(三)继代增殖培养

(四)生根培养

(五)炼苗与移栽

二、香蕉未成熟雄花外植体组培技术

(一)外植体的采集与消毒

(二)愈伤组织诱导培养

(三)愈伤组织分化培养

(四)壮苗培养   

(五)生根培养

 

17  菠萝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初始培养

二、增殖培养

三、壮苗和生根培养

四、炼苗与移栽 

(一)育苗大棚的建设

(二)炼苗

(三)移栽

 

18  番木瓜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来源

二、成龄番木瓜侧芽外植体预处理及消毒处理

三、外植体初始培养

四、丛生芽的形成和继代增殖培养

五、繁殖芽的壮苗培养

六、催根培养及直接移栽技术

七、组培苗移栽

八、问题与探讨

 

19  文心兰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采集

二、外植体表面消毒

三、圆球茎诱导与增殖培养

四、圆球茎分化与壮苗培养

五、小苗的生根培养

六、各培养阶段的光照、温度控制

七、移栽练苗

(一)栽培设施与基质选择

(二)炼苗移栽技术

(三)植后管理技术

 

20  铁皮石斛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外植体采集与消毒

二、原球茎诱导

三、原球茎增殖培养及丛生芽诱导

四、壮苗培养

五、生根培养

六、炼苗移栽

(一)炼苗

(二)移栽基质处理

(三)移栽

(四)水肥管理

 

21  柱花草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一、培养基的配制

二、无菌苗获得

三、愈伤组织诱导

四、丛生芽诱导与壮苗培养

五、生根培养

六、炼苗与移栽

 

附录:常用的培养基配方

 

参考文献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499347.html?mobile=1

收藏

分享到:

当前推荐数:12
推荐到博客首页
网友评论2 条评论
确定删除指定的回复吗?
确定删除本博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