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进平. 植物细胞工程简明教程.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组织培养与抗病突变体筛选、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生产、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和利用、人工种子的研制。本书可作为综合性高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及农林院校的本专科生、硕士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植物生物技术方面科教人员的一本参考书。
前 言
植物细胞工程是植物生物技术的基础,在许多综合性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及农林院校都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程开设。在笔者多年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一直希望有一本教材能够做到图文并茂,论述视角独到,能直接指导初学者学习和实践,同时又能反映植物细胞工程的几个主要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给研究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因此,笔者在参阅大量的国内外专著和教材的基础上,编成这本教程。植物细胞工程或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技术性学科,本书尽可能采用较多的图表,目的为了使读者(尤其是初学者)能够直观地、感性地、快速理解技术要领。另外,本书文字叙述尽可能简明扼要,并注重将实际操作和原理理解两方面有机结合。
本书共分六章。首先为绪论,论述植物细胞工程的实质、研究目的和范围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一章为植物组织培养通论,介绍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特征、分类、用途、发展史、理论基础、培养基及其选择与配制、植物材料的采集和表面消毒、无菌操作技术、各类外植体的培养和再生途径、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炼苗与移栽、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等。第二章为植物组织培养与抗病突变体筛选,介绍体细胞无性系变异、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离体选择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离体选择获得的抗病性的遗传基础、诱变结合植物组织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第三章为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生产,介绍小规模植物细胞培养、单细胞培养技术、植物大规模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物生产。第四章为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介绍原生质体培养的概念、意义、研究进展、原生质体的制备、培养和融合。第五章为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和利用,介绍单倍植株的产生和应用、花药培养技术、花粉或游离小孢子培养、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与染色体人工加倍。第六章为人工种子的研制,介绍人工种子的概念及发展、人工种子生产的意义、程序和技术。
本书可作为综合性高校的生命科学学院及农林院校的本专科生、硕士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植物生物技术方面科教人员的一本参考书。
刘进平
2005年1月
目 录
绪论
第一章 植物组织培养
第一节 概论
第二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植物组织培养基成分、选择与配制
第四节 植物材料的采集和表面消毒
第五节 无菌操作技术
第六节 各类外植体的培养和再生途径
第七节 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
第八节 炼苗与移栽
第九节 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
第二章 植物组织培养与抗病突变体筛选
第一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
第二节 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节 离体选择在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第四节 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和离体选择获得的抗病性的遗传基础
第五节 诱变结合植物组织培养在育种中的应用
第三章 植物细胞培养和次生代谢物生产
第一节 小规模植物细胞培养
第二节 单细胞培养技术
第三节 植物大规模细胞培养与次生代谢物生产
第四章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
第一节 原生质体培养概论
第二节 原生质体的制备
第三节 原生质体的培养
第四节 原生质体的融合
第五章 单倍体植株的诱导和利用
第一节 单倍植株的产生和应用
第二节 花药培养技术
第三节 花粉或游离小孢子培养
第四节 再生植株的倍性鉴定与染色体人工加倍
第六章 人工种子的研制
第一节 人工种子概述
第二节 人工种子生产的程序和技术
转载本文请联系原作者获取授权,同时请注明本文来自刘进平科学网博客。
链接地址: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731-1498764.html?mobile=1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