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jorange 在路上

博文

陕西之行(一)—— 穿越秦岭

已有 3782 次阅读 2011-12-1 14:57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秦岭, 陕西, 终南山隧道

    初冬时节,到陕西调研。行程由北至南,从陕北定边到关中浦城再到陕南柞水。11月21日从蒲城赶往柞水,属于调研行程中的最后一站,其间必走西柞高速公路,穿越秦岭山脉。

    “人文陕西,山水秦岭”,被誉为“中国南北界碑山”的秦岭山脉,全长1600多公里,是中国地理五大要素(地质、气候、生物、水系、土壤)的重要南北分界线,也是我国中西部最重要的生态屏障。早在西农读大学期间就对秦岭仰慕已久,那时候同学多去的是太白山——一座以“六月积雪”闻名于世的秦岭主脉。可惜到毕业时我一直未能成行并亲眼目睹秦岭的风采。如今能借机亲自穿越秦岭大山,当然欣喜万分。可惜的是,因时间有限,只能匆匆掠过,无暇细细观赏、孜孜品味。以下涂鸦文字,算作对此的纪念。

    过西安曲江收费站后,车载着我们沿西柞高速公路一路前行,不久就穿梭在崇山峻岭之中,烟云缭绕,逶迤蛇行。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秦岭,一切都感到新奇。时在初冬,小雨纷飞,放眼望去,山中坡岭起伏。路的两旁,群峰叠嶂与深谷峭壁交相呼应,满山稀稀疏疏的泛黄草木瑟然于寒风细雨中。相比于南方很多看似绵延柔软的山岭,势气浩荡、巍峨险峻的秦岭看起来更像一位冷俊伟岸而又魁梧健壮的汉子。

    在经过众多大大小小的隧道之后,终于迎来了宏伟的“秦岭终南山隧道”,在隧道入口处石刻“天下第一隧”五个大字。这是一个双向双车道的长洞,全长18.02公里。据雷抒雁的介绍,如果以单洞双向隧道论,它仅次于挪威莱尔多隧道的24.5公里,为世界第二;但如依双洞双向论,又超过日本关越的双洞单向四车道隧道,位居世界第一。

    今年夏天去青岛游玩,曾穿过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秦岭隧道与海底隧道相比感觉上并无太大区别,只是前者穿山,后者通海。但是按理说,本应该在海底隧道里展现的海底世界景象反而在终南山隧道出现了:隧道里的蓝光效果将顶部显示得像个海洋,刚一进隧道我还真以为是像海底世界那样,可以通过天窗看到真实的秦岭世界呢。

    穿行其间,不禁感叹万分。大自然有鬼斧神工之力创造昆仑秦岭,人类有巧夺天工之力开凿修建地洞隧道。18.02公里的隧道,无疑彰显伟大秦岭的神奇和人类科技的魅力。听随行的司机讲,在隧道开通之前,从西安到柞水必须翻山越岭,跨越多道崎岖山梁,总里程近200公里,光翻山就要三个钟头。现如今只有60多公里,仅仅一个小时就从关中到了陕南。

    可是,在享受今天翻越秦岭的“终南捷径”时,谁会忘记历史上那些坎坷艰辛的秦岭翻越之路呢?

    从历史上看,由关中过秦岭入蜀汉有三条路。其一是东路,通往蓝田商洛一线,经蓝田,翻牧虎关,进峪口,过黑龙口,去往商洛。其二是西路,从甘肃天水入祁山或由宝鸡入大散岭再东行。其三是中路,从西安到柞水、镇安达安康一线。当年韩文公走的是东线,所以感叹“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为官被贬南下,却又偏逢秦岭艰险蓝关道,不免感到阵阵悲凉和抑郁。李太白走的则是西线,“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可惜诗人自叹“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先民们更多是沿中线的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等山间古栈道自长安翻越秦岭,这些悬于陡峭山崖的古栈道,构成汉唐繁荣的重要交通枢纽。但杜甫的一句“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将傥骆道的险要刻画得异常悲壮。

    文人骚客尚且感叹穿越秦岭的异常艰险,那些决定历史的英雄人物呢?扣人心弦的历史总是更令人感慨万千。当英雄与秦岭狭路相逢时,往往呈现失败的历史结局。

    回到在楚汉相争的金戈岁月。鸿门宴之后,刘邦被西楚霸王项羽分封在汉中。当时,关中和汉中的秦岭古道中设施最齐全、最畅通的一条栈道是褒斜道,由当年秦人南下四川征服巴蜀时开通。依据张良之策,刘邦入汉中后烧毁了这条翻越秦岭最关键的古道,一来可以向项羽表明只想安心做自己的汉中王,无意北上东进的决心,二来也可以断绝关中楚军南下进攻汉中的道路。至此,刘邦借助秦岭的掩护,在汉中休养生息,积蓄力量,拉开了伺机北上,图谋霸业的序幕。

    项羽自以为将刘邦死死关在了秦岭以南的牢笼中,可惜秦岭会拿历史和英雄开玩笑。公元前206年,刘邦采纳韩信建议,声东击西,派一小股部队从汉中境内的褒河峡谷进入秦岭,并大张旗鼓地修复自己曾经烧毁的褒斜道,虚张声势,掩人耳目。另一方面,刘邦亲帅十万大军从南郑进入褒谷口,悄悄潜入秦岭,绕开褒斜道向西秘密进入凤县,再逆嘉陵江上游而上,神不知鬼不觉地从大散关翻越秦岭,攻入关中西部门户陈仓(现在的宝鸡)。这就是鼎鼎有名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可惜了一代枭雄楚霸王。秦岭麻痹了你的神经,让鸡肠狗肚之刘邦得了便宜。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邦依秦岭雄霸天下,可是同样试图从汉中入关北定中原的诸葛亮就没有那样的好运气了。

    公元227年,诸葛亮向刘禅递交《出师表》后立即不失时机地越过巴山,进驻汉中,着手实施蓄谋已久的北伐决战。还是因为秦岭的天然阻隔,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诸葛亮只好从勉县经甘肃徽县,进入成县,再由黄渚关绕道甘肃西和,到达西汉水上游的祁山,绕开汉中和关中之间的秦岭主脊,从山势相对平缓的西秦岭地区进入曹魏守备相对薄弱的天水,由此再进入关中。

    仅仅这个路线的陈述听起来就要人命,可想而知当年蜀军北伐有多么艰难,往往军马已行,可是粮草却跟不上,终其原因就在于这条矗立在关中和汉中之间的莽莽秦岭。诸葛亮不禁无奈地感叹道:“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力,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观也。” 所以说,从公元228年出兵祁山到公元234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的五次北伐,让诸葛亮北定中原的雄心化为泡影的,不是曹魏百万大军,而是这座横亘在中国内陆中央的苍茫山岭——秦岭。

    茫茫秦岭东自横,山脉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成也南山,败也南山。尘烟漫卷,青山依旧,千年古道今何在?历史与现实的兴衰交替与演变,让人措手不及、嘘叹不已。一千多年之后的秦岭没有太多变化,但是千沟万壑终究挡不住人们交流融通的脚步,如今这里已经实现地堑变通途,曾经的古栈道留给后人的只剩下无尽的缠绵和沉思。

    我不禁感叹,秦岭开凿长路漫漫,千年艰难蜀道化为今天的一线高速隧道。这条秦岭穿越线承载得太多、太厚重。穿行其间,犹如穿越历史的时间隧道。倘若项羽和孔明还在世,看到如今隧道横空出世,他们会作何感想呢。天然屏障改写历史的故事,似乎并不多见,但是倘若没有秦岭,汉唐会如何?历史又会改写多少次?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593-513717.html

上一篇:光棍节回母校
下一篇:陕西之行(二)—— 那帮可爱的西农校友
收藏 IP: 122.70.237.*| 热度|

2 张伟 李小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2 0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