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an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yjorange 在路上

博文

为何替中国经济学家说话总会招来众多非议?

已有 2982 次阅读 2011-11-9 15: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家, 经济学家

最近聂辉华博士在科学网写了一篇《谁在搞臭中国经济学家?》的博文(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616896&do=blog&id=504027),结果引来不少指责和谩骂,以至于他再发一文,提出“科学网上还有人懂科学吗”的质问。从该文评论数量来看,似乎引起了比前一篇文章更多的议论。一时围绕经济学家和科学的争论硝烟四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读者观点对垒,争论激烈。

坦白讲,我很久以前就关注聂博士,因为我个人很喜欢读他写的经济散文,那是一种类似于自然科学家撰写的科普类作品。看到这么多带点情绪的评论,我在想,干嘛这么多人都和经济学家过不去呢?

首先,之所以聂的博文招来众多非议,我以为有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话题本身的敏感性。可能大家就觉得聂博士的矛头正好对着了一类“不懂科学”的科学家群体,而在中国,科学和科学家一词往往是非常敏感的字眼,何况讨论内容还涉及到“素质”、“人品”这些涉及个人道德价值判断的话题,自然就会引起广泛争议。

其次,个人立场的问题。个人的立场往往决定着其看待事物的角度和评判标准,对于任何一件事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立场,绝对的公平和中立恐怕只存在于想像中。这样看来,站在自己的专业视角看其他领域的问题难免会以偏概全。比如,站在一个和理工科对立的立场,可能会激怒某些人,犹如理工科的一些人的评论激怒了搞经济学的人一样。实际上这就是所谓的“隔行如隔山”。何况读者在看文章时心态各异,可能会将一些社会习气和个人情绪带进来,一不小心就脱离了讨论问题的本质。

最后,应该也是最直接的原因:经济学家给人的历史印象。对于这个问题,我在不久前就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尴尬写的一篇博文中就谈得很清楚了(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4593&do=blog&id=496846)。简单来说,人们很容易将乱糟糟的社会经济现象归因于经济学家治理得不好,并常常讥笑讽刺所谓的经济学家。在聂博士博文后面的评论中,就有读者列举讽刺经济学家的笑话。这么看来,似乎经济学和经济学家总是给人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以至于一旦有人为经济学家辩护,那些批评与反对的声音就会立马纷至沓来。因此,与其说是对聂博士观点的异议,还不如说是对经济学和经济学家的不认可。

正如我在那篇博文中所说的,由于经济现象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日常生活消费或多或少都要与经济打交道。因此相比物理、化学等学科,人们对经济的感受往往更加真切和明显,对社会的爱恨情仇最容易洒向的对象就是经济学家。可惜,如果经济学家真能够治理经济的话,那真的是太抬举经济学家了。

实际上,职业经济学家从来就没有为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实效解决方案的责任。用许小年的话说,今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人证明宇宙在加速膨胀,有何现实功用?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几个能拿来治疗疾病?虽然这些研究短期没有现实作用,但长期而言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学和所有这些学科一样,仅仅帮助人们增进对事物运行机理的了解,进而间接地为人类长远发展提供福祉。所以说,短期实用功效主义往往并不是学术研究的目的。

难得互联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表达真实想法的途径,可以在有限范围内肆无忌惮地表达意见。对于任何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辩护、或批判。

聂博士为经济学和经济学家发表看法,源于他对该学科的了解和热爱。我想这点大家都能理解。至于其中的观点,评论中各种不同态度的留言已经说明,并不存在众人皆交口称赞或一致同意的观点。既然是拿出来分享、讨论,必然就会有争论,如果有意见,可以发表,但是一定要客观理性,有理有据,毕竟咱们也是鼎鼎有名的科学网嘛。如果只是一味意气用事,缺乏平等、客观地交流,对于双方进一步认识问题有害无利。

当然,这么大的网络群体,决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很理性发言,但是有一部分那也是幸事。对于作者而言,我以为,套用一句时髦语,至于你认可不认可,我反正是要说的。任何观点,你看或者不看,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骂或者不骂,我意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对于少部分过度感性的评论,实在是没有必要计较与纠结。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593-506259.html

上一篇:博士,还能进企业吗?
下一篇:光棍节回母校
收藏 IP: 159.226.115.*| 热度|

1 齐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21 22: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