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伟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zhong 南京大学微结构国家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

博文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55)

已有 4307 次阅读 2011-12-7 08:59 |个人分类:我的物理 我的大学|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大学, 物理

我的物理,我的大学

       选择物理专业,我没有多想。

       带着一点孩提时留下的天真,和对物理的憧憬,我违背了父母的意愿,去挑战人类智慧的极限。我确实认为,自己一定会有那个天分,注定要成为物理学家的。我幻想着有一天能和爱因斯坦齐名,让后人敬仰。

       那天自主招生报名。学校给我的推荐机会很好。如果我愿意,我可以被推荐去复旦或者交大。我只是问了问家长,沉思一晚,然后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南大。不解的是我的同学,还有我的父母。

       但我知道,无论去哪所学校,我都会选择物理。而南大,则是物理人的摇篮。

       小学时,我是以数学见长的,一直到初二开始上物理课。开始时,我在班上也很普通,平庸的成绩使我对它没有产生什么兴趣。但后来有了些变化。我们换了个老师,他授的课可以让人眼前一亮。我开始关注这门被称作科学之母的神奇学科。我开始花时间去思考,去体验真正科学的魅力。

       高中的我,在数学上渐感吃力,这是实话。但同时我完全沉浸在物理的海洋中了。我会为了一个问题,在早上5点钟起来苦思冥想,然后满怀成就感地写下长时间思索后的答案。高三时,我一度有些疑惑为什么在数学学习如此吃力的时候,我竟会选择理科。现在想来,理由很简单,因为我爱物理,我想当科学家。

       从没有人把我当做过物理天才。在高中,即使我可以拿下无数次A+,即使我有一个竞赛一等奖,我也是被课代表和一批脑筋极其聪明的人的光环所笼罩的。但我不在乎。我相信自己的天分会在大学完全展现出来。

       当时,物理对我而言,就是神圣,无上的光荣。我没有多想。

       大学的路并不平坦。首先是申请进入拔尖班失败。我还没来的及多苦恼就发现,在普通的班级,学习压力也大的让人胆寒。没有我想象中的场景:端着一杯热茶或咖啡,桌面铺开一张草稿纸,在夕阳的余晖下,很悠闲地做着演算,很安静地花长时间思考一些有趣的问题。事实上,我每天都奔波于不同的教室间,匆匆忙忙地记着笔记、做着习题,连冲杯咖啡的时间也没有。我仍然在做着高中的东西,记记记。

       这不是我眼中的物理。我不喜欢“学”这个字,因为它总要和“记”挂钩。我还记得,爱因斯坦是不喜欢记东西的。但这是现实。大学只不过是高中的延伸。我感到挺悲哀的。不仅仅为自己悲哀,还未中国的教学现状悲哀。没完没了的大容量灌输。灌进去的,永远只是right opinion,而不是knowledge

       事情不会一直很糟糕的,我安慰自己。而一次感冒,因为某种巧合,让我重拾了丢失已久的对物理的亲切感。已经快要期中考试,我在图书馆复习力学。因为不舒服,我随便翻到书后习题的某一页,注意到一个有趣的关于转动参考系(地球)的抛体问题。而我脑子里只记得它某个例题很类似。我开始演算,错了。发现少考虑一些东西。接着算,又错了。一次又一次的算,我慢慢地接近正确的结果,一直到得出最终答案,思维缓慢的我花了30多分钟。但我很兴奋,因为我没有重看例题,我不是凭记忆而是凭推理解决了问题。这才是我眼中的物理。物理应当是靠逻辑推理筑成的大厦。

随着对物理了解的深入,我愈发感受到自己的平凡。我从来都是相信长江后浪推前浪的,但现在我发现,在物理学界,永远有一些人注定要被我们敬仰。我们从来没有因为爱因斯坦的出现而贬低了牛顿,因为他是真正的天才。那让我天天寝食难安的微积分就是他的杰作,而且是他在创立万有引力理论时的副产品。即使是从未听过名字的科学家也能做出让人惊叹的推导。我们或许都记不住坐标系的创造者,(笛卡尔好像只是有了这个概念,没明确提出,也没应用于物理)但真正到了大学时,我才感受到坐标这一抽象概念的伟大。没有坐标,我们谈运动就是空谈,而在其中,两三个简单的数字,就能表示一切的运动。物理确实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或许终我一生,我都没法完全领悟其中的精髓。

仍然,在偶尔回首之时,我会对自己的当时选择表示一些怀疑。如果我选择了文科会怎么样呢?或许我还会为没有选择物理,没能一窥世界奥秘而懊悔吧?我对自己说:不要再强求自己做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只要我每天带着一颗仰慕的心去体悟这门高深的学问,我仍然会为之而惊叹,我仍然能在偶尔的顿悟中体会思维的快乐。这就是我所追求的一切。

我爱物理,崇敬物理。这一点永远不变。

       在物理学史课上,我有幸能了解更多伟人不为人知的事迹。这些不应仅仅被看做是所谓的名人轶事。它们后面隐藏的是这些物理学家做出各种发现时背后的独特经历。这更算是一篇篇励志故事,激励着探索路上遭遇挫折的无数后人,也包括我们自己。尤其当我们了解了法拉第,个人在数学上的弱势并未成为他作为物理天才的阻碍;当我们了解了卡文迪许、麦克斯韦……曾经的不得志未能掩盖历史所给予他们的光芒。

       我们会为富兰克林这样的综合型人才赞叹不已。羡慕他在物理学界做出贡献的同时还能成为出名的政治、文学家,以“捕捉雷电”为人所知的同时也让《独立宣言》名垂史册。

我们也会为牛顿与胡克之争感到好笑。两位伟大的科学家为地位相互暗斗,乃至互相攻击,着实拉近了历史伟人与我们的距离。但这却鲜明的表明:我们的伟人也是普通人,他们也会有各种心理与感情,也会犯错误。我们可以把它们当做天才来崇敬,但无需把他们当成神来膜拜。

这也正是了解物理学史的最终目的,懂得谦卑与尊重,也学会客观评判。

物理学的发展并不平静。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争论了数百年,机械观刚刚完善就面临着更多实验的挑战,两朵乌云却促成了20世纪的物理革命,人类对物理的认识一刻也不曾停止。物理学的大厦一直在不停地建造,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物理学家为它添砖加瓦。物理学史这本书一直在增厚,每一分每一秒都有物理学家为它加入新的故事。

就在我们学习物理学史的这段时光中,中微子实验又一次对相对论产生了冲击。没有人能够解释其中缘由。或许又一次科学革命又已经在酝酿当中了。这就是物理的奇妙之处,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步会有什么,所有的一切都是在摸索。拨开重重迷雾,我们看到的将会是另一个世界。

也或许,若干年后,今天的发生一切也将载入史册。

主角会是谁呢?

 

【这是南京大学物理学院2011级同学的《物理学史》课程作业】



https://wap.sciencenet.cn/blog-39459-515747.html

上一篇:让人感动的博文
下一篇:我的物理,我的大学(56)
收藏 IP: 202.119.32.*| 热度|

6 吕喆 郭向云 施郁 胡瑞祥 俞立平 占礼葵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30 09: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